穗招公務員將減錄應屆生,傾向有基層工作經驗者

時間:2022-07-27 01:23:00

導語:穗招公務員將減錄應屆生,傾向有基層工作經驗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穗招公務員將減錄應屆生,傾向有基層工作經驗者

中央出臺公務員招考新意見,穗下半年將向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員傾斜

記者昨天從廣州市人事局了解到,根據中央有關《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廣州市今年下半年的公務員招考將有針對性地面向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員,明年的招考則將根據中央文件的量化標準適當降低應屆生比重。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了《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的通知,提出“逐步實行省級以上黨政機關從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中考錄公務員的辦法。”通知說,“從2006年開始,省級以上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考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1)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對招錄到省級以上黨政機關、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應有計劃地安排到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1至2年。

《意見》要求,副省級城市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參照以上辦法執行,今后在選拔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時,要注意從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拔。這意味著除了招考中會有一部分從基層工作的畢業生中挑選外,也意味著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公務員必須在基層服務一段時間。對此,廣州市人事局公務員管理處副處長羅剛表示,根據《意見》要求,廣州市已經做好了公務員招考調整等方面的準備,招考應屆生的比重將逐步下降。他還透露,由于2005屆畢業生大部分已經就業,今年下半年的公務員招考將有針對性地面向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人員,明年的招考則將根據中央文件的量化標準適當降低應屆生比重。近年來,廣州市應屆生占據了公務員考試的大頭,但這種現象將被扭轉。羅剛還說:“高校擴招以后,暫緩就業的人員相應增加,很多人寧可在大城市打散工也不愿意下基層,這樣一方面基層單位得不到國家培養的高學歷人才,另有一方面大城市人才嚴重過剩。”羅剛表示,鼓勵高校畢業生去基層工作,是希望他們能夠在基層獲得寶貴的工作經驗,“政府的政策是連貫性的,在公務員選拔方面,今后將向基層工作者傾斜,這就要求下基層的公務員‘下得去’也要‘上得來’,更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作用。”針對廣州市招考公務人員工作的調整,一些機關單位的負責人表示:“應屆生畢業直接當公務員,雖然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但工作經驗明顯不足。”廣州市人事局和民政局等機關單位負責人表示,公務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在職人員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要比應屆生豐富得多。從行政成本角度看,新錄用公務員都要到基層鍛煉一年以上,而社會在職人員一經錄用,就可進入工作崗位。所以,對于政府機關來說,錄用往屆生更有優勢。”

政策解讀

到艱苦地區就業工資可高1-2檔

為了提高高校畢業生和公務員下基層的積極性,《意見》對下基層工作公務員的政策優惠和選拔做了明確規定。第三條規定:“對到西部縣以下基層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戶口可留在原籍或根據本人意愿遷往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滿5年以上的,根據本人意愿可以流動到原籍或除直轄市以外的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準予落戶;需要人事服務的,由有關機構提供全面的免費服務。對畢業后自愿到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工作,服務達到一定年限的學生,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代為償還。到艱苦邊遠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就業的,可提前執行轉正定級工資,高定1至2檔工資標準。”

各方反應

●應屆畢業生:在基層和城市之間徘徊

“去基層鍛煉不會影響到我報考公務員。”廣東工業大學的鄭同學承認,“作為剛走進社會的大學畢業生,我們有知識,思想活躍,但在人生閱歷和實踐經驗上則欠缺一些。雖說我能認識到基層是施展才干的廣闊天地,但到了實際找工作時還是會猶豫的。”

來自暨南大學的周同學則表示,會考慮是否還報考公務員。他說:“下基層一兩年還可以忍受。”

中山大學的李同學則直說:“我不愿意下基層,這不僅是因為基層的創業條件和生活環境比較艱苦。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貧乏,比如圖書館、體育設施,甚至還有上網條件等,基層都不能和城市比。”

●基層公務員:明文規定選拔標準有盼頭

“在基層也沒有什么不一樣,我照樣工作和學習。”在花都區花山鎮某部門工作的羅先生很樂觀,“差一點,苦一點,但鍛煉出來的是駕馭全局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自己還能夠獨當一面。”

“醫療、教育領域都把為基層服務年限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必備條件之一,現在落實到我們公務員群體上也是能理解的。”廣州市漁政大隊的黃小姐說,“公務員選拔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對我這種從基層上來的公務員來說,有明確的選拔標準會更有盼頭。”

市國土局的熊先生研究生畢業后直接考入現在單位,他告訴記者,“再讓我選擇的話,我還是不愿意去基層。”熊先生表示,城市給人機會多一些,同樣是做公務員,在基層做與在城市大機關做,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差別,但三五年過后,差距就會越拉越大。進入地級市以上機關部委做公務員,升遷機會與概率要大一些。

專家意見

新政出臺有利人才合理流動

作為報考公務員的主力軍,高校畢業生一面表現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熱情,另一方面又對下基層持冷淡態度。對此,廣州市某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表示,招考公務員應屆生比重減少,對于部分報考公務員的應屆生比較多的學校而言,短期內無疑會減少他們的就業崗位,從而增加他們的就業壓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對高校畢業生的合理流動、平衡就業是會產生積極影響的。

近年來,政府機關招考公務員偏向于招收應屆生,是為了給應屆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但需要人才的基層卻乏人問津,這些對人才的合理流動是不利的。該負責人稱,新政策的出臺無疑對應屆生更新就業觀念,更現實、更客觀地面對就業環境是有益處的,

也是引導高校畢業生合理流動的新舉措,畢業生在基層積累2-3年工作經驗之后再報考公務員,對公務員隊伍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