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如果每個公務員每天節約一元錢

時間:2022-07-19 10:02:00

導語:評論:如果每個公務員每天節約一元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評論:如果每個公務員每天節約一元錢

自古以來,節約就是永恒的話題,從來都沒有人反對節約的好處和意義。然而,節約既是抽象的,也是實在的。說它抽象,是因為人們對點點滴滴的浪費往往成了視而不見的習慣,說它實在,是因為點點滴滴的節約往往會變成視而“有”見的財富。換言之,浪費與節約對于財富的“得”和“失”,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成反比的,時間越長,浪費越多財富丟失也越多,反之財富積累也越多。

怎樣讓抽象的節約變成實在的節約,并達到全民節約意識的自覺行為,就不得不從“公”字號的公務員說起。

據有關部門的調查數據透露,中國目前共有公務員600萬人,這600萬人組成的政府機構,每年電力消耗總量占全國總消耗量的5%,折合費用超過800億元,單位建筑面積的能耗超過世界能耗大國美國政府機構1999年平均水平的33%。光是北京的中國政府機構公務員人均每年用電量最高值達到9402千瓦時,相當于北京居民人均年用電量488千瓦時的19倍。這只是對單一的電力浪費的一個調查縮影,還不包括公用水、公用氣、公用車、公用辦公費用品等等浪費情況。今年初,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環境可持續指數”評價“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位居133位”。當然,這個排序是對中國消耗和浪費自然資源的一種綜合性評價,盡管如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經濟奇跡背后是低劣的綜合發展質量。由此可見,用節約型的發展思路提升高質量的綜合發展已經迫在眉睫。

在現實生活中,一元錢是一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數目,尤其是對國家提供一切的公務員來說更是如此。如果我們的每個公務員每天在工作時間內從國家提供的一切中節約一元錢的話,600萬公務員每天就能夠為國家節約600萬元,每月節約1億8千萬元,每年節約21億6千萬元。這就是從抽象的節約+時間的積累得到的實在財富。而更重要的是,每年節約21億6千萬元都是國家的錢、人民的錢,是一筆可觀的公共財富。國家就可以用這筆錢來扶貧助困,改善教育或者用于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不起眼的一元錢,經過每個公務員每天的“公務節約”,就變成了可觀的公共財富,而且并沒有影響到每個公務員的個人私利,對于公務員來說又何樂不為呢?中國的公務員們,每天節約一元錢,你們做得到嗎?

節約已經從中央到地方拉開了序幕,為了讓節約伴隨時間積累成實在的財富而推動可持續發展,筆者認為,國家有必要從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設置國家級“節約能手”、“節約標兵”和“節約模范”的獎勵制度,同時也從經濟和法律兩個層面對浪費行為設置懲罰制度,只有對節約和浪費設置鮮明的獎懲制度,節約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反之,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制度保證節約的實施,節約將會變成“節約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