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道德教育對其自成教育發展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13 10:56:00
導語:學生道德教育對其自成教育發展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面對社會發展的形勢,面對當前學校教育的狀況,德育教育在學校工作中越來越凸顯其重要,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是著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條件。如何探索出一條切合學校實際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新路,是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應該思考的問題。近幾年來我校以學生德育教育為平臺,創立了自成教育體系即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成人的學生德育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為爭創我區人民滿意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用教師的愛樹立起學生的自信,促其健康成長
當前由于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對孩子缺乏家庭管教,影視音像制品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等,造成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他們中不少部分抱有讀書沒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未來感到渺茫,沉浸于虛擬世界中,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周末泡在網吧、游戲機室、臺球室等營業性場所,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置之不理,有學生逃課、曠課現象,日常行為極不規范。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用愛心、耐心感化學生,關注學生。以學生自成教育為平臺,對學生自信心培養,對學生道德心靈呵護。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同學習同生活,談心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積極響應區教育局提出的千名教師進萬家活動,進行針對性的家訪。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往往具有情緒不穩定,意志品質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特點,可塑性強,所以在學生自信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關鍵。增強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緒,較強的自制力和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養,重要的是結合社會實踐,聯系中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挖掘和提煉,正反兩方面施加影響,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覺調節情緒、完美其性格等。長期以來,關心中學生成長的主要焦點集中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上,忽視了與每個中學生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壓抑、自卑、嫉妒、自私等心理疾病困擾著學生成長。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加強學生自信教育應成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該視學生為己出,積極發現、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細節,因材施教。育人不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學會苦口婆心,不能急功近利。人的塑造絕非一日之功,樹立起學生學習、生活的信心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用國情教育強化學生自強意識,促其樹立遠大的理想中華民族具有優秀的傳統,她以刻苦耐勞著稱于世,又培育了為世人稱道的道德風尚
中華民族是一個酷愛自由,富于革命傳統的民族。在封建社會里,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革命精神,在中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在近代,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后。中國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再接再勵,進行了英勇的斗爭。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嶄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痛苦摸索,從多次失敗中取得了成功。我們要教育學生應當珍惜民族的團結,祖國的富強來之不易,少年強則國強,只有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強國富民。要同學生講清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使他們了解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和前途的無限光明。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的綜合經濟實力大為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等各項事業也得到很大發展,國際地位空前提高。學生了解到了我國的社會建設的巨大成就之時,從而樹立起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遠大的理想,自強意識,將來自覺地獻身于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同時我們還要使學生了解,我國是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們的生產仍然比較落后。經濟不很發達,我國當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個國情,教育學生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還要廣大青少年學生艱苦奮斗,自強自立,努力學習,意志堅強、以便將來擔負起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公務員之家
三、用言傳身教影響學生自律意識,促其良性發展
要育人須先自律,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是任何教科書、任何說教、甚至任何獎勵和懲罰制度都不可取代的。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自身形象每每時每刻都教育著學生,教師的言行舉止、品格、儀表、情感都給學生以表率作用。通過學生耳濡目染,形成一種無聲的教育??鬃诱f:“其身正,不令也行”,由于教師的特殊身份,大多數學生總把教師看做接近者中最正確、最博學、最道德、最崇拜的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往往是父母深感不及的。如果教師知識淵博、品格高尚、勇于奉獻、寬厚待人、關愛并尊重學生,自覺自律,言行高尚,那么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由于對教師的認可心理而促進自己的道德同化,自律意識增強,逐漸形成良好的言行習慣。教師的身教、自律的意義還在于教師往往是社會的公眾形象,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與社會的理想形象聯系在一起的,從而影響到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律意識的形成?!白猿山逃笔堑掠幕緝热荩v道德是做人的起碼原則,講“自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具體化,體現師生的共同發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中學生道德教育主要是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自信、自強、自律教育,具體表現在堅持“五愛”、信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具有較強的自信心,較高理想追求,刻苦頑強的學習精神,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愛護集體團結同學,自覺遵守校規校紀。教師在此過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則,以身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時應以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學生,讓學生耳濡目染,最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上一篇:消費行為與市場營銷關系論文
- 下一篇:新時期德育教育規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