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財務共享風險研究

時間:2022-03-14 03:22:38

導語:集團公司財務共享風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集團公司財務共享風險研究

摘要: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適應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公司深化改革的自身要求。隨著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廣泛推進,其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著重就集團公司財務共享中心風險體系建設進行研究

關鍵詞:集團公司;財務共享;風險管控;體系建設

風險是潛在事項的發生對目標實現產生影響的可能性,風險與可能被影響的控制目標相關聯的風險無處不在,是不能完全杜絕的,必須要把它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風險防范是財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公司依法經營、合規管理的重要保障,集團公司財務共享建設必須以契合發展為理念,強化風險協同控制。

一、財務共享建設概述

共享是以提升外部客戶滿意度和公司價值為目標而實施的公司資源的集中。它通常把分布在整個公司組織架構內的、從事同類活動的資源集中起來,為各內部伙伴提供較低成本和較高水平的服務。財務共享建設,是適應國際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家政府支持和倡導的管理模式,是集團公司深化改革的自身要求。有利于支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促進核心業務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業務規范高效運行和財務風險的控制,有利于財務管理價值創造,有利于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共享中心的建設,既需要強有力的管理來推進,也需要優質高效的服務來支撐。財務共享就是要打造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契合點。一是組織變革和流程重塑。瞄準戰略發展目標和方向,確立組織變革、業務重組和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頂層設計。緊盯管理,以高效、規范為基準進行流程重塑和明確職責。鎖定目標任務,瞄準關鍵和重要業務與節點。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特別是管理高層的重視程度至關重要。二是軟件升級和系統融合。第一完善軟件功能,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業務智能處理能力,實現共享服務專業化分工、流水化作業、自動化處理。第二加速軟件融合,實現系統的共享化、移動化、智能化、協同化、集成化。第三注重系統安全。三是人員管理和風險管控。強化人員選拔、業務和職業操守培訓,規避可能形成的離職陷阱。設計適應、適合的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四是發展需求和問題處置。基于集團構成企業的客觀實際,處理好財務核算、結算、管理的關系。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穩中求進,必須及時處理和解決共享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二、財務共享風險識別

財務風險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中,因為企業內外環境及各種難以預計或無法控制的因素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結果與預期財務結果發生偏離,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表現形式是資金鏈條斷裂而崩潰。(一)資金風險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承擔著公司銷售資金回籠的監督、核對與核算,通過系統數據進行批量處理、流水作業、日清日結,對于資金是否足額到賬缺乏實質性監督和有效性管控。另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承擔著公司所有資金的撥付,依托資金管理系統,通過“銀企直聯”對外支付,主要風險在于支付的依據不充分,手續或資料不齊全,支付的渠道不準確。(二)稅務風險共享后會使下屬單位對稅務風險的敏感性降低,還會造成涉稅企業溝通不暢,導致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申請的困難程度不斷加大,存在失去稅收優惠機會和成本增加的風險。(三)系統風險及時性、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會計核算的生命線,時效性、差錯率和糾錯率是績效評價的關鍵點。財務共享工作主要是依托系統,對業務數據進行批量處理。一是使用的系統比較多,由于系統的不穩定或功能不全面,造成業務數據形成財務數據的核對量大,問題不易發現,還影響效率。二是造成數據的丟失,信息的不完整,影響質量,掩蓋異常。(四)人的風險財務共享,可能形成離職陷阱。一方面依托信息技術應用,必然解放勞動力。另一方面,共享實現工廠化作業,技術含量降低,個人成就感、獲得感、滿足感下降。第三,在業務數據形成財務數據時,在當前一個階段依靠前端業務人員的操作,或是公司業務經辦人員,或是銀行工作人員,存在人為操作失誤風險和隱患。

三、財務共享風險管控體系建設

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業務拓展情況、整體風險承受度等實際情況,對風險識別進行識別、分析,在權衡成本效益的基礎上,根據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應對策略,搭建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一)風險防范與控制遵循的原則。1.全面性原則風險防控貫穿經營管理的全過程、業務全覆蓋,實施全員性控制,不留空白點。2.重要性原則在兼顧全面性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業務,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會產生重大缺陷。其應用需要一定的職業判斷,應根據業務事項的性質及金額兩方面來考慮是否及如何實行重點控制。3.制衡性原則在組織架構、崗位設置、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兼顧運營效率。4.適應性原則風險控制措施應與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管理要求相適應,并隨著情況變化加以調整,要有前瞻性,發現問題,及時補救。5.成本效益原則風險防控應權衡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二)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1.頂層設計,建立財務風險管控體系持續完善全面的財務風險管理,建立業務全覆蓋、管理全到位、效率全提高的運行機制,實施閉環管理。加強風險防控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構建具有公司特色的適應、適合、可行的風險管理體系,打造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的風險管理體系,營造有效、穩健的風險控制環境,注重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注重流程的規范和控制,注重管理的效率和創新。創新風險防控的思路和方法。突出“制度+科技+執行力”三項重點,研究并努力抓好“體制、機制、措施和人”四個風險防控的著力點,明確“設計有效、執行有力、監督有方、處罰有度”四個有效途徑,實現風險防控的閉環管理,實現財務控制的有效性。夯實風險防控基礎。杜絕制度空置化和執行的弱化及偏差,研究制度是否適用,持續完善,消除管理盲點;分析職責是否清晰,梳理條款,杜絕管理交叉;探討執行是否到位,規范操作,避免管理滯后。實現責任落實,管理職責、工作內容、管理權限、業務銜接和監督標準“五清晰”。注重執行,程序至上,自我退后,鎖定目標,專注重復。2.提高系統智能化一方面,不斷強化系統業務前端的規范性和自動化,數據轉換實現封閉運行、自動歸集,資金實現自動對賬。另一方面,設置系統自動提醒、提示功能,待辦工作進行提示,差錯差異進行提醒,把制度規范嵌入系統,減少偏差和暗箱操作的可能性,降低各種隱含的風險。3.監督與服務并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抓住重點流程(大額資金支付)、主攻薄弱環節(存貨、往來)、關注新生業務,風險清晰識別,做到可控、受控。明確監督責任,形成立體式、全方位、全覆蓋的督導,形成監督合力。強化問題整改,立查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做到人員、責任、措施、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加強風險防控質量與績效評價,建立信息反饋和潛在風險報告制度。4.規范核算,突出管理一是要管理好異常事項,從根本上、基礎上、可持續的解決好代表性、普遍性、突出性問題與困難,實現風險防范、操作糾偏。二是不斷提高員工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人把關一處安,眾人把關穩如山,形成長效機制。三是參與公司治理,對集團公司所屬單位進行業務指導和風險管控。四是實現預算、資金、核算的一體化管控,從資金性質和金額兩個方面考慮過程管控。五是對外擔保、外采資金支付、投資改造項目資金、融資性租賃事項等,嚴格審批、把關。六是銀行賬戶集中統一管理,嚴肅賬戶日常管理,清理并減少銀行賬戶。5.強化員工培訓,提升員工素質一是“大數據”、“互聯網+”、“移動支付”、“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等新業務、新技術、新環境對財務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業財融合協同發展更為迫切需要一個專業勝任能力強、懂經營、會管理的財務隊伍。注重培訓的針對性,注重培訓效果,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強化員工職業道德建設和工作作風建設。二是積極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三是營造干事創業的氛圍,積極暢通員工成長通道,搭建員工施展才能的平臺。“明者遠見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無形”,只有在規則和規矩的控制下,一切才會美好。我們要筑牢“安全網”,加固“防護欄”,寧愿把形勢想得更復雜一些,把困難看得更嚴重一些,提高警惕,創新管理技術、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為集團公司有質量有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王武勤 單位: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