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子師德觀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

時間:2022-09-28 04:55:46

導語:論孔子師德觀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孔子師德觀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

摘要:教師的師德狀況歷來受到高度關注,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總體良好,但也存在師德缺失的諸多情況。加強師德建設要從古代汲取營養,孔子師德觀在當今社會有著不可磨滅的價值。

關鍵詞:師德缺失;孔子;師德觀;代價值

教書育人,是對教師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行為舉止。當前高職院校教師師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但受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高職院校師德建設也存在一些問題。

1高職院校師德缺失現狀

第一,責任感不強,缺乏奉獻精神。他們不關心學生的個性發展,也不關心學生的全面成才,從教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把業余工作當成了自己主要的事業,花費在學生身上的精力遠遠不夠。

第二,事業心不強,缺乏職業理想。把教師崗位僅僅當作謀生的手段,其關注點往往是個人的收入,片面強調職業待遇和收入,忽視了其責任和義務所在。

第三,自身紀律觀念淡薄,師表形象欠佳。政治意識不強,人云亦云,對社會上的、網絡上的小道消息不加甄別,隨意傳播,教師本應有的傳道授業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蕩然無存。

2高職院校師德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改革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但改革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東西,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少數教師免疫力差,導致自己精神空虛,欲念擴張。

第二,自身職業認同低下,忘記了教師職業的初心。當初一腔熱血,誓為教育事業奮斗終生,但是面對現實種種物質利益的誘惑,成了世俗物欲的奴隸,不再把教師當成崇高的職業。

第三,師德建設體制不完善。現階段師德建設不盡完善,師德培訓流于形式,內容單一,方法枯燥,引不起受訓教師的學習興趣,達不到培訓教師隊伍的目的。

3孔子師德觀在高職院校師德建設中的探索

孔子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觀點涉及到師德問題,可以說是全世界師德建設的先驅。從孔子師德觀中汲取營養,對高職院校師德建設有著不可磨滅的價值。

第一,執著教育獻身教育。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其影響至今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對學生的循循善誘。孔子早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奔波列國,嘗盡了人間疾苦,但他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把培養學生健康發展作為自己人生事業的最高追求。孔子執著教育、甘為人梯的師德精神為今天的高職教師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第二,終身學習博學多識。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學識最淵博的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對他學習狀況最好的描述。孔子刻苦用功、終身學習的做法在今天有著特殊的意義。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頻率飛快,一個人如果僅滿足于已有的知識、已有的認識,而不與進俱進,那么,他只能被社會拋棄。當代高職院校教師應該像孔子一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水平,把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識和認識傳授給學生,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的歷史使命。

第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為人師表是古代教師師德的精髓之一。“上所施,下所效也”,謂“教”;“養子使作善也”,謂“育”,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教師作為教育者所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用淵博的學識和模范的行為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養成“學優秀人的范,做優秀人的事”的良好習慣。

第四,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孔子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當學生伯牛病危時,孔子非常著急,親自送去了自己的關懷;當聽到自己最心愛的顏淵去世時,孔子向天大呼,繼而慟哭。孔子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師生平等。當學生提出一些他覺得有用、有啟發的觀點時,他絕對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當發現自己出錯時,勇于承擔責任,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

我們要學習孔子的教育方法,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藝術,與學生建立一種亦師亦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優點要不吝于表揚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愛護,讓他們樂于接近自己,接受自己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孔子.論語[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2]許慎.說文解字[M].吉林美術出版社,2015.

[3]樂正克.禮記•學記[M].中華書局,1989.

作者:賈紅麗 單位: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