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禮儀:歐洲人為什么邊走邊吃?

時間:2022-08-01 04:21:00

導(dǎo)語:涉外禮儀:歐洲人為什么邊走邊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涉外禮儀:歐洲人為什么邊走邊吃?

涉外禮儀

巴黎是個國際大都市,走在街上的別以為都是法國人,其實很多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或者在巴黎公干的外國人,而外國人中還是以歐洲本地人為多.

在北京的時候就聽說歐洲人尤其是巴黎人喜歡在大街上邊走邊吃.一個打扮得很淑女的人抱著一根半米來長的法棍面包邊走邊吃的場景在巴黎街頭并不難見到.而拿著一小塊羊角(面包)一邊趕路一邊斯文地往嘴里送的則更加普遍.

最開始以為歐洲人邊走邊吃的習(xí)慣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去干什么大事,而在巴黎深入觀察了一番之后才知道,歐洲人邊走邊吃的原因大都是為了省錢.

巴黎的餐館和咖啡廳以及提供桌椅休息的面包店里同一件商品或同一種消費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譬如說同樣一杯咖啡的價格要分成兩種,站著喝與坐著喝的價格是不一樣甚至是相差懸殊的.當然,各個咖啡館之間的價格也不相同,但都按照顧客消費方式的不同(坐著或者站著,堂吃或是拿走)而采用不同的價格.在塞納河邊的一家咖啡館里我從殷勤的侍者那里知道了它的玄機--在那家咖啡館里站著喝一杯咖啡是2.4歐元,而坐著喝卻要4.2歐元(1歐元約等于10元人民幣).

同樣,買一個面包也會大抵如此.堂吃可能是1.9元,而拿走吃就很可能變成了1.3元,對于普通的歐洲人來說寧愿選擇邊走邊吃以節(jié)省有限的銅板.同理,餐廳的價格也有這樣的區(qū)別-外賣比堂吃便宜很多.所以一到中午的飯點,便可以看到滿大街的人邊走邊吃邊吃邊走或者坐在街頭噴泉邊大嚼特嚼的壯觀場面.這其中既有學(xué)生也有家婦,既有白領(lǐng)也有貧民,既有旅行者也有本地居民.當然,城市里清潔的空氣也為那里的人們"邊走邊吃"提供了基本的衛(wèi)生條件...

在歐洲,尤其在發(fā)達的西歐和北歐國家,似乎能夠每頓飯都坐著吃已然是一種不錯的境況了.而能夠坐在寬敞舒適的大酒樓里吃飯那絕對算是一種奢侈的享受了.想想在國內(nèi)動不動就"下館子"的生活吧,或許在某些方面我們似乎應(yīng)該沒什么好抱怨的,也沒有什么好羨慕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