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務實謀發展樹立三觀為人民教學教案
時間:2022-08-13 03:24:00
導語:求真務實謀發展樹立三觀為人民教學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考時事政治中貫穿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始終的主線是: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科學的人才觀。黨和國家堅持求真務實,不斷的加深對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與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了新的發展觀、政績觀和人才觀,而發展觀對政績觀、人才觀有決定作用,后者體現和落實了前者的要求。
體現這幾個方面的精神是今年乃至今后一個時期高考政治和文科綜合的考試的主導思想。考試方式既可能直接命題,也可能體現在高考問題的主題設置和材料的選擇上。依據這一思想我們將這幾個問題重點分析如下:
(一)求真務實精神
時事背景:
(1)求真務實精神的提出及意義
中共中央總書記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指出:要把握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始終堅持求真務實,全面科學地判斷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克服困難,把加快發展的立足點放到真抓實干上。
(2)求真務實精神的內涵及要求
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志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堅持求真務實的根本準則。正確認識國情,按照國情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開展工作,是堅持求真務實的根本依據。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是堅持求真務實的根本要求。
與教材結合分析:
▲哲學: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對事物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立足于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公務員之家:
(2)規律的客觀性和主觀能動性。認識客觀規律是前提和基礎,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客觀世界是目的。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建設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把握黨執政的規律。只有尊重和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把握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 上一篇:中職學校實驗室管理建議論文
- 下一篇:營造職校良好學風氛圍途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