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德育教育分析

時間:2022-10-19 09:04:24

導語:高中美術教學德育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美術教學德育教育分析

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藝術是一門以直觀形象感人的視覺藝術,其主要是以藝術作品為載體,在作品中實現教學目標。高中美術是學生接觸的美術學習的最初階段,高中美術教師不僅要注重美術知識的講授,還需要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品格,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就高中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進行分析,以此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重要性

美術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而在此基礎上,只有將德育滲透其中,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比較緩慢,其與其它技能有所不同,只有將德育相關的知識慢慢滲透到教學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采取填鴨式教學,那么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只有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滲透德育內容,才能使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更好,以此使美育和德育相輔相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當前高中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狀

由于當前社會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其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還有升學造成的壓力,教師及學生沒有認識到美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其認為美術教學可有可無,對學生成長沒有較大的聯系。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將重點放在其他課程中,忽視了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只注重美術知識的講授,忽視了思想品德相關的德育教育。另外,高中美術教學方法及教學設備存在不足,由于學校對美術這門課程教學不重視,在美術教學設備方面比較落后,無法滿足教學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采取的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較低,更談不上進行德育知識的講授。

三、高中美術教學中德育教育策略

1.德育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德育知識的滲透,高中美術教師在課堂上應當打破以往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借助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輔助,使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比如,采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一些名家音樂或書畫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欣賞這些書面與音樂,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蛘呓處熆梢栽诮淌覂葟堎N一些關于德育內容的教育印刷品,使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得到熏陶。教師特別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審美元素及學生所應掌握的審美形態進行分類,在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美術作業中滲透德育教育,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外作業中滲透德育知識。比如,讓學生學習名人繪畫的技巧,使學生完成一幅繪畫。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還能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還可以聯系實際,使學生能正確的分辨美與丑,對于高中生來說,提升其辨別美丑的能力,以及綜合素養,能使學生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2.環保藝術在美術教育中的滲透。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實施有效的美術教學方案。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美術創作首先要備好相關材料,其中包括顏料、畫筆等。色彩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更加認真細心,在這個過程中還能使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比如,保證畫室的干凈整潔、擺放整齊的顏料等,這對學生養成節約勤儉、不浪費的好習慣,養成不亂扔顏料、畫布的習慣。由于美術學習所花費的費用較高,這時教師可以教育學生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與學習,能夠使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能夠使學生更加團結友愛。3.生活化教學提升藝術品位。高中美術教學涉及到服裝藝術,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容。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十分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特別是對于美術類考生更加突出。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從服裝審美著手,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服裝體現了一個人的審美品位與鑒賞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教育學生服裝主要以自然和諧為美,奇裝異服與濃妝艷抹稱不上美。追求個性沒有錯,但怪異的服裝并不提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欣賞國外的服裝藝術,使學生的辨別美丑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藝術、發現美,這也是德育教育內容的體現。4.在商業美術中培養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藝術是無國界的,特別是在世界大同的背景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氣候下,促進了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這個過程中,美術自身的藝術內涵會被誤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正確看待藝術國家化中的混雜糟粕。特別對于高中生來說,其正處于身心成長階段,有的美術作品存在裸體畫像,這時教師應當樹立學生良好的藝術觀,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辨析能力,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5.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品格。美術作業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力也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作,讓學生克服創作中存在的難題,以此培養學生認真創作的心態。由于創作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對學生持之以恒的態度有著一定要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不要放棄,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另外,美術學習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良好效果,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發揮想象力、將新的想法滲透創作中,使學生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6.藝術作品中的文化特色,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可以讓學生欣賞有名的藝術作品,教師再從藝術作品中的文化特色出發,培養學生愛國情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墨畫蘊含了我國傳統歷史文化,教師可將《柳塘呼犢圖》讓學生鑒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講授國畫背后的歷史文化,以此使學生掌握國畫技巧的同時,對作品有深刻理解,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奠定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美術教學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還對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當注重德育內容,將美育和德育相互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到美術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實現學生的美術技能與德育成長的雙管齊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王曉靜 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王浩.關于優化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31):201-202.

[2]席國平,付振輝.關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25):41.

[3]武思夢.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0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