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道德品質培養意義及路徑
時間:2022-08-02 09:11:13
導語:醫學生道德品質培養意義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學生作為祖國醫學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尚的個人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醫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醫學生順利開展醫務工作、有利于降低醫患矛盾、有利于醫學院校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因此,加強醫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一方面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及專業課程的學習來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理論教育;另一方面,要通過校內校外、院內院外等多種途徑來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實踐養成。
關鍵詞:醫學生;道德品質;理論教育;實踐養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除了改革相關體制機制,還要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學生承擔健康中國重任,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實操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更需要具有人文關懷和良好的醫德醫風。人無德則不立,醫無德則不仁。醫學生具備高尚的醫德是成為醫生的基礎,也是從事醫療行業的關鍵。
1醫學生應具備的良好道德品質
多次闡述優秀的道德素質對于醫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紀念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錘煉品德修為。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精神上強,才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青年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1]。青年的醫學生具備良好道德品質是醫學生未來職業生涯、人生前景光明的基礎。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社會的棟梁;是健康中國戰略的承擔者、建設者、享用者。優秀道德素質是青年醫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也是必備的素質。1.1醫學生應具備的良好職業道德品質。醫學生基本職業道德素質是細心的態度、敬業精神、誓言意識。“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的建設者”[2]。醫學生認真對待學習與工作,以一名合格醫生的職業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首先,醫學生具備細心、耐心的服務態度。醫學生對待工作盡職盡責,極端負責是對生命的尊重。“救死扶傷,此乃醫者天職,必重醫德而守原則”[3]。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挽救生命是醫生的職責,具備良好的個人思想品德和嚴謹的職業道德是從醫的根本。其次,醫學生熱情對待患者。為患者服務是醫生的宗旨,患者希望醫生,解除病痛、重獲健康。作為醫生應該仁愛真誠、誠信熱忱,不貪錢財、不畏人言,恪守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最后,醫學生應牢記誓言。不忘初心,勿忘入學誓言:“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4]1.2醫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醫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醫生治病救人的基礎,是改善醫患關系的基礎。醫生特殊的身份、承擔的責任、巨大的壓力,要求醫學生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堅強是一種道德力量,是人們最大的、真正的光榮戰功”[5]。應該培養醫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同時,醫學生應具備積極探索、善于思考,自我省察、嚴格自律、友善正直、敢于擔當的道德品質。醫學生要樹立高度責任心,加強知情意行的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實踐能力,做一名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醫學青年。醫學生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是社會的要求。醫學生不僅在職業道德領域救死扶傷,而且在其他領域中也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在公共生活領域,醫學生是高尚精神的代表,遵守公共行為準則、文明禮貌、遵紀守法,樹立美好、正面的榜樣;在婚戀家庭生活領域,醫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家庭觀。在家庭,醫學生應尊老愛幼、男女平等、互敬互愛、互諒互讓,承擔家庭生活中的責任與義務。醫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個人品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不斷健全人格、完善道德品質。1.3醫學生應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承擔治病救人的責任,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醫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醫學生的基本素質,是作為新時代醫學生彰顯報國情懷的體現,更是行醫救人必不可少的素質。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現狀,優質的醫療資源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導致醫生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要求醫學生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工作態度。
2醫學生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意義
醫生良好道德品質可正面引導、教育患者,調解矛盾、化解分歧,形成和諧的醫患關系,構造和諧社會。醫學生具備良好道德品質不僅有利于醫務工作的開展,還有利于減少醫患矛盾及改善醫患關系,更有利于醫學院校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培養優秀醫務工作者。2.1有利于醫學生順利開展醫務工作。開展醫務工作鍛煉醫學生的實踐能力,積累醫學生的工作經驗,為培養合格的醫生打下堅定基礎。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質,無法開展各項醫務工作,也無法從事醫務相關工作,是祖國醫療事業的危害。良好道德品質是醫學生開展醫務工作的關鍵,是新時代社會對醫學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缺乏良好道德品質,就無法站到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無法站在公序良俗的視角解決問題。因此,培養醫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有助于醫學生獨立開展醫務工作,規劃醫學生的職業生涯。2.2有利于緩解醫患矛盾。醫患關系緊張、矛盾升級,成為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需培養醫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以期降低醫患矛盾、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患者就醫需求無法滿足、醫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相關醫療技術的落后等多種原因,導致惡性暴力事件頻繁發生。為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需要各方的積極努力:對于患者來講,應提升就醫群眾個人的道德素質;對于院方來講,醫院應加強安保、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改進不合理的醫療制度;對于醫務工作者來講,應培養共情能力并養成優秀的道德素質。醫學生思考患者的需求,提升自身道德素養、增強職業道德品質。醫學生要具備安撫患者的能力和素質,通過合情合理的方式解決爭端、化解危機。醫學生產生的道德行為是緩和雙方矛盾、穩定態勢的關鍵。因此,醫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醫患矛盾的降低,減少惡性醫療事件的發生。2.3有利于醫學院校形成良好校園風氣。醫學院校是培養醫務工作者的高等院校,是承載校園文化的載體。第一,校園環境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導向性,即這種影響從總體上講與社會發展的要求是一致的,有助于學生避免和減少成長過程中的盲目性和曲折性,有助于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向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6]。同輩群體的影響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是獨特而相互欣賞的。第二,學生影響校園文化的形成,制約校園文化發展。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同學形成充滿道德情感團體;充滿道德情感的團體形成道德意志堅定的班集體;道德意志堅定的班集體形成院校良好道德風尚;催生各種道德行為,形成健康、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孕育獨特的校園文化和積極的校園風氣。“學生長期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氛圍中,就會不自覺地受到這一氛圍影響,使自己的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鍛煉,人格得到塑造”[7]。
3醫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培養的措施
培養高尚品質的醫學生是高校的使命、社會的要求、家庭的期望。醫者仁心,醫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醫學生擁有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道德,德才兼備能夠擔當職業職責和光榮使命。學校高度重視醫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為國家輸送優秀的醫療工作者和國家棟梁。因此,培養優秀品質的醫學生,需要加強醫學生理論學習和醫學生道德品質的實踐養成。3.1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理論教育。醫學院校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理論教育。用道德理論武裝人、用高尚情操激勵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人。首先,對于學校來講,第一,要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據要求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進課堂,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聯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建設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宣揚真善美的力量,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二,注意專業課與文化課的融合。文化課有利于醫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成為優秀品德的醫生。專業課教學和文化課教學相互配合,醫學生感受醫學的人文關懷,引導醫學生形成道德情感及意志;第三,要設置職業道德教育相關課程。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職業道德理論教育,良好道德品質熔鑄醫學生的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家庭方面,家庭不是進行理論教育的主渠道,可以作為有益的補充。第一,家長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優秀的品質。良好的道德素質是立身之本,對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第二,家長糾正子女不良行為。不良行為產生嚴重的后果,不利于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社會方面,社會是加強學生道德品質教育的途徑。第一,社會相關部門加強道德品質理論教育的宣傳。理論教育無法成為自覺的行動。理論只有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才能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第二,社會相關部門建立醫生不良道德品質系統。建立醫生不良道德品質系統是提高醫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舉措。3.2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實踐養成。道德品質的實踐養成需要持久的實踐鍛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加強醫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學校方面,開展校園道德實踐活動。“搞活校內課余文化活動,比如圍繞醫患關系的情景表演和道德討論會、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演講比賽、有專業特色的文化節、黨員醫學生的“兩學一做”知識競賽等[8]。社會方面,開展道德踐行活動。通過醫院實習、參加社區醫療服務、開展免費義診、爭當醫務志愿者等實踐活動,醫學生了解醫者的真諦,激發醫學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仰。家庭方面,醫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可提高醫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打下堅實基礎。醫學生幫助治療常見疾病,講解常見醫學知識,宣傳預防疾病方法。醫學生家庭實踐激發醫學生服務患者的意識,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醫學生歷經學校,家庭,社會的實踐鍛煉活動,有利于道德品質的提升、實踐能力的提高、工作經驗的積累,為成為合格醫生打下實踐基礎。國家重視醫學生的素質的提高、業務的發展,積極改革醫學生的培養路徑,滿足人民多樣化的需求。醫學生是醫學發展的未來,培養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醫學生對于醫學事業發展、人民醫療水平的提高、國家健康戰略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鑫 張德才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教師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 下一篇:乙二醇設計工藝優勢探討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