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時間:2022-12-21 09:18:20

導語: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學校學術道德建設路徑研究

一、加強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近一個時期來,在高校教師及學生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考試舞弊等不良現象和不端行為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教書育人的學術風氣,也造成了極其負面的社會影響……要堅決反對不良學風,有效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和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中指出“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風建設,懲治學術不端行為”,并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高等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三大基本功能,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夢想。近年來高校學術不端行為越來越突出,接連不斷的抄襲、剽竊、造假事件被社會和媒體曝光,反映出我國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嚴重現狀。中國科學院監察審計局李定從國際上對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關注點出發,指出:“基礎研究是原始創新的源泉,學術不端是原始創新的天敵,無論是偽造、篡改還是剽竊,都會有損基礎研究的原創性,進而影響社會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助長了學術研究的不正之風,損害了學術研究的公信力,影響了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阻礙了學術的繁榮和科學的發展。因此,凈化高等學校學術氛圍、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積極構建學術道德建設體系是新常態下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懲防體系建設、“讓大學回歸大學、讓學術回歸學術”的必然要求,在當下具有極其緊迫且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基本路徑

(一)加強學術誠信教育,提升學術道德意識

以哈佛大學為首的高等學府特別重視思想道德品質建設,強調“沒有偉大的品質,就沒有偉大的你,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學術不端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意識層面的問題。很多高校師生缺乏對學術研究的清醒認識,不明確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以及學術失德的嚴重后果,導致當下學風浮躁,各類學術不端行為呈上升之勢。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師生對學術規范的正確認識,提升學術道德修養,是開展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應當予以高度重視。針對教師群體,要通過正向引導鼓勵廣大教師廉潔從教,樹立學術道德示范引領作用,提升高校教師參與學術道德建設的積極性,激發教師捍衛學術道德的自覺性,珍惜教師聲譽,提升師德育人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學術誠信教育重在引導,貴在教師自律,主動將師德要求內化為學術規范的行為,積極營造教師樂學、善學、尊學的態度和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針對學生群體,學術誠信教育要從新生入學開始滲透,并貫穿大學四年始終。一方面,通過開展諸如學術誠信演講比賽、學術承諾簽名、“尋找身邊的誠信典型”、誠信警示教育等活動,使學生明了學術誠信的內涵、意義以及大學生學術誠信的具體行為表現,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術道德和學術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傳遞學術活動的基本原則、路徑方法和具體的規范要求,幫助學生掌握學術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范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后期學術活動的順利開展培育科學誠信的研究態度和務實嚴謹的研究作風。

(二)健全學術道德規范,防范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道德規范是學術研究領域的根本準則,是學術研究和探求真理的基本保證。教育部先后了《關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是學術道德建設的最高綱領,為學術道德規范指明了方向。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建立或完善學術道德規范,明確教師考核考評、職稱評定、職務聘任等對教師學術道德的具體要求,制定教師違背學術道德承擔的具體后果;明確學生參與考試考核、科技創新活動、學術創作活動中的道德規范,保障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有效發揮學術道德規范的威懾作用。在規范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高校要充分領會上級學術道德建設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高校具體工作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或建立或修訂相關制度,以促進學術道德行為養成、學術不端行為認定、學術行為激勵懲處的有效實施為根本目標。第二,學術規范的建設應明確,既有校級層面的規定,也要具體落實到二級學院的工作實際中;既要將學術規范的要求明確呈現,也要將學術不端行為的具體表現及相應的處理辦法細化,并滲透在教風學風建設的方方面面。第三,學術規范建設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學術不端行為在不同時期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及時補充或調整相應的規定,針對屢禁不止的問題,要在懲處規定和管理層面加強力度,促進各項規范的有效性和可執行性。

(三)構建學術道德機構,提升學術監督力度

近年來,高校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呈上升之勢,因為缺乏管理機構的有效監管,一些教師、學生的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后并未付出沉重的代價,反而助長了學術不端的風氣。學術道德監督機構要勇于承擔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的重任,重點加強學術道德監控機制的建設和運用,引領師生在制度約束和監督機制的引導下恪守學術研究的基本準則,開展好負責任的學術研究行為實踐,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學術道德感踐行凈化學術環境、推進學術道德建設的使命。

1.二級學院應主動承擔起學術道德建設職能

二級學院院長是學院學術不端問題的第一責任人。二級學院應建立學術委員會,全面負責學院師生教風、學風建設以及教學、科研成果的審核和推薦工作,將學術規范教育和學術成果的監督審核作為各項工作的基礎。涉及到教育教學成果申報、各類學術論文評比、審核科研成果并計算工作量等,學術委員會在提交學校前應把好審核關,確保報送作品的原創性和上報工作的嚴肅性。

2.學校教務處和科研處要層層審核、嚴格把關

在學校教務處、科研處負責的教學、科技、學術等項目或作品的申報和評審工作中,要首先運用學術不端檢測系統嚴格比對、審核;對上報或評優的科研學術成果要采取公示制度,廣泛接受群眾監督;對論文中涉及到的實驗數據、調研情況的過程材料嚴格審查,杜絕造假;要使用學術道德規范約束師生的學術科研行為,一旦發現學術不端行為,提交學術委員會后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3.強化高校學術委員會工作職責

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學校要將學術道德建設作為高校學術專項教育和治理行動的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學風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承擔起學術規范教育、學術道德行為監督和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取證工作。學術委員會一方面要負責制定學術規范相關政策和規范,在學術規范教育和科研誠信宣傳方面起主導作用,另一方面要在嚴格監管的基礎上,暢通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渠道,協調有關部門全面調查,遵循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原則,客觀公正地評判和處理。

(四)完善獎勵懲處機制,激勵制約學術行為

原教育部周濟部長強調“對學術不端行為要像體育界反興奮劑,要像對待假冒偽劣產品一樣‘零容忍’,做到不護短、不姑息、不手軟”。高校在正向激勵學術道德規范行為的同時,也要重視學術不端行為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處力度,雙向助推學術道德規范的教育影響效果。在學風建設方面,首先要重視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首先,高校將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補充和有效運用作為學術誠信激勵和約束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誠信開展學術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通過經常性的學風先進典型選樹和表彰活動,為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充分發揮先進典型在激勵后進、教育引導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學生主動向先進學習,感召學生自覺樹立科學誠實的學術態度,積極主動凈化學術生態環境。此外,還要將學術不端行為與各類評獎評優掛鉤,違反規定要受到相應的違紀處理,處理要依據學術規范制度嚴格執行,并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公示,確保制度的嚴肅性和執行的嚴厲性。在教風建設方面,高校應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要求,將師德建設放在高校教師培養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教師學術道德激勵和懲處機制。一方面,要注重師德激勵,定期開展師德標兵評比活動,表彰教書育人中的先進典型,引導教師提升精神境界,彰顯教師為人師表的崇高師德。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師德考核體系,嚴格師德懲處,針對教師教學成果、科研成果申報評優制定詳細的學術誠信審核環節,將教師學術道德行為與教師業績考核、專業技術評定、職務晉升、評獎評優等掛鉤,實行誠信一票否決制,層層把關,嚴厲杜絕教師學術不端行為。

作者:張昊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