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現象物理教案
時間:2022-04-07 08:44:00
導語:聲現象物理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離。
重點聲音發生和傳播
難點回聲測距離
教具演示
音叉,乒乓球
學生橡皮筋
一引入新課我們有兩只耳朵,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聽老師講課,可以獲得各種知識,聽電臺廣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聲音是怎樣發生的?它是怎么傳到我們耳朵?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聲音的發生
(1)演示課本圖3-1,引導學生觀察音叉發生時叉股在振動。
(2)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撥動張緊的橡皮筋。
(3)隨堂學生實驗:做課本圖3-1用手指摸著頸前喉頭部分,同時發聲。小結:歸納以上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聲音的發生是由于物體的振動”。指出鳥、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蟲發聲也是由于振動。
二.聲音的傳播
(1)課本圖3-2實驗問:右邊音叉的振動通過什么傳給了左邊的音叉?-(空氣)
(2)游泳時,潛入水中也能聽到聲音,說明液體也能傳聲。
(3)隨堂實驗:把耳朵貼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聽見清晰的敲擊聲,說明固體也能傳聲。小結:聲音能靠任何氣體、液體、固體物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而真空不能傳聲。
三.聲音的傳播速度學生對比表中的一些聲速并找出空氣中15攝氏度的聲速。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觀察音叉振動觀察橡皮筋振動感覺喉頭振動歸納觀察左邊乒乓球思考回想實驗查表,并比較
教學過程設計
四.回聲
(1)回聲: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講述為什么有時候能聽到回聲,有時又不能。原聲與回聲要隔0.1s以上我們才能聽見回聲。請同學們算一算我們要聽見回聲,離障礙物體至少要多遠。(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例題:某同學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聲,經過1.5秒后聽見回聲,求此同學離山崖多遠?已知:v=340m/s;t=1.5s求:S解:s=vt1=340m/s×1/2×1.5s=255m答:略
五.小結計算練習學生解題
三.思考與作業P43-3
四板書
第四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一.發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二.聲音傳播
1.聲音靠介質(任何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2.聲速(15℃)340m/s
3.聲速由大到小排列:固體、液體、氣體。
三.回聲
1.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聽到回聲條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s=1/2s總=1/2vt。
- 上一篇:券商營業部商業模式論文
- 下一篇:淺析動態能力戰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