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學習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19 10:53:00
導語:思想品德課學習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社會主義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對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弘揚民族精神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成功的教育教學包括的課程、教學、評價三大要素中,評價是影響學生潛能開發、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新課程改革目標能否實現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看評價制度改革能否與課程改革配套進行。過去的許多教學改革之所以嚴重受阻,就是因為對教師、學生、學校的評價制度,特別是考試評價制度同教改方向、目標、要求相左而行,而評價制度往往是很硬的尺度,特別是一張考卷定終身的高考制度,更是對課程改革的最大瓶頸制約。要推進課改順利進行,必須同步改革評價制度。一、傳統思想政治課評價方案的弊端評價手段過分單一,僅局限于以考知識為主的紙筆測試對學生一段時期(通常一學期)的思想品德進行終結性評價。采取單一筆試的方法來判定學生思想品德分數的高低,是傳統思想政治課學生評價的通行做法。一個平時思想行為表現很差的學生,只要死記硬背,其思想政治課學業評價可能會得到高分。這是課堂內的“常識”,從小學一直延續到大學。卷面的品德成績,是我們看重“道德可以教導、灌輸”的結果。由于道德可以教導,因而能夠被記憶,而一旦為被教導者記住便證明其已被“教化”。許多老師、家長教育孩子時,通常是講一段大道理,然后問:“你記住了嗎?告訴我剛才講的是什么?”就算孩子告訴你他記住了又怎樣呢?規則沒有進入思想,在實際行動中不被采納,不會有實際的作用。品德應是人身修養,而不是對名詞、理論或政策的記憶。片面的掌握知識,死記硬背,這就是思想政治課傳統的學業評價方法的最大弊端。從而導致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只側重于用紙筆測驗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只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只對“過去”的關注,評價焦點只以結果為中心,直接導致學生記了就考,考了就忘,沒有任何意義。同時,傳統的教育評價受有限的教育資源,不合理的教育理念的限制,評價的目的僅在于把“優秀者”選拔出來,不利于全體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與當前所推行的新課程改革是極不配套的,我們不能在教學中“穿新鞋”,在評價時“走老路”,必須改革與新課程不相適應的舊評價體系。二、思想品德課評價方案的構想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思想品德課程評價既要重視對本課程基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更要考察學生在思想品德的學習過程中,是否開始形成了好公民所應有的態度、能力、價值觀和行為”。為適應學生成長和新課程改革需要,加強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我們在思想品德課學生學習評價改革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與研究,將知識性考試與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表現和能力結合起來,使評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提高的有效手段。(一)、《思想品德》學生學習評價原則1、價值導向性原則思想品德課評價必須堅持思想價值導向,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促使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做事,學會交流,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2、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結合原則政治教師在評價中起主導作用。評價應是政治教師、學生、班主任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的過程。班主任老師和學校政教處應積極配合政治教師做好評價工作,提供必要的資料和信息。在評價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增加學生評價的自主權,評價形式改單一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師生共評,創造一種民主參與、交流的評價過程。3、激勵性原則評價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注重發展,不能因某學生在某方面或某件事的不足或過失而將其一棍子打死,要用全面的觀點、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克服對后進生的偏見與成見。評價要真實、公正、可信。應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發展狀況及發展需要,要發現、挖掘學生的點滴長處,進步,不失時機地激勵學生的成就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意識。4、評價反饋原則反饋是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結果即《評價表》要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二)、《思想品德》學生學習評價指標為體現學生學習評價指標的可行性,我們盡量減少評價條文概念化、抽象化,依據新《課標》、《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中學生健康成長應具有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規范提出評價內容標準。《思想品德》學生學習評價指標共四個方面,即思想道德行為表現、能力、課堂表現及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四個方面所占分值分別為10分、5分、10分、75分。1、2、3評價項目分別有以下幾個評價要點。各學校可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并創造出多種評價要點。評價項目、評價要點及分值:1、思想道德行為表現(情感、態度、價值觀)(10分)(1)遵紀守法,追求公正;講文明禮貌,注重儀表。(2)尊重他人、樂于助人、誠實守信。(3)熱愛集體,具有責任感、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和奉獻精神。(4)勤儉節約、節約用電、用水等。講衛生,不亂吐亂扔。(5)熱愛生命,不吸煙、不酗酒、不吸毒、不賭博、不看黃色影像。不違紀上網。2、能力(5分)(1)交往與溝通的能力。(2)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3)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4)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3、課堂表現(10分)(1)學習注意力;學習興趣;思維活躍,參與討論或回答問題。(2)合作學習;互助精神。(3)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和進行反思。4、期中期末考試成績(75分)中考占30分,末考占45分。根據情況采取開卷或閉卷形式進行考試。以上1、2、3評價項目又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并折合成等級分。(三)、具體評價方法及步驟《思想品德》學生學習評價表中1、2、3評價項目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評價”一欄由政治教師根據情況填寫。1、選好組長,作好記錄。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小組至少由7人組成。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品學兼優、值得老師和同學信賴的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牽頭,在教師指導下做好評價組織工作。2、認真評定各個評價項目的等級。某學生在本學期全部達到了評價表中所提到的各項要求,即可評為優秀;基本達到這些要求,還有某些不足,可以評為良好;從總體上看,是按這些要求去做的,但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可評為及格;基本上沒有達到這些要求,缺點和錯誤嚴重(指受到學校處理并且到期末仍未改正者),評為不及格。3、計算出各評價項目的得分。(1)先由被評價者對本期表現作簡要自評。(2)評價者在被評價者自評的基礎上對被評價者進行認真議論,在組內大多數評價者確認該學生具有的優、缺點的前提下,為被評價者給出合理的分項等級分。然后將分項等級得分相加,得出該生1、2、3評價項目的小計分。(3)填寫評語。小組長要將評價者意見在評語欄中作簡要描述,明確指出其主要優、缺點和今后努力的方向。4、最后由政治教師將學生互評小計得分和期中期末考試折算成績相加,得出該生本期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的總分。對個別學生在1、2、3評價項目中的得分,如有異議,政治教師應征求班主任老師的意見再給分。教師要將各個等級的得分人數特別是不及格的人數加以控制。給某學生打不及格必須認真考慮,評價項目1打不及格級須經學校政教處認定。(四)、思想品德課學生學習評價改革的意義1、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學生由被動的“聽”轉變為真正的學,逐步成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得到進一步發展。2、激發學生所蘊藏的潛能,使學生找到積極的參照標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意識。3、改變知識學習與行為表現相脫離的現象,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養成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 上一篇:思想品德新課標管理論文
- 下一篇: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