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班主任的修養
時間:2022-11-27 02:49:00
導語:解析班主任的修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普通、繁雜、艱苦的工作,是對老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工作。因為班主任是學生精神家園的守護者,人生道路的引導者。班主任要用愛心凈化學生的心靈,要用誠心建立師生間的友誼,要用辛勞培育祖國的未來。班主任就是要用高尚的教育素養和人格魅力引導、感染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自主的、能動的接受教育,并自主構建和實踐自己的人生、理想、知識、人格等,而不是外部力量的模塑,只有激發了學生內在的理性的力量,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創造性人才,因此,老師要有較高的素養,即既要有傳授知識的授藝,又要塑造學生的靈魂。
一、班主任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素質,只有這樣,才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努力學習、勇于探索、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會努力探索教育學生的新方法新途徑。同時,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繁雜的艱苦的多樣性的工作,只有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人才能擔負起重任。
二、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知識、品格,樹立學生中的威信
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養,管理能力,教育水平的綜合體現。有威則可依,有信則樂從,凡欲服從者,必兼備威信。它來源于班主任自身品質修養,在學生心目中產生效應。即學生被老師所具有的品德、智慧、以及認真負責的精神而折服。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決定了老師要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面,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業務修養,用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征服學生。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要尊重學生,真誠的愛護學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前提。用崇高的事業性和高度的責任感感染學生,才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動力和興趣,使學習“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由敬重老師的才華和品格而上升到對老師的信任和擁戴。教師言談舉止要以身作則,表里如一,要求學生作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用榜樣去規范學生,作到以身立教,言傳身教,使學生的行為得到潛移默化。孔子說:“其身正,不會而行,其身不正,雖會不從”。只有樹立了學生中的威信,才能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啟迪他們的智慧,引導學生積極向上。使學生具有學習和探索真理,迎接世界高科技挑戰的素質。總之,老師既要“學高為師”,又要“身正為范”。才能在學生中樹立真正的威信,才能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三、學會建立科學的班組管理考評制度
要依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管理制度,結合本班實際,擬出草案,并通過討論,確定班級制度。班組制度的建立意在更加明確對學生學習、生活、紀律等方面的要求。班組制度要全面、科學、具有可操作性,要有專人作專項的考評。考評內容有紀律、衛生、學習、考試分數、進步幅度、參加活動、文明禮貌等方面,按照分數量化,有獎有扣,按時總結公布,確保制度落實。班組中的每項工作,要分配到每個人或小組來管理,全員參與,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參與意識。如:班干部負責紀律,組長負責衛生,科代表負責學習,其他人劃分成小組,分別負責公物、飲水、板報、衛生監督,文明禮貌監督等,把班級事情落實到每個人。制度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又要在執行中發現問題及時修正,確保科學、公正。如:紀律、衛生只考評個人,考試成績列入學習互助小組中考評,考試時調換位置,同組中的人不能成為同桌,起到了組中相互的競爭意識,又起到了相互監督的作用,考風得到了改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育學生要講究理性的方法
1、班主任對待學生既要嚴又要愛
古人說:“嚴是愛”只有嚴格要求,才能規范其行為,一味的嚴會引起對立情緒,學生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同時要愛,嚴是在愛的前提下的嚴,只有學生體會到了教師的愛,學生就不會計較教師的嚴,還會非常感激老師的。
2、教育學生要把批評和表揚想結合
對學生的錯,要明確指出,給予及時的批評指正,對于學生好的方面要及時的表揚,把批評和表揚有機結合起來,作到是非分明,忠懇公正,才能受到學生的尊重、理解、認可,達到既糾正學生的錯誤,又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才會有較大的進步。
3、妥善處理矛盾沖突
人之間相處,矛盾總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矛盾。教師要冷靜,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切記暴躁,不理智,更不可體罰,這樣學生心理不平衡,心態不好,影響矛盾的解決。要耐心聽取學生想法,看法。弄清事實真相和矛盾產生的原因,教給學生避免矛盾的發生有方法,多開導,不要強行堵,堵是堵不住的,及使當時堵住了,仍然會存在隱患。處理要公正,公平,使雙方基本上都能滿意,有時還要作好善后工作,達到徹底解決矛盾。
4、因材施教,發展個性
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風之心,但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性格、行為習慣、興趣愛好也不同,不可能使他們都一樣。學習好的,聽話的學生不一定是成功者。有人指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具備七種智能:語言、數理邏輯、音樂、空間、休能、人際關系、個人內省。這些智能經過后天的努力,,各種能力發展的強弱,協調情況,決定了人的素質的高低,老師、家長不能強制學生走自己為他們擬好的路,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去發展。否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被抑制。教師應要求學生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外,允許并促進其特長的發展,使他們的課余生活充實,不厭學,轉移剩余的精力,少生是非,何樂而不為呢?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五、班主任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
首先,要平等對待家長,態度要溫和謙虛,從為孩子的角度出發,一分為二的評價學生,主要從學生的發展,進步方面談學生,不要把個別差生說的一無是處,甚至給他們扣上“大帽子”,這樣相互才能信任,真心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幫助和教育學生的方法,通過雙方多方面多渠道的努力,有針對性的進行配合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教育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興衰。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探索、內化教書育人新途徑,讓每一個班級奏出一首動人的、獨特的、和諧的交響樂。
- 上一篇:教育監管中的尋租行為
- 下一篇:電建項目總監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