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非智力因素發揮論文
時間:2022-05-18 03:32:00
導語:德育非智力因素發揮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發揮是搞好初中思想政治課總復習的重要問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情感是多種多樣的。人類的社會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其中“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動過程中產生的體驗。它總是和人的認識活動、求知欲、認識興趣的滿足、對真理的探求相聯系的,特別是求學的熱情,這種情感在人的智慧活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人的活動的強大動力,是意志活動和情感因素的統一,它能激勵人們積極地去從事智力活動。”在總復習教學中,提高學生復習興趣,激發其求知熱情,是教師應首先突破的問題。課本知識怎樣組合與歸類、復習方法怎樣調整與創新、復習過程怎樣設計與完善等等都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方面和契機。
我以為,在第一輪按課本知識結構復習后,可以將課本內容分成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若干個專題。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政治與經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改革與發展;人口與社會發展等。通過這些專題把初二、初三教材和時政內容有機地串聯起來,并精選歷年相關的中考題,對照當年的“中考說明”進行集中分析、講解,同時結合同學們在平時測試中暴露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薄弱點逐一剖析。這樣,盡管內容是老的,但采用了新的方法,從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可以激發復習興趣。
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整理所學的知識,填漏補缺,進一步加深理解,提高綜合分析能力,達到提高復習效益的目的;與此同時,在復習教學中注意增加學生活動的機會,如鼓勵學生參與命題、評卷,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問題,開展師生、生生多向交流,共同研討等,這樣做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及時反饋,矯正教與學,提高復習目標達成度。另外,結合時政教學,充實、拓展復習內容亦是激發學生復習興趣和熱情的好方法。國內外的事總是日新月異、不斷發展變化的,有的事件一開始并非熱點,后來卻成了引人關注的重大事件;有的則與之相反。不過到總復習階段,省編的“時政資料”已出,涉及到教材的各類事件的重要程度與影響大小基本上已趨明顯,教師可以從中挑出與課本內容聯系緊密的重要事件進行專題講解,借此引導學生運用它掌握知識去認識、分析現實中的熱點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適應中考命題的靈活性;也可以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提高覺悟;還可以增強時政教學的活力,糾正以往一味地死記硬背的弊端。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以上諸種方法旨在激發學生復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這是關于培養、發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復習效益的第一點認識。
其次是讓差生抬起頭來走路。“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天賦和才能,以致于沒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現自己”。“教育的藝術就在于:教師要善于在每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展最感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精神發展的領域,并使他能在這個領域里達到一個高處,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
這是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段名言,它為我們進行差生教育指明了方向——讓差生抬起頭來走路。
在復習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給差生以更多的愛。當然,在具體教學諸環節中要區別不同對象及不同原因,予以個別指導:對活潑好動、學習無方的,要嚴格要求,指點復習方法,經常督促使其上進;基礎差、悲觀失望的,要多鼓勵,幫助他們制定“踮踮腳就能摸得著”的復習目標,使之不斷嘗試成功的喜悅,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前邁進;而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要當頭棒喝:“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并佐之以細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誘其發奮。
在幫助、教育差生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一要堅信每個差生都是能教育好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每個學生,無論他現在的狀況如何,都不說明他只能為此或應該如此,也不說明他的未來一定與現實相似。他們的未來決定于現在的教師怎樣期待和關心他們。如果教師能對他們形成積極期望,并實施相應的積極對待,那么,他們就可以變得更好。
二要善于發現差生的閃光點,隨時予以肯定。我們清楚,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正如俗話所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差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只要我們老師有愛心、有耐心去發現、發掘,都能從中找出閃光點,繼而進行,及時地表揚、鼓勵、因勢利導,以此為促其進步、轉化的誘因,那么差生就有可能向不差、很好方面轉化。與此同時,向差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其獲取的成功消除他們的壓抑感和自卑感,從而增強搞好復習的信心,使他們“抬起頭來走路”,這樣就可能收到良好的復習效益。但是,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差生在長時期內往往形成一種懶散、松懈、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在教育過程中,要允許反復。我們應根據差生的實際水平,訂出漸進的目標,教給具體方法,給予必要的補課和及時檢查矯正。這當中要充分肯定他們的那怕是微小的進步,讓他們經常嘗試成功的喜悅,增添繼續學習的動力;同時,還應在班級開展互幫互學,用同學友情和集體的力量,從縱向上促其發展進步,橫向上逐步縮小與優生之間的距離。
對優生更要“響鼓重敲”。在畢業迎考階段,一些教師偏愛那些升學有望的“優生”,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有些老師往往愛屋及烏,忽略了其缺點和不足,一門心思抓應考,培養了不時見諸報端的“高分低能”的“次品”,甚至是“危險品”,這種教訓應牢牢記取,決不可重蹈復轍。對優生更要“響鼓重敲”!我們必須引導這類學生認真全面分析自我,找出不足,以確立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
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紅又專。同時,也要讓他們明白“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絢麗多姿,而且只有聳立萬花叢中“別樣紅”才更具魅力。要引導他們關心集體、珍惜友情,主動幫助同學,用自己學習上的某些長處,協助老師提高其他同學復習積極性,在總復習的大集體中創造一個人人勤奮,個個刻苦,奮發向上的競爭氛圍。也要引導他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發現并彌補自己的不足,激勵優生“更上一層樓”。
實踐證明,在總復習中,我們在強調智力因素的同時,更要特別重視非智力因素作用的調動、發揮,使二者協調一致,那么我們的初中思想政治課總復習教學就可以達到最優化境界。
- 上一篇:和諧企業建設的經驗交流(市)
- 下一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