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德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7 05:21:00

導語:體育德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德育教學論文

體育教學既要學習技能、技巧,同時也要經常提出問題、解答問題和理論指導實踐。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一樣,提問重在引導,貴在善問和會問。我們在備課時,既要備體育動作技術的講解、示范、練習保護方法,同時為了使學生加深對體育動作的理解,形成鞏固的動力定型,必須進行適當的提問。通過問,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憑借已知探索未知。在設置具體問題時應把握好“度”,即從角度、難度、跨度、坡度、廣度和密度等方面去考慮學生已知和未知的關聯及兩者之間的過渡,以便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漸由已知導向未知,達到釋疑解惑之目的,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智力的飛躍。

1.角度

問題的設置應注意角度,角度選得好,教學效果就好。首先,問題的設置應注意角度新穎,需有啟發性。例如:國家為推動全民健身計劃施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延年益壽,采取了一系列全民健身的具體措施。作為中學生,全面發展自身的身體素質,在學生時代,打好良好的基礎,學會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時我提問:中學體育與全民健身計劃的關系?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就覺得新穎,更能理解體育運動的意義。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體育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問題的設置要從學生易于接受,并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這一角度出發。例如:快樂體育與競技體育的區別是什么?使學生深刻領會這二者的內在區別,使大家了解中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快樂體育教學應該是我們中學體育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真正能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行為習慣。

2.難度

通過設疑、解惑,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由“現有的水平”向“未來發展水平”的遷移。因此,設置問題應有適當的難度,使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水平處于“鄰近發展區”,從而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通過努力能達到“跳一跳,摘桃子”。例如,在高中短跑課教學中,提出短跑分為幾個階段?這樣一個問題就太簡單了。如提出,途中跑在整個短跑過程中,對運動成績起什么決定作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和運動實踐,也能解答出來,并能使學生在跑的過程中自己有所思索和體會,對提高短跑成績大有益處。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所具有的水平相適應。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跨度

從縱向上看,問題的設置要具備一定的難度,那么從橫向上看,問題的設置應具備一定的跨度,即緊扣教學內容中心環節,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這樣的問題不僅具有一定的“點”上的信息量(難度),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問題設置的跨度太小,則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和主動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學生不可能想起許多有關知識,而難以作答。例如:在跳高教學中,教學內容是背越式跳高,我先要求學生回憶一下,你在電視上所看到的跳高姿勢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我將跳高技術動作的演變過程,作一個示范、講解(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并重點講解背越式跳高的技術特點和優越性。這樣既使學生掌握了跳高技術的變革過程,又能增強學生對背越式跳高學習的積極性。

4.坡度

問題的設置,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注意坡度。例如:在足球裁判法教學中,先設置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每次足球比賽上場的人數、比賽的時間,裁判員的人數,邊線球、角球、點球。然后再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在電視實況轉播中播音員經常講某某隊員“越位”,那么判斷“越位”的依據是什么?上述一些問題,難度呈梯度增加,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把思維進一步引向深化,使學生在獲取知識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知道足球比賽的一些基本裁判規則,對“越位”的判斷依據真正得以掌握,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更主動地繼續鉆研和探索。

5.廣度

體育教學中設置的問題一般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問題的設置既要考慮一定的難度和跨度、同時還應注意到大多數學生的認識水平,所設置的問題應能讓大部分學生經過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顯然,問題愈簡單,則廣度愈大,但隨之學生思維的層次愈低,通過提問所獲得的效果愈差。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可適當增加問題的坡度來增加問題的廣度。在適當的情況下,也可變更問題的角度,使問題具有廣泛的思維空間,從而增加問題的廣度。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我們講解了國際業余籃球裁判規則,但很多學生對美國的“NBA”很感興趣,NBA與業余籃球賽有什么區別?NBA職業聯賽共幾支球隊參賽,為什么NBA球星又能參加奧運會?“飛人”喬丹的年收入列世界體育明星之最等一系列NBA有關的問題。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由于體育教學面對一個班集體,每個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反應快,好沖動,有的反應慢,考慮問題認真細致。所以,設置的問題既要側重整體解釋,又要注意細節的分析,使問題能覆蓋全體學生。

6.密度

問題的設置應疏密相間,給學生充分的思維時空,一節課不能提問不斷、浮光掠影地提問,應精講,適當提問,多進行身體練習,不能破壞體育課堂結構的嚴密性和完整性,提高與練習相結合。也不能整堂課沒有提問,不啟不發。同時,每提一個問題后,要有一定的時間停頓,以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和心理特點,能夠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也使學生對問題考慮得更全面。提問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通過提問,使生加深對動作、技術的理解,更快地掌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