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17 10:38:00

導語:思想品德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品德課教育論文

當前,黨中央提出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這是為了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引導和凝聚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上來”,教育人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為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共同理想團結奮斗?!?/p>

一、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政策和措施。改革開放無疑對我國的經濟騰飛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速度的迅猛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國門的打開,與外部交往的增多,不僅僅是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式傳進我國,資本主義社會的一些光怪陸離的生活方式和腐朽陰暗的消極東西,也泥沙俱下傳入我國。一些想往資本主義紙醉金迷生活方式的人,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些人覺得外國的月亮似乎真的比中國的圓。穿的沾上“洋”氣就顯得“精神”,用的沾上“洋”氣就受人高看一眼,吃的沾上“洋”氣也覺得味道美,誰能出國溜一圈也覺得很風光。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已成了小巫,用公款出國則成了新的時尚。有些人在與外商交往中,不惜出賣人格、國格,奴顏婢膝成了新的假洋鬼子,有些人出國定居以后,以能打敗中國人為榮,真是養虎遺患令人痛心疾首。這一切,無不對青少年產生極壞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偉大民族。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痹诋斍暗臍v史條件下,對人民進行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鼻嗌倌晔侨松砷L的關鍵時期,他們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思想意識形態逐漸趨于成熟時期,因此廣大青少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他們進行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造就一代新人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在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主渠

道作用

九年義務教育法的實施,使廣大適齡兒童在這一時期都在學校渡過。尤其是實行全日制教學的學校,學生在一天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學校渡過的。在學校的時間里,大部分時間是被課堂教學所占用。這樣就使得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所以“要發揮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爆F就小學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主渠道作用略談幾點認識。

1.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從小學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目的看,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規定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是:“教育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勇敢、勤勞、節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边@個教學目的與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是相吻合的,要求是一致的。這就為發揮課堂教學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時,不僅提供了可能,而且做出了充分的保證。

2.教育內容的全面性

從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內容和基本要求看,主要進行下述教育,這就是:“熱愛祖國的教育;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熱愛人民的教育;熱愛集體的教育;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教育;努力學習、熱愛科學的教育;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以上九個方面都直接或間接的與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相聯系。尤其是熱愛祖國的教育具體內容是:教育學生繼承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與列強英勇斗爭等愛國傳統,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學生初步知道中國人民在舊社會受剝削、受壓迫,知道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建設還有很多困難,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為長大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貢獻的志向;要忠于祖國。這些要求完全符合《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規定的內容。因此,思想品德課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內容是全面性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是能夠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的。

3.教學內容的層次性

從各年級段的教學要點和思想品德課的教材中設課的情況看,思想品德課在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方面做到了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由淺入深、由近及遠。

如低年級段的教學要點是: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歌、首都和重大節日;認識國旗、國徽、祖國版圖;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行禮;知道一些愛國小英雄的故事。這些內容都是初淺的必要的愛國主義常識性教育。因此,在低年級省編思想品德課教材設置了:《我愛祖國》、《國旗國旗我愛你》、《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重大節日》、《愛國小英雄張六子》等課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中年級教學要點是:知道一些愛國人物的事跡,教育學生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英勇斗爭的精神;初步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向為家鄉做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學習,立志為建設家鄉做出貢獻;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祖國的堅強保衛者,要熱愛解放軍,學習他們保衛祖國、英勇戰斗的精神。這里主要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從近處著眼、從熱愛身邊熟知的英雄模范人物開始,到向他們學習,立志為家鄉做貢獻,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為此,在中年級省編思想品德課教材設置了:《抗日英雄楊靖宇》、《我的家鄉——黑龍江》、《改變家鄉面貌的帶頭人》、《蘇寧的故事》、《馮婉貞抗英的故事》、《圓明園的浩劫》、《新舊社會兩重天》、《邊防線上的哨兵》等課,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高年級的教育要點是:知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社會主義好;知道社會主義建設還有很多困難,要艱苦奮斗;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的責任感,初步樹立長大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貢獻的志向;知道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在和外國人交往中要維護祖國尊嚴;懂得損害祖國榮譽、喪失國格是可恥的;知道新中國成立后還有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人,要提高警惕。高年級主要進行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為祖國做貢獻、維護祖國尊嚴,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責任感的教育,教育的要求和程度既加深了,又提高了。為此,在高年級省編思想品德課教材設置了:《偉大的成就》、《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艱苦奮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國獻身的飛機制造家馮如》、《要有主人翁責任感》、《留學生遍及世界各地》、《我長大要造大橋》等課進行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

以上實例充分說明了思想品德課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上,有層次性,使學生能受到系統的教育,既循環而又不重復,還逐步加深。這也充分地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的主渠道作用。

4.教育時間的連續性

九年義務教育大綱和小學教學計劃規定了無論是五年制小學還是六年制小學,無論是哪個年級,在校期間每周都開設一節思想品德課。這就保證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間長達5—6年,從不間斷。課堂上講授其它要點時,如講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熱愛人民的教育、熱愛集體、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等教育,都可以有意無意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都可以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愛國主義教育。從而保證了思想品德課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發揮主渠道的作用。

三、課內外結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加強教育效果的有效

途徑

要把愛國主義的教育內容變為學生的愛國思想、變為學生的愛國情感、變為學生的愛國行動,以至于變為學生矢志不移終生難忘的愛國信念,單單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把課堂教學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寓愛國主義教育于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形形色色的活動中,才能加深對學生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取得教育效果。如有的老師在講熱愛家鄉一課時把同學們領到新建的工廠或各個住宅小區,領到北環路、立交橋、松花江大橋等地,進行現場教學,通過實物充分領略家鄉的巨大變化。組織同學們到太陽島、植物園、動物園,充分領略家鄉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增加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請蘇寧團的解放軍做報告,充分理解家鄉先進人物的成長,為家鄉爭光等等。

課內外結合方式很多。如與班隊會結合、舉行專題講演會、故事會、營火晚會,舉辦夏令營、冬令營、拉練、走出去、請進來等等。課內外結合能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有親身體驗,能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感,使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生動活潑,可信度強,實踐的可能性大,因此能產生巨大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