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
時間:2022-06-29 08:58:33
導語:“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我國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斷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風險不斷增大。“全面二孩”政策有望緩解老齡化程度及其相關的社會保險問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由于嬰孩增加,創造的就業機會的擴大,相應增加了失業保險的繳費,可以消化部分育齡女性失業保險的支付帶來的負面影響,從長期看有望實現人口紅利,利于失業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全面二孩”政策會增加生育保險基金的支出,但由于我國的生育保險基金僅占社保基金的1.1%,對政府財政的壓力相對較小。“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減輕我國的社會撫養比,降低養老保險中代際成本的轉嫁。對醫療保險的影響,“全面二孩”政策在短期內由于就診率較高的嬰孩群體的增加將擴大醫療保險支出,但總體而言,醫保基金對0~18歲人群的支出低于其繳費,與此同時,“全面二孩”政策提高了子女對老人照顧的質量和數量,降低了老人的就診率,相對減少了醫療保險基金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減輕了政府的負擔。總之,“全面二孩”政策對社保的影響短期內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長期看有利于社保基金平穩、安全運行。
關鍵詞:全面二孩;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完善,是中央基于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這對促進我國人口均衡發展、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應對人口老齡化都有積極作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兩年多來,對社會保險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這是許多專家學者熱議的問題。綜合專家學者的意見,探討我國的“全面二孩”政策對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的影響,以期加強“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影響的監測,為確保社保基金平穩、安全運行提供一點建議。
一、“全面二孩”政策與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壓力
(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提出。首先,國家相關部門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活動,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自2015年以來,國家主席、總理等國家領導對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和批示。國家衛生計生委及相關部門就應對目前老齡化的問題和“十三五”規劃的人口發展戰略進行了相應的調查分析和數據論證;相關部門組織相應的工作團隊,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2014年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等有關數據,利用國際國內現有的人口測算方法,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下的人口變動情況進行了多種方案的精密測算和仔細比較。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就“全面二孩”政策調整后對人口發展、經濟社會、國際政治和資源環境產生的影響,展開了相應的調查研究、分析論證,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報告,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其次,“單獨二孩”政策的平穩實施及成果為“全面二孩”政策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實踐基礎。2013年啟動實施的“單獨二孩”政策在各級黨委、政府、計生部門的協調努力下,從其實施情況來看是頗為順利的,實施地區出生人口數量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2014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比2013年提高了約0.29個千分點,而出生人口性別比相應地也下降了約1.72個點,這是近幾年來我國人口出生率上升且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事實證明,“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降低了出生人口堆積的風險、釋放了部分地區的生育勢能,有利于政府部門較為準確地把握人民群眾的生育行為及生育意愿,為“全面二孩”政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再次,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適齡勞動人口還是比較充裕的,社會撫養負擔相對也是比較輕的,是調整生育政策最為有利的時期。據2014年全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等有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15~64歲約有10億人口,預計到2020年將降到9.9億,2030年則會降到9.6億,2050年則只有8.3億。目前,我國老年人口的撫養比大約是13.7%,少兒人口的撫養比大約是22.5%,社會人口的總撫養比大約是36.2%,雖然目前人口紅利面臨著威脅,但仍處于社會人口撫養比低于50%的人口紅利期,此時是調整政策的最為有利的時期。(二)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的壓力大,“全面二孩”政策有望緩解。現階段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重,我國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斷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風險不斷增大。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保險的征繳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又不斷持續提高,加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費率相繼調低,導致我國社保基金收入增幅越來越少而支出增幅越來越大,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平衡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尤其是養老保險基金和醫療保險負擔越來越重,一些地區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狀況,基金收支平衡風險長期存在。在此背景下,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有望緩解老齡化程度及其相關的社會保險問題。“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生育保險、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三個方面的具體收支情況。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在未來時期內,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將面臨巨大的威脅,但是,“全面二孩”政策在未來20年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勞動人口結構,雖然近期內會對生育保險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有助于我國的社保基金的支付。“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優化人口結構、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增加勞動力的供給、有利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年后可增加青年勞動力的數量,二孩政策對于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來說利大于弊。本文擬對“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做全面具體的分析,詳細探討“全面二孩”政策對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的影響。
二、“全面二孩”政策對失業保險的影響
“全面二孩”政策可以刺激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失業保險基金的繳費,減少失業保險津貼的支付。一般而言,“全面二孩”政策會使嬰兒的數量增長,而父母對于孩子的投入往往不計較成本,這將在未來短期內提高醫療、嬰兒用品、玩具、教育、家政服務業、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購買力,直接導致了醫療、嬰兒用品、玩具、教育、家政服務業、房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從而增加了失業保險的繳費,減少失業保險津貼的支付;從中長期來看,放開二孩對拉動經濟同樣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未來的20年左右,二孩長大成人,進入勞動力市場,改善就業人口的結構,進一步促進就業,對失業保險基金產生積極影響。“全面二孩”政策間接促進了失業保險的強制繳納,降低了失業保險的逆向選擇。“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長期紅利可以保證我國的人口紅利,確保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定比例。因為人口紅利保證了勞動力市場就業人員的充足數量,從而確保工作空缺有絕對的勞動力進行補充,這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穩定的企業有利于職工失業保險的強制性繳納。這樣,“全面二孩”政策就間接地促進了失業保險的強制性,進一步降低了勞動者失業保險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短期內調整人口結構、增加就業,但是,同時對女性就業問題造成了負面影響,加劇了失業保險的不穩定性。[1]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企業必須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為本單位女職工繳納生育保險,女職工在產假期間享有生育津貼。這一規定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部分企業會減少雇傭育齡女性,導致部分育齡女性失業,從而增加失業保險津貼的支付。但從長遠看,相比較“全面二孩”政策促進的失業保險基金的繳費,還是利大于弊。
三、“全面二孩”政策對生育保險的影響
“全面二孩”政策將增加生育保險基金的支出。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生育二孩和生育一孩一樣都會得到生育保險的保障,這無疑會使生育保險的支付翻倍,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生育保險都實行統籌管理,“全面二孩”政策無疑加大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壓力。由于生育保險基金占社保基金比例較低,政府財政壓力不大。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副主任董朝暉表示,我國生育保險基金因過去幾年結余較多、基本能夠應對“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支出增加。全國生育保險基金2014年末累計結余平均足以支付20個月的需求,盡管近年來生育保險基金的年結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當年基金結余率仍達到17.5%。總體上,“全面二孩”政策對生育保險基金壓力不會太大。[2]有生育保險的人群亦有較強的生育意愿,這使得生育保險基金的當年結余率大大下降。因此,解決生育保險的“逆向選擇”問題是“二孩政策”實施后的首要問題。當然,政府也應該在未來加大對生育保險基金的投入,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生育保險基金僅占社保基金的1.1%,這對政府財政的壓力相對較小。“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將會提高參保人群生育保險的“逆向選擇”的風險,人們選擇性參保會增加生育保險基金的支出。因此,解決生育保險的“逆向選擇”問題是“二孩政策”實施后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四、“全面二孩”政策對養老保險的影響
“全面二孩”政策會減輕我國的社會撫養比,降低養老保險中代際成本的轉嫁。上海財經大學于洪教授等研究指出,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大約30年后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出現虧損,面臨支付危機。[3]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使得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下降,因此該政策的實施對降低社會撫養比、減緩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是毋庸置疑的。實行“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生育率,二孩經過20年左右成長后將成為新勞動年齡人口,并通過勞動人口結構的調整增加養老保險的繳費群體,從而提高養老保險的基金總額,有效降低社會老年撫養比,消化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體系帶來的負面影響,“全面二孩”政策為養老保險的穩定發展起到了補充作用。在“未富先老”的我國,如果只考慮通過政府養老的模式來解決日益龐大的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具有很大的困難性和挑戰性。我國目前的養老模式主要是以家庭養老為主,“全面二孩”政策使家庭中多了一個孩子,保證多數老年人在年老時老有所養,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國家的養老保障問題,為養老保險的穩定發展起到了補充作用。
五、“全面二孩”政策對醫療保險的影響
“全面二孩”政策在短期內將增加醫療保險支出,但就總體而言,醫保基金對0~18歲人群的支出低于其繳費。“全面二孩”政策在初步實施的5~10年內,由于嬰幼兒(0~4歲)的增加,其就診率較高,對醫保基金平衡產生負向作用,但少年兒童(5~18歲)的就診率較低,其支出低于繳費,可以消化嬰幼兒醫保基金支付帶來的負面影響,加上嬰幼兒參保比例低,僅占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不足10%,因此,這一影響很有限。據測算,2025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對醫保基金將產生有利影響。“全面二孩”政策將降低老人患病概率,減少老人的醫療需求,降低醫療保險的支付。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進,我國二孩家庭會逐漸增多,這將緩解獨生子女所帶來的養老問題。[4]“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使人口出生數量增加,讓大部分的家庭有了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之間可以相互協商時間,來輪流照顧父母親的飲食起居,提高了子女對老人照顧的質量和數量,降低了老人患生理疾病的概率。另外,“全面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失獨老人、空巢老人的數量,降低了空巢、失獨老人患病(包括精神疾病)的風險,有效地減少了醫療方面的需求,降低了醫療保險的支付。“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西南財經大學曾益博士通過精算模型計算得出,“單獨二孩”政策雖不能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支付能力的繳費,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減輕了政府的負擔。[5]所以,可以由此推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療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值得注意的是,據專家對有關數據分析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只能緩解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險基金,尤其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威脅,但是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全面二孩”政策究竟能夠提高多少生育率,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社會保險基金,這些問題都值得根據“全面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和貫徹落實來進一步探究。
六、結語
“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適量地增加勞動力人口數量,進一步改善我國的人口結構,有助于緩解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雖然這一政策的全面展開對我國的社會保險產生正向和負向的影響,但就總體而言,“全面二孩”政策對于我國社會保障的正面影響大于負面影響,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和貫徹落實,我們需要不斷加強監測“全面二孩”政策對社會保險制度的影響,建立社會保險基金風險預警機制,做好基金支出波動的應對工作,確保社保基金平穩、安全運行,加快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為安全、穩定、持續有力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彭希哲.實現全面二孩政策目標需要整體性的配套[J].探索,2016(1):71-74.
[2]董朝暉.“全面二孩”給社會保險帶來什么[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5-11-6(2).
[3]于洪,曾益.退休年齡、生育政策與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性[J].財經研究,2015(6):46-69.
[4]風笑天,王曉燾.“全面二孩”政策與我國家庭模式的變化[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2):47-53.
[5]曾益,任超然,劉倩.“單獨二孩”政策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影響研究[J].保險研究,2015(1):112-127.
作者:劉文娟 周穎 杜迎秋 單位:濱州學院
- 上一篇:醫療保險信息監控系統研究
- 下一篇:社會保險統籌與經濟發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