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課程教學改革及措施

時間:2022-05-23 10:46:32

導語:德育課程教學改革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課程教學改革及措施

摘要:德育教育作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得到了各個學校的普遍重視,中職學校是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加強中職的德育教育對我國教育水平提高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意義,重點在樹立起全新教學理念,德育課教學方法應與學生發展相結合,在德育課上開展互動性教學等方面對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課教學;中職學校;互動性教學

現階段,中職教育改革加快進行,德育課是中職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價值向有重要作用,忽視德育教育會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產生不利影響。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探討,對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組合素質,幫助學生進入社會后更好地工作有重要作用。

一、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為我國人才建設提供幫助。改革開放使得我國中職教育工作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性人才。但中職院校普遍存在學生文化課水平一般,對學習不重視,對前途感到迷惘的問題。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不高,一些同學甚至產生了厭學的情況,不利于我國的人才建設。這種現狀要求著中職德育教師以戰略性的眼光將德育工作重視起來,采用多種方式改變學生的不良心理,為我國培養實用性人才提供幫助。(二)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是改變我國德育課教學現狀的重要步驟我國現階段德育課的教學現狀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中職德育教學與其他傳統教學模式一樣,以知識的傳授為主,但是對思想教育相關的行為指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德育教育的教學課堂,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知識傳播甚至將內容讀出來,而學生則處在聆聽著的位置,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到體現,這讓學生產生了更多的厭學情緒,德育課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2)德育課教學應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而現在的一些中職德育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不緊密,因此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加重了厭學情緒。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掌握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在考試后會迅速遺忘知識,在遇到問題時也難以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1]。

二、中職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樹立起全新教學理念。當代的中職德育教育課,應將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這種方式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引。教師在德育教學時,要明確的“指引”作用,在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學習方面基于充分的指導,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僅僅重視理論的指導,而更應重視情景教學和案例分析,在教學進度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專題探討,現場模擬示范等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某中職教師在講授《勞動合同》這一節課的內容時,相對于之前講授勞動條款、勞動合同形式、然后最后拿出一份規范勞動合同的教學方法,此教師將一份有實際問題的合同發給學生,并給出一個情景:你是一位剛畢業的學生,用人單位在簽訂合同時給了一份這樣的合同,那么你能看出合同中的問題嗎?學生在得到問題時,會帶入情景,為維護切身利益,對合同問題的查找也非常用心,并在之后的討論環節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課程結束以后,教師只是關于合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并對一份有效的、規范合同應具備的要素進行講解,這種課程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德育課教學方法應與學生發展相結合。為使德育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發展相適應,教師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通過科學地使用電影、錄音、幻燈片等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傳達課堂效果。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以試聽結合的辦法代替照本宣科和板書,可以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同時可以使用德育課在線網站,資源庫的建立等方式,拓展學生進行德育學習的途徑,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如某縣職業高級中學采購了德育在線課程資源,學生通過登錄網站,不僅可以學習到多種德育知識,了解德育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小故事,還可以實現師生、生生互動,增強了學生學習德育課的積極性。二是教師應當明確中職教育與社會經濟的密切聯系,中職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要目的,以信息化專業為例,教師在德育教育中應當加入信息化安全等方面的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在德育課上開展互動性教學。中職德育課上,教師開展互動性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和信任感,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通過改變課堂的單一性,實現互動性教學[2]。例如:教師可以創設具體情境,并引導學生實現師生、生生的相互交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讓學生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應指導學生學習德育教育和現實生活的關聯,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中職學生在學校時會出現打架、抽煙喝酒等不文明行為,這就要求德育教師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掌握德育知識的同時,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良后果。如:教師讓學生觀看紀錄片或吸煙后人類的肺部等照片,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德育的效果。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德育日記,讓學生記錄自己的錯事,再用溝通的方式,消除學生的顧忌。學生在寫日記的同時,實現了對自身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德修養。

三、結論

綜上所述,中職德育教師通過重視情景教學和案例分析,德育教育聯系專業與社會,理論聯系實際等方式可有效實現德育教育改革。通過分析可得,教師對德育課教學改革的探討,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組合素質,幫助學生進入社會后更好地工作有重要意義。因此德育教師應采取以上方式完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賀志華.當前中職德育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7,(33):258-259.

[2]楊桂敏.中職德育課堂“互動型教學”的構建對策[J/OL].中國培訓,2017,(1):07-13.

作者:江衛君 單位:浙江工業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