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傳媒民生新聞發展論文

時間:2022-01-19 08:41:00

導語:電視傳媒民生新聞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視傳媒民生新聞發展論文

一、自貢電視傳媒民生新聞的現狀

通過隨機抽樣方式,從2008年4月至10月之間自貢市電視臺播出的《鹽都播報》與《都市全接觸》中各抽取了非節假日和非特別節目的9期節目進行內容分析,旨在正常情況下和自然狀態中,對這兩檔節日所體現的普遍性特征進行客觀研究。

1兩檔節目的本地新聞信息量分析

《鹽都播報》每天的節目時間大約在十五分鐘左右,每天的本地新聞信息量保持在7~9條新聞之間。平均每條新聞的時長為1.5~2.1分鐘。《都市全接觸》每天的節目時間大約在三十分鐘左右。其中,除去每天固定的話題討論子欄目《東評西說》以及天氣預報等非新聞性欄目時間,留給新聞性節目的時間只有12分鐘左右,每天的本地新聞信息量保持在5~6條新聞之間。平均每條新聞的時長為2—2,4分鐘。

2兩檔節目的子欄目分析

《鹽都播報》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鹽都播報》的主體內容——本地的民生新聞,沒有設置欄目名稱;第二個子欄目“今日掃描”,內容主要為時政新聞,不屬于民生新聞的范疇,以簡訊的形式。《都市全接觸》設置了五個子欄目:“目擊現場”、“東評西說”、“當日快報”、“百姓說事”、“侯琪說天氣”。除“百姓說事”和“侯琪說天氣”之外,其余的內容都為民生新聞。“目擊現場”把重大的、突發性的新聞事件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市民,“東評西說”則通過“說新聞”加上“點評新聞”的方式,傳遞新鮮資訊并直接表明媒體的態度。“當日快報”選取當天國內報紙上刊登的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新聞資訊加以報道,信息量大,報道面廣。

3兩檔節目的報道內容分析

通過對《鹽都播報》與《都市全接觸》兩檔節目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幾個信息:

第一,兩檔節目的新聞內容側重點雖然有相同之處,但更多的是不同。《鹽都播報》的報道題材集中在文化遺產、交通治安、健身運動、農村信息、求助與助人信息等方面;《都市全接觸》的報道題材集中在社會公德、就業上學、交通治安等方面。對于一些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的事件,兩檔欄目都有報道,但報道視角、報道內容則有所不同,避免了報道題材的重復。兩檔欄目不同的側重點避免了兩個欄目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并有利于觀眾了解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狀況。

第二,“健身運動”和“農村信息”逐漸成為報道熱點。2008年是“奧運年”,“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多市民投入到體育健身活動中來。此外,自貢市提出了“體育惠民”戰略,大大推動了群眾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因此,這兩檔欄目中記錄“健身運動”的報道數量也大幅度增多。

“三農”問題,是國家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農村稅費改革、農民醫療保險、農村政策執行情況等問題,在兩檔欄目中都得到了客觀、及時的反映。但是,兩檔欄目對農村醫療衛生狀況、農村業余文化生活、農民的教育和技術培訓等方面關注不夠。

第三,“自貢市物質文化遺產”題材得到深化。

自貢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粲海井、吉成質?如何爭取持續發展的空間?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1“大民生”的報道理念

地方電視傳媒應樹立“大民生”的報道理念,在新聞題材的選取、報道角度、報道方式等方面加以改進,提升民生新聞的高度,拓展民生新聞的厚度,充分發揮電視傳媒的輿論影響力。

首先,拓寬民生新聞題材選取的范圍。加大就業上學、物價波動、打假治劣等與市民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的報道力度;更多關注新興的社會現象與流行的社會時尚。并加以解釋、點評與引導;更多關注市民的藝術文化生活和民間文化藝術;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創新新聞策劃對當地獨有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度報道和開發。

其次,改變報道角度。敘述角度由俯視向平視轉變。運用平民的視角報道、平視的拍攝角度、平等的、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關注現實社會,體現傳媒的人文關懷。強化傳媒的服務性,更多地從為老百姓服務、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來進行報道,并對觀眾進行正確的引導。

第三,改變報道方式。國家有關民生問題的大政方針,和各級政府的相關政策、規定,也是市民密切關注的。在報道方式上,應做到將這類“硬新聞”題材軟化,將普遍的問題個體化,采用平民化的語言風格、故事性的敘事方式,將“硬新聞”人性化、人情化,以激發觀眾的收視興趣。

2傳媒資源的整合,發展民生新聞報道力量。

加強媒體間合作互動,建立一個由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整合而成的媒體新聞信息平臺,形成一個跨媒體的互動資訊架構。這種結構具有靈活互動,優勢互補的特點,能夠讓傳媒的新聞資源得到優化整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構建覆蓋面廣、主動活躍的“新聞線人網”和“新聞通訊員網”,培養和發展一批掌握基本拍攝和報道技能的“新聞線人”和基層“新聞通訊員”。在突發性的新聞事實發生時,處在新聞現場的新聞線人不僅能夠豐富新聞線索來源,并能夠作為臨時記者承擔起采制新聞的任務。從而保證突發新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并且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記錄,將日常生活變為媒體場景,在報道方式和報道內容上更加貼近民眾。基層“新聞通訊員”隊伍,能夠敏銳地捕捉社會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和新鮮經驗,并在情感上與民眾相互交融,他們的報道能夠迅速有效地傳達民情、民意。

3培育民生新聞的特色品牌欄目,建構民生新聞節目體系。

培育民生新聞的特色品牌欄目。電視傳媒應依托本土的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受眾環境,培育一批具有相對優勢和地方特色的個性化的民生新聞品牌欄目。具體的發展戰略如下:

第一,在定位上突出差異化。以自貢電視臺為例,可考慮將《鹽都播報》發展成為“記錄自貢市民每天生活”的聚焦本地新聞的民生新聞品牌欄目,在報道上突出新聞的現場性和權威性,在報道方式上體現細節性、故事化和人性化將《都市全接觸》發展為提供快速和密集信息的民生新聞雜志欄目,關注視角拓展到國內外與國計民生相關的政策資訊、消費、經濟等重大題材,把重點放在服務性和引導性的內容上。

第二,發展新的民生新聞欄目類型,建構更為完善的民生新聞節目體系。可依據現有的媒體資源和人文資源,開發新的民生欄目類型,建構更為完善的民生新聞節目體系。可開辦民生新聞評論欄日,形成幽默詼諧、休閑輕松、精當犀利的評論特色,從而拓展民生新聞的深度。此外,可考慮培育采用方言播報和評論的民生新聞和民生新聞評論欄目。方言代表了地方的特色和文化,地方級電視臺的收視對象主要為本地市民。因此,發展方言的民生新聞欄目,尋求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能夠突出地域個性和語言特色,能夠凸顯濃重的本土文化,讓市民感覺更質樸、細膩、率真,在情感上更加認同,有利于提高新聞傳播的效果。

摘要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對自貢市的《鹽都播報》與《都市全接觸》兩檔典型的電視民生新聞欄目進行了分析以了解當前地方級電視傳媒民生新聞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性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電視傳媒民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