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問題
時間:2022-11-21 05:00:14
導語:探析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日益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給國有企業的資產盤活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同時也給企業內部財務治理工作帶來了挑戰。國有企業只有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內部監督機制、有效降低財務風險、解決好財務治理的基本問題,才能盡可能提升自身實力,為國有企業的長盛不衰打下基礎。本文從國有企業財務治理的基本問題出發,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希望能給國有企業以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問題建議
一、國有企業財務治理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一)缺乏清晰的產權主體
作為全民所有的國有企業,卻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產權主體,而企業的管理者并非真正的企業所有者,只是作為者管理企業,這就容易造成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制職能缺位,甚至可能滋生腐敗現象,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同時,國有企業并非單個部門或者個別人完全掌控財權,在財務管理中應該采取分權制衡的原則,即企業所有者、董事會、監事會多方共同發揮財務管理和項目決策的重要職能,但是由于國有企業的產權主體不夠明確,企業管理任務支配受到阻礙,甚至責任、權利沒有獨立的界限,任務分工合理性不足。企業整體內部控制力相對薄弱,在財務支出時就表現出隨意性較強、監察和追責工作不到位等現象。而在財務核算中會出現會計信息不夠完整、信息披露工作不夠完善的現象。
(二)財權分配失衡
在國有企業的財務治理工作中,容易出現兩種極端。一方面是財務管理過于分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者對于下屬部門發放的財務支配權利過大,財務管理隨意性較大,企業管理者對于下屬部門控制力薄弱,財務會計信息匯總和核算能力較差,甚至產生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而且財務管理環境也會比較混亂,企業整體內部控制不足,甚至造成內部控制制度形式化,給國有企業的財務治理帶來困境。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過度集中也會帶來財務風險,在財務決策時資產權力過于集中,就會導致監督機制失效,缺乏多人投票決策機制,僅由少數人進行財務決策,決策錯誤率較高。例如在1992年發展壯大的三九集團,卻在短短數年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管理失衡,歸根結底,均是由于沒有合理平衡財務與權力關系。
(三)業績考核和人才培養工作不夠完善
業績考核評價系統是對企業人員進行激勵約束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然而在多數國有企業中的考核評價體系都缺乏科學性,內部審計職能沒有做到位,而且即使是在業績考核中表現突出的員工,也是通過獎金的傳統激勵機制,這種短期激勵機制導致財務治理工作持續性不強,長期激勵工作不夠完善,財務人員工作發展導向缺失等問題亟待解決。另外,財務治理需要高質量的人才,才能盡可能提高財務管理速率,降低財務風險,但是在許多國有企業中都缺乏一定的人才培養工作,間接導致了人員思維固化甚至僵硬,財務管理工作靈活性不足。
二、關于優化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工作的建議
(一)明確產權主體,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
國有企業可通過調整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達到產權合理配置的目的,將企業財務管理權力分配到多個管理部門,形成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多權制衡的局面,避免產生腐敗現象。同時大力發展企業監督部門的監督職能,而且要賦予監督部門一定的決策權,分管財務信息、會計核算等多項監督功能,這樣在監督工作中便不會存在下屬監管上司或者同一工作者互相監督的無效監督,這也是為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打下基礎。而且要發揮股東會掌握整體決策、利潤分配和財務預算的職能,人民政府一般不會干預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所以國有企業可以根據內部需要調整權力的分配。
(二)財務管理權力合理配置
財務管理權力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企業資金的合理應用,而企業財務管理權力分配應該把握一個度,既不能過于分散,也不能過度集中。一方面,企業應該嚴格規范各部門資金財務管理職能,保證部門工作的有效性,明確責任到人,工作界限不能模糊,在項目決策中適當授權,但是總體需要以企業高層管理決策機制為核心,不能隨意進行管理和支配資金。另一方面,企業高層的財務管理不能過度集權,應該發展多人投票機制,即在決策時由多個部門共同參與決策,提高決策的可靠性,同時也能避免由主觀因素帶來的財務風險。
(三)健全業績考核評價系統和人才培養工作
為保障國有企業財務治理的全面化管理,企業可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企業應該發揮內部審計職能,用數據量化企業人員業績,避免單一的企業激勵機制,使用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并存的方法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短期激勵是用薪酬加獎金的方式,如果符合考核評價體系標準,就可以獲得短期激勵獎金,同時完善期權與股權結合的薪酬體系,調整激勵約束體系的結構。其次是人才培養工作,許多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后就缺乏專門的知識培訓,而國有企業中的財務治理問題并非簡單的數據加和,所以企業內應該及時進行人員培訓工作,更新資質老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發展創新,增加新的財務管理人員的經驗,提高人力資源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國有企業財務問題的治理是提高財務管理質量的基礎,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只有做好企業內財務問題的相關治理工作,才能盡可能的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能力,為國有企業的經濟活動做好準備。國有企業可根據本文所述內容明確產權主體、合理配置財務管理權利、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幫助企業解決財務治理問題,助力企業實現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陳訓梅.新時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效益提高策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35)
[2]李忠華,沈英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3)
作者:韓清滿 單位:濟寧祥城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信息化下建筑企業財務與會計管理工作
- 下一篇:垃圾清理專項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