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分析

時間:2022-05-14 02:53:19

導語: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分析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作用

體育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既能增強人們的體質,又能培養人們的品質,健全人格。體育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具有非常強的競爭性,但是如果過多的關注競爭的結果往往會造成惡性競爭問題的發生,甚至于出現肢體沖突等現象,就這一問題看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一定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通過德育教育可以讓大學生群體明白,體育運動過程中的參與要比最終結果更加重要,每個人在參與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和內容遠遠比競爭結果更加有意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前所有未有的生存壓力,就業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等等一座座大山使當代大學生肩頭的壓力與日俱增,以至于近些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和惡性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將德育教育和高校體育教學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群體心理負擔的減輕和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1.從教材特點入手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可從教材特點入手。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學中的各種教學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學校體育教材分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部分的教材內容有著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樹立為社會建設鍛煉好身體的思想。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教材特點,掌握學生的學情,在實際教學中,優化教學方法,有計劃地、統籌地安排好每學期的體育理論課,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體育教材的實踐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屬于體育運動的技術。每個技術動作都有其特點,都有實際意義與操作效果。體育教師要善于挖掘技術動作的內蘊,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如:在器械體操與跳躍項目中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在籃球與排球項目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維護集體利益,自覺遵紀守法的優良品質。利用競技體育中拼搏奮爭、戰勝困難、承受挫折、爭冠奪魁的特點培養鍛煉學生不畏艱難、不甘落后的意志品質。

2.從課堂常規入手

課堂常規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課堂常規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高校體育教師要注重課堂常規的教學,因為在體育課上,如果沒有一定的規范限制就難以進行體育教學。課堂常規有:課前整隊集合,檢查人數,隊列隊形的合理調動,組織學生布置、收拾器材,以及練習過程中同學之間的相互保護與幫助等,這些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品德教育因素,都有助于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以及對培養學生遵守社會生活的各種準則能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高校體育教師不要忽視課常規的教學,要對學生加強其組織性和紀律性,使其在課堂常規中養成遵紀守法的優秀品德。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通過課堂常規的要求貫徹落實,如對學生嚴格考勤、加強組織紀律性,增強學生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3.從集體項目入手

集體項目是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有著重要的影響。集體項目可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使學生個體的行為與集體榮譽相聯系,使他們認識到榮譽來自集體成員的共同奮斗和團結協作,來自個人與的集體融會和刻苦訓練。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采取集體項目進行教學時,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思想教育,應讓學生意識到在集體項目中,要團結協作,共同奮斗,不顧集體利益,不與其他隊員配合,一味過分地“表現自己”,都會給他人、給集體帶來損害,將受到集體輿論的批評和指責。

4.從偶發事件入手

偶發事件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時有發生,偶發事件沒有規律性,也沒有固定的原因。教師無法用主觀意志控制它的出現。這類事件因事出偶然,往往能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如能利用偶發事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的。如:在體育課中學生進行分組接力賽時,甲組跑在前面的一個學生不幸摔倒了,乙組趕上來的同學把他扶起來,兩組又繼續進行比賽。但是,乙組這個同學回組后卻受到同組學生的指責,引起沖突,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進行。在這一偶發事件中,教師應迅速查明原因,態度鮮明地表揚乙組被指責的同學,對其他有關的同學給予恰當的批評教育。教師這樣處理偶發事件,使學生明辨了是非,提高了鑒別能力。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途徑是多方面的,教育的方法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無論通過什么途徑,采取何種方法手段進行教育,都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與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嘉工作單位: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