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

時間:2022-02-03 10:05:15

導語: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

摘 要: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公司金融運轉的護航標,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要素,其所對應的管理體系是所有公司領導、市場管理者乃至各國家相關部門都相當重視的。就當前嚴峻的企業財務風險系統來看,由于當前的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在理論系統與實踐管理方面都存在著弊端與不足,所以改善與加強企業管理,積極應對企業財務風險弊端并且加強財務風險防范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房地產企業為例,分析其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關鍵詞:財務風險 ;管理弊端 ;防范對策

受房市專項調控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需求出現萎縮,房價開始回落,企業現金流周轉難度增加。房地產企業一旦陷入財務危機,不僅是企業面臨破產危機,也極有可能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產生經濟危機。所以房地產企業對于已經出現的財務風險,必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將財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內部重點的管理項目來加以對待。

一、概述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在經濟運營過程中,實際財務受益與目標收入產生的差異,使公司可能產生一定的損失。論及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的具體構成部分,可分為五種:1.政策風險。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國家政策是房地產企業整合自身、發展自身的導向,可見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發展皆離不開政策方面的影響,所以產生政策風險也是無可厚非的。2.價格風險。房地產企業的主流經營對象即為房產,而房產的價格不是隨意制定的,而是我國物價部門經過一系列復雜程序后審核而定的,因而它面臨著成本上漲而銷售價格調整不適時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3.我國房地產開發其主要動因是資金驅動型。在現行模式下,房地產企業的自有資金比例一般較低,主要用于解決土地成本問題,而對于后期開發,則較多的是通過各種融資手段和前期銷售款回收予以解決。因此,銀行資金是地產企業資金鏈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房地產企業不顧高負債水平帶來的高額資金成本以及到期不能償本付息的風險,盲目、大規模地籌集資本帶來了較大的財務風險。4.投資風險。在房地產較長的開發周期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它們對開發企業投資項目的成敗和企業的經濟效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房地產項目不能達到預期效益,從而影響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的風險即為投資風險。5.資金管理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是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又一財務風險表現形式。主要表現為在房地產開發產品達到可出售狀態后,由于政策因素或自身銷售手段的失誤,使得銷售狀況欠佳導致回款緩慢,因企業本身資產負債水平高,若資金回收不能與資金需求同步,就會造成企業的償債能力急劇下降,現金支出壓力陡升,進而陷入財務困境,使企業的形象和聲譽遭到嚴重損害,甚至導致破產。

二、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淡薄。我國很多房地產企業受傳統成本管理理念的影響,一味的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減少前期的過多開支,但是現代成本管理認為企業不能因為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開支,這樣一來不但不會做好企業成本控制還會降低企業效益。但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管理層對于成本管理的認識還存在不足,市場競爭意識與效益觀念淡薄。2.企業內部財務監控機制不健全。財務是企業資金進出的總閘門,通過財務控制可以幫助預防和化解金融風險。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房地產公司由于管理體制、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制約,財務控制往往顯得非常乏力。主要表現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無法統一,上級財會部門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屬單位的財務,使得中央的調控措施和政策法規不能認真貫徹下去,資金周轉緩慢,財務信息不能及時、準確傳遞,從而削弱了企業財務的集中統一管理,增加了企業財務風險。3.不重視預算管理職能。一些房地產企業雖然口口聲聲說重視財務管理,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由于對突發事件預期不足等原因,從而導致預算額度偏離實際需求,有一些企業沒有從土地成本、資金周轉、投資回報率等方面進行財務分析,不能將實際情況與企業財務管理相結合,只是將預算停留在具體數字和表格層而上,預算管理職能未能充分的發揮作用,從而影響了企業預算的執行效果,降低了企業管理效率。

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防范對策

鑒于房地產企業產品和經營的特殊性,在當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從緊的大環境下,房地產企業應從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重視財務管理,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以控制企業的財務風險,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優化企業資金結構,減少財務管理風險。對于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管理來講,優化的資金結構與企業經濟狀態是企業財務的風險指標,企業的資金結構整體性改善提高有賴于產業財務管理的得當與完善。在進行企業投資與經濟運轉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憂患意識,提高資金管理,完善整體性的企業財務平衡系統,以多經驗多形式的政策應對與提高企業的優化資金結構。在企業進行融資運轉的時候,確立最優化的經濟生長計劃,部署最全面的資金回轉策略,是應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出現的前提,也是構建企業資金結構化的基礎。為了使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下去,將資金結構與產業目標平衡化、合理化構建起來,就必須加強對資金價值的把握利用,以創新的發展思路進行企業金融管理,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應對能力,使得企業資金最優化的發展。2.加強與完善企業的制度管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情況。房地產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清楚目前的企業管理制度弊端與不足之處。在應對企業的資金管理與財務風險問題時,必須以明確地制度要求與管理章程來進行分析,只有以企業的經濟財務為主體進行企業發展,對經濟狀態與財務產權熟知,才能真正提高公司的收入效益。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相應完備的管理章程,明確企業的財務管理與資金流動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資金的融資管理問題。3.強化預算控制管理。房地產企業經營活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企業應當建立良好的預算管理機制,做到資金的使用“有章可循”,控制落實“有章必依”,管理“執章必嚴”,以現金流為核心,對資金籌集、投資、成本控制等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才能有效的避免企業損失,進而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控制,使房地產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能夠得到有效的避免和防范。強化預算的控制管理首先要提高企業領導財務預算的認知度,其次強化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按照實現房地產企業價值自動化的目標進行相關活動。4.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4.1實行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房地產企業不僅要搞好施工過程的成本管理,而且更要注重事前采購成本和事后成本分析的管理。對投建項目執行成本計劃實行監督和控制,檢查計劃的落實,發現偏差,及時修正,保證成本計劃的有效控制。對已完工項目的各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改進成本管理的措施,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4.2加強各環節的成本控制。第一,采購過程,在保證房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選擇采購方式,構建完善的采購成本控制體系;第二,開發過程,要熟悉國家和地方關于征地、拆遷的一系列法規、政策,在不違規的情況下控制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費的成本;第三,勘探設計前期,按新的招投標規定公開招標確定工程承包單位,以降低工程造價,搞好在用建材的管理,做好入庫材料的驗收和登記工作,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工地。加強對囤積在工地上的各種建材的管理,采取各種措施盡量減少因管理不善被盜而造成的各項損失,減少庫存積壓,加速資金周轉。

作者:李忠輝 單位:建平縣榮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胡璇.探討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方法[J].中國商貿,2013,(6).

[2]楊茜: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企業技術開發,2014年24期.

[3]陳志偉:淺析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問題與對策,商業經濟,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