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與監督分析
時間:2022-08-02 03:45:55
導語: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與監督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賬務科主要職責
(一)開展好基本的會計核算工作,并及時回收相應資金,實現各個賬簿的記錄,及時進行報表的上報;(二)開展好資金管理,對該單位所有的經濟行為以及資金往來給予全面的會計審核與監督;(三)開展好人員報銷,并實現工資的及時支付;(四)開展好各個類型票據的管理工作;(五)開展好本單位內部財務審計工作;(六)負責單位固定資產的監督管理;(七)開展好財務預決算的編撰及其實施狀況的檢查與研究,并給出相關意見;(八)負責做好會計檔案資料的立卷、歸檔、保管工作。
二、財務風險點主要表現在
(一)票據不妥善保管,造成票據丟失;(二)在票據核銷過程中,私自銷毀票據,隱匿收入;(三)報銷單據審核把關不嚴,不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四)賬務處理程序不夠全面,會計記賬、結算不夠正規,信息缺乏精確性與完善性,引發信息失真;收支賬目含混不清。(五)不相容崗位沒有做到相互分離,一人身兼數職;印章保管不善,造成貪污舞弊。三、風險點防范管理措施作為財務管理部門,最為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給予核算與監管,因此要想能夠從根本上有效抑制腐敗的出現,就必須要開展好財務監管。“重監督,強管理”為當前時期財務工作最為重要的目的,只有實現了財務監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增強對監管體制的改進與優化,實現有關內容的全面實施,才可以更好的給單位發展帶來保障。(一)健全內控制度建設涉及到預算業務、收支業務、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管理、內外監督等各項經濟活動,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經費使用審批制度、固定資產使用管理制度、財務例行審計制度、基建項目招投標制度。重大資金業務嚴格執行集體討論聯簽制度,堅持財務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二)加強監督檢查1.全面實施與資金管理相關的內容,并始終堅持會計與出納崗位之間的互相分離與監督;銀行印鑒進行分別管理;每月進行核對等原則。一定要能夠實現財務工作的正規化與制度化,并嚴格依據國家會計的相關規定。2.財務印章必須要實現合理運用,并定期和銀行開展校對,保障單位資金的安全與完善。3.全面落實“收支兩條線”,每項收費都需要全部劃入財務管理之中,并且要進行及時、足額的上繳,支持劃入預算管理之中。防止亂報、虛報等腐敗行為出現,對資金流通進行有效規范,加強信息的精確性,預防信息失真。4.嚴格行政性收費票證的管理使用,統一使用由省財政廳印制的各種行政管理專用票證,財務部門需要設定專門的人員,對票證給予管理,開展好票證的領用、填寫、記賬、制表、存儲等工作,并對其科室的管理工作給予現場指導與審查。5.建立由單位領導、財務科及其他成員組成督查組,定期督查財務活動頻繁部門,核對財務數據,確保賬證相符,并形成書面核查報告。6.建立并嚴格執行辦公用品、耗材以及印刷品等各類易耗品的招標、議標制度,財務科審核發票時嚴格根據招標價執行。7.建立財務風險點的檢查制度:對高風險的收費部門進行月核查制度,核查結果一律形成書面材料上報。8.定期對往來款項進行清查核對,降低壞賬損失風險。9.建立資產采購、保管分離制度。對資產報廢程序進行改進與優化,并依據《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相關要求,設定全面的資產處理、審核等程序。年終全面盤清固定資產,做到賬物相符。10.完善項目資金管理,嚴格執行項目資金實施方案。制定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對項目資金支出實行集體審核制管理辦法,并設置項目資金備查簿,確保項目按照計劃方案要求及時、規范實施,使項目資金的使用能夠做到專款專用。推進財務風險點預防管理意義較大、任務艱難,單位一定要給予全面部署,并進行有效組織,細心安排,并全面落實。
三、風險點防范管理措施
(一)落實崗位責任制。對財務管理體制給予不斷完善,依據相應要求進行核算,并開展會計監督,依據財政機構給出的要求,編制預算,全面實施,對各個資金進行有效運用、統籌管理,保障財務工作可以獲得順利實施,積極反饋預算的實施情況,加強對財務活動的研究,增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預防其流失。(二)加強組織領導。廉政風險點防范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加強組織領導是關鍵。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列入議事日程,創建完善的工作體制,有效開展好財務科廉政風險點防范管理的組織、調節、實施與考核等工作。(三)建設會計從業隊伍。有關責任人必須要增強對財務管理有關知識的學習,并設定相應的財務制度,依據法律要求進行理財,加強會計工作的領導性,并定期對財務管理、預算實施狀況給予研究,確保人員的穩定性,就原則上而言,要嚴禁身兼數職的情況出現,進而確保財務工作者可以更為專心的開展財務管理與會計審核工作;依據當前形勢的實際發展需求,定期開展經驗交流,并對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從而不斷加強財務工作者的業務素質。改進與優化考核評估體制,其主要內容為:會計基礎工作、專項資金管理、部門財務預算等,要培育人員的相關責任意識。(四)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為了有效預防事業機構會計工作者的缺失以及管理不正規引發的問題,必須要基于會計備案制,對專業性人才的工作情況給予全方位的掌握,選取經驗豐富、素質水平較高的工作者,并將其安排到管理要求較高、核算較為繁雜、資金流較大的單位當中,讓其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增強財務管理。實施會計輪崗交流體制,提升人員的綜合水平與知識面,就原則上而言,工作超過五年的會計崗位要進行輪崗。(五)確定工作職責、保障工作的全面實施。要始終堅持“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要實現工作的層層落實。賬務科科長對財務風險點的防范管理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作者:龔愛國 單位:馬鞍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醫藥企業發展戰略及財務風險應對
- 下一篇:綠色經濟L企業財務預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