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技術德育研究
時間:2022-06-14 08:26:01
導語:高校信息技術德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高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一題展開了研究,同時結合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教學建議,其中包括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拓德育空間、結合真實案例,樹立學生正確的法制與道德觀念以及培養高素質的德育隊伍等等,以期能夠對各位教育界同仁帶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滲透;德育問題
一、前言
高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其日后的就業與人生發展打好基礎,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質的復合型人才。基于此,為了能夠讓高校學生的技術水平、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均能有所提升,合理運用德育滲透來規范信息技術教學,是高校公共課教師應當首要考慮的一項問題。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德育所指的即為,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法律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動。德育是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文化、智力、體育以及美育課程有著密切的關聯。尤其是對于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而言,德育教育是保證其未來良好發展的基礎條件,讓他們在學習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與道德觀念。在信息時代中,計算機是當代大學生的必備技能,因此計算機基礎教師也要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將德育教育逐漸滲透到課程之中,盡可能的讓學生少走彎路。
三、德育教育的滲透原則
(一)與時俱進。隨著時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創新教育儼然成為了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高校大學生作為優質人才,必須要具備超強的創新能力。在日后的信息技術教學的德育滲透中,教育者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能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獨立完成教學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二)貼近生活。在高校的信息技術課程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發展歷程、系統與數據、互聯網、多媒體以及信息安全等,教育者可以從教材中細心挖掘積極因素,以此為切入點來開展德育教育。對于學生來說,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他們了解信息技術、掌握信息技術的重要起點,因此教育者要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實踐操作時間,同時將他們在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整合到一起,以此為線索來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教學任務當中,逐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從學生的日常生活處出發,讓他們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實際意義,培養學習興趣。(三)知行統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博大精深,諸如互幫互助、誠實守信、相互團結等更是當代大學生所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鑒于信息技術教學的特殊性,學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料,教育者應當提醒學生,在借鑒或參考他人的觀點、學術研究時,應標注出原文出處,切記不可隨意的抄襲或拷貝他人的作品。另外,教育者還應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他們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
四、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
(一)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拓德育空間。經過教學實踐證明,在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德育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一直以來,學校、社會、家庭乃至學生自身都已經逐漸認識到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但由于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導致德育空間的范圍一直難以擴大,很多教學目標都無法順利實現。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聯網的急速發展同樣也為德育信息的查找和搜集提供了便利條件。教育者可以借助互聯網來同學生一起探討時事新聞、經濟發展等事件,同時還能夠針對某一個觀念來展開討論,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二)結合真實案例,樹立學生正確的法制與道德觀念。目前,計算機犯罪事件已經屢見不鮮,犯罪者的年齡也在趨于年輕化,其中不乏存在高校大學生。據報道,一名年僅17歲的黑客設計出了一個病毒網站,并通過各種偽裝來將其發送給廣大網民,所有登錄此網頁的計算機均陷入癱瘓狀態,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當這位年輕的黑客在面對警方的問詢時,用十分不屑的態度回答:我做黑客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我認為這并不觸犯法律。不難看出,這正是因為法制道德觀念的淡薄所導致的。為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育者可以引入一些真實的犯罪案例,同時告知學生如果觸犯法律會得到怎樣的懲罰,通過此種方式來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遠離網絡犯罪。(三)培養高素質的德育隊伍。高校應進一步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者的培訓力度,經常性的舉辦一些有關于德育教育的培訓活動,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掌握更多正確的德育教育方法,打破傳統課堂中“滿堂灌”的尷尬局面。此外,教育者也要經常性的融入到大學生群體中,了解他們思想觀念上所存在的問題,選擇一些令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德育教育方式,在輕松完成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同時發揮德育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王春艷.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課程[J].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7).
[2]崔亞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J].科技資訊,2014(27).
[3]魏長寶.高等院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究[J].福建電腦,2015(4).
作者:靳文斌 單位:太原幼兒師范學校
- 上一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 下一篇:國有企業道德實踐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