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良心態矯正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3 11:32:00
導語:高中生不良心態矯正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在的高中生剛入校時年齡一般都十五六歲,思想逐漸成熟,觀念日趨定型。升入高中后,環境改變了,學習強度加大了,一些初中擔任班干部的學生進入高中后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在這些情況下,老師一句善意的批評,家長一句不經意的奚落,同學之間的一點小誤會,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狀態,造成其心理發育畸形。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認真分析和把握學生心理,及時對癥下藥。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僅是學生學好知識的前提,也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因此,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此項工作。
根據筆者近幾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歸納了如下幾種高中生的不良心態:
一是狹隘抑郁型心態。此類學生表現對人對事斤斤計較,稍有不順即煩惱,遇事也好猜疑,悶悶不樂,對人冷漠,成天愁眉苦臉,不能自解。A生是一位男生,就其成績來說屬于中上,但其心態卻較差,常常為調動座位動腦筋,有一次體育課手表表殼被一個同學無意破壞,便要那個同學賠一只表。此類學生心胸狹窄,成天臉上少笑容,一副“成人”的樣子。如另一位男生B,總認為現今的教育體制不科學,使學生少了玩耍的時間,阻礙了他們個性的發展,作業本或書上的扉頁等處大多寫的是“一切順應自然”之類的話,甚至有一次課堂上當面頂撞老師的善意的批評。這類學生心態的形成往往是因為父母離異或是父母常常出差,缺乏家庭應有的溫暖和正常的引導,思想顯的幼稚。
二是虛狂型心態。此類學生表現為情緒不穩定,任性,好表現,逞強顯能。曾有一男生C,入高中時,自己主動申請擔任班學習委員,也確為同學學習想過辦法,如利用晚自習請成績好的為其他同學講題,但該生總愛把名次成績拿來與成績低的同學比,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班委改選落選后,他便更任性了,一切以我為中心,老師批評不得,否則一趟子沖出校園,情緒極不穩定。此種心態形成原因可歸咎于現今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引導無方一味地遷就,不切實際的吹捧。
三是神經過敏型心態。表現為喜怒無常,一點小事也會耿耿于懷,胡思亂想,容易把偶然當成必然。如路上主動與老師打招呼,老師沒有看見便沒有還禮,于是便認為老師瞧不起他。老師在批改作業時因一時的疏漏出了錯,便認為老師不負責任,以偏概全。此類學生的心態大多是由于父母溺愛所致,也與有的老師盲目寵愛學生有關。
四是自卑與怯懦型。表現是做事言行緊張,回答問題結結巴巴,臉紅筋漲,手腳無措,惟恐別人笑話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其口頭禪是“不行”“做不好”等。這類學生女生居多,其中也不乏成績較好的,農村的學生比例較大。
針對以上幾種不良心態,筆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引導矯正,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現在歸納如下:
一是情感觸動法。要用真摯的愛代替那種一味嫌棄厭惡,以情動人,減輕受挫學生的緊張或痛苦情緒。如對自卑型,老師不能歧視他們,哪怕是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多肯定,少否定,以喚起他們的自尊心,減少自卑感,增強自信心。
二是轉移注意法。注意發現心態不健康學生的其它長處,有意識的開展與之相關的活動,在活動中調動其積極性,并故意制造一兩次偶然的失誤,讓他明白偶然是難免的,也使之感到集體的溫暖,讓他們那種狹隘的心理得到擴張,恢復理智的行為,使他們的注意轉移到另外一些方面,以免再因受到挫折不能自拔。
三是制造挫折法。這里的制造挫折是在適當的時候有意制造一些意外的小小的挫折讓學生的心理受“損”,使其心態受壓,得以磨練。如臨時更改主張,臨時抽問,突然考試,即興講演等,這種半途易轍看似使學生心態受傷,但實際上時間稍長其心理承受力較以往大多了。當然這種方法不能常用,且度要適當,過后要給學生講明其用意,不要讓學生誤解。公務員之家
四是視而不見法。學生一旦受挫,情緒極不穩定,最容易出現一些違反班規的事,此時對老師來說主要問題是調節他的心理狀態,對違反班規的一些小事可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更不要當眾批評,數落錯誤,要看得慣他們的“過失”,勿再使其心理受傷,再培養其健康的心態,而一旦此種心態固定下來,那些違紀的事也自然會得到遏制。
五是開展集體活動法。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相互溝通。針對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如開展“本班的故事”,讓每個學生尋找、發現本班的故事,讓每個學生共同創造班歌,唱班歌。在活動中,學生開始變得熱情,開始團結,開始互相幫助。
六是建立以學校為中心,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心理健康網。
家庭是學生思想品德成長的重要環境,家長是學生最早的教育者和啟蒙老師,學校必須同家長經常保持聯系,班主任要主動介紹學生在校表現,分析學生心理狀況和學生家長統一思想認識,共同制定教育方案。社會是學生生活的大環境,各種思想和輿論必然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學生。當然,這樣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生的課余和假期生活,指導學生社會實踐,讓學生辨別社會現象的美好與丑惡,懂得擇善而從,爭取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一致。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高中時期,是人一生成長學習的關鍵時期,我們教師要擔當起園丁之重責,重視他們心理的發展,讓社會主義花園中的每一朵話都綻放盛開,不讓它們枯萎。
- 上一篇:興趣培養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論文
- 下一篇:旅游市場營銷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