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四式”

時間:2022-06-05 04:17:00

導語:預習“四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習是自學形式之一,是課堂教學的前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學生在預習上耕耘不息而收獲了了的現實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筆者認為,教師必須在學生預習前做到“三給”,即給時間,給要求,給方法。以下是筆者就如何指導學生預習而總結的預習“四式”。

一、表格式

表格作為預習的一種工具,能化難為易,化繁就簡,為學法遷移作準備。

1、化解難點的表格

現行教材中有許多具有強烈對比和內涵深刻的句、段,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運用表格預習把要突破的教學重點、難點設計成幾個小問題,可以分散難點,取得良好預習效果。如:在《三袋麥子》一文預習中設計這樣的表格:

人物怎樣看待這袋麥子如何處理土地公公的評價

這個表格的設計,減緩了學習坡度,使小豬、小牛和小猴處理一袋麥子的方法一目了然,使學生思之有序,教學效果得以保證。

2、遷移學法的表格

教材中,有不少課文構段方式大致相同。通過表格自學可以使學生掌握這類課文的學習方法,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井》這篇文章大多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構段,預習時,表格可設計為:

特點事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利用學習第一部分內容時掌握的方法來指導以后的學習,使學法得到遷移、運用。

二、問題式

在一般課文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為使學生能獨立地、創造地進行學習活動,我們將問題設計為:

1、我理解了課文中生字新詞了嗎?用上了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2、我使用了正確的讀書方法來預習了嗎?我試著給文章分段了嗎?了解主要內容了嗎?

3、我畫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段落了嗎?

4、我發現了哪些問題?通過研究解決了哪些問題?

三、延展式

對于常識性、自然科學性或人物傳記等課文,我們常在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作好準備。如:在《海底世界》一文預習中,我要求學生使用多種方法查閱相關音像資料和文字資料,找出海底還有哪些珍奇動物,它們是如何活動的?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語言文字積累,使知識由課外向課內延伸。

四、填空式

對于難以理解的段落,我將它設計為填空形式讓學生預習。如:在《公儀休》一文中公儀休談吃魚的那段話在理解上頗有深度。我將預習設計為:

正因為,所以

。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就要,就要。如果,就

,就吃不上魚。

正因為,所以。如果我不收人家的魚。就

就就能每天有魚吃。

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學會辨證地思考問題,在對比中理解這段話的含義,使教學水到渠成。

以上四式,不是孤立的,常根據教材及學生實際進行科學搭配,真正使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切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