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勢能電勢物理教案
時間:2022-04-07 08:33:00
導語:電勢能電勢物理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靜電力做功的特點、電勢能的概念、電勢能與電場力做功的關系。
2、理解電勢的概念,知道電勢是描述電場的能的性質的物理量。明確電勢能、電勢、靜電力的功、電勢能的關系。了解電勢與電場線的關系,了解等勢面的意義及與電場線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與前面知識的結合,理解電勢能與靜電力做的功的關系,從而更好的了解電勢能和電勢的概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增強科學探究的價值觀。
重點:理解掌握電勢能、電勢、等勢面的概念及意義。
難點:掌握電勢能與做功的關系,并能用此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前面相關知識
1.靜電力、電場強度概念,指出前面我們從力的性質研究電場,從本節起將從能量的角度研究電場。
2.復習功和能量的關系。
從靜電力做功使試探電荷獲得動能入手,提出問題:是什么能轉化為試探電荷的動能?引入新課。
(二)進行新課
1.靜電力做功的特點
結合課本圖1。4-1(右圖)分析試探電荷q在場強為E的均強電場中沿不同路徑從A運動到B電場力做功的情況。
q沿直線從A到B
q沿折線從A到M、再從M到B
q沿任意曲線線A到B
結果都一樣即:W=qELAM=qELABcos
【結論】:在任何電場中,靜電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只與始末兩點的位置有關,而與電荷的運動路徑無關。
與重力做功類比,引出:
2.電勢能
電勢能:由于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功與移動的路徑無關,電荷在電場中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電勢能。
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
靜電力做的功等于電勢能的變化量。寫成式子為:
注意:
①.電場力做正功,電荷的電勢能減小;電場力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
②.電場力力做多少功,電勢能就變化多少,在只受電場力作用下,電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而它們的總量保持不變。
③.在正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負電荷在任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中正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負,負電荷在任意一點具有的電勢能都為正。
④.求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具有的電勢能
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A具有的電勢能EP等于將該點電荷由A點移到電勢零點電場力所做的功W的。即EP=W
⑤.求電荷在電場中A、B兩點具有的電勢能高低
將電荷由A點移到B點根據電場力做功情況判斷,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小,電荷在A點電勢能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反之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電荷在B點的電勢能小于在B點的電勢能。
⑥電勢能零點的規定
若要確定電荷在電場中的電勢能,應先規定電場中電勢能的零位置。
關于電勢能零點的規定:P19(大地或無窮遠默認為零)
所以:電荷在電場中某點的電勢能,等于靜電力把它從該點移動到零電勢能位置時電場力所有做的功。如上式若取B為電勢能零點,則A點的電勢能為:
舉例分析:對圖1。4-1中的各量附與一定的數值,后讓學生計算。(1課時)
3.電勢---表征電場性質的重要物理量度
通過研究電荷在電場中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得出。參閱P20圖1。4--3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叫做這一點的電勢。用表示。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但有正負。
(2)公式:(與試探電荷無關)
(3)單位:伏特(V)
(4)電勢與電場線的關系:電勢順線降低。(電場線指向電勢降低的方向)
(5)零電勢位置的規定: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的數值與零電勢的選擇有關,即電勢的數值決定于零電勢的選擇.(大地或無窮遠默認為零)
◎讓學生思考和討論P21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與練習3、4
4.等勢面
⑴.定義:電場中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
⑵.等勢面的性質:
①.在同一等勢面上各點電勢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電場線跟等勢面一定垂直,并且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
③.等勢面越密,電場強度越大
④.等勢面不相交,不相切
⑶.等勢面的用途:由等勢面描繪電場線。
⑷.幾種電場的電場線及等勢面
注意:①等量同種電荷連線和中線上
連線上:中點電勢最小
中線上:由中點到無窮遠電勢逐漸減小,無窮遠電勢為零。
②等量異種電荷連線上和中線上
連線上:由正電荷到負電荷電勢逐漸減小。
中線上:各點電勢相等且都等于零。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與練習7。
(三)小結:對本節內容要點進行概括。
(四)鞏固新課
1.引導學生完成問題與練習其他題目。
2.閱讀教材內容
教后記:
1、電勢能、電勢、等勢面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上課前就準備用類比法(重力勢能、高度、等高線)幫助學生理解,在課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時間安排上又出了問題,以后需要兩節課來解決這些問題。
2、學生對于電勢和電勢能的相對性的理解有障礙。
對于正電荷、負電荷在電勢大于0和小于0的地方具有的電勢能關系判斷不夠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