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短片采編特點與方法
時間:2022-04-25 03:14:50
導語:電視問政短片采編特點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問政短片是電視問政類節目的核心內容,如何在有限的節目播出時間內,將問題的精髓全部展示出來,是目前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工作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采編時需要圍繞一個主題,結合采編的特點,并選擇相應的方法,才能提升電視問政問題短片播放質量,更好地突出主題。
[關鍵詞]電視問政;采編特點;采編方法
電視問政問題短片是電視問政類節目的主要內容,按照采編方法的不同,分為新聞采訪和新聞編輯兩部分。其中前者指的是常見的采訪和訪問,對民眾感興趣、比較新鮮的實時性新聞進行專題采訪和報道。而后者則指的是對采訪得到的新聞進行編輯、整理,從而達到全面、綜合的新聞內容。無論是哪種方式,采編都貫穿整個電視問政類節目的全過程,需要結合采編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才能提升節目質量,促使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穩健發展。基于此,開展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采編特點與方法的分析研究尤為必要。
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采編特點
1.突出一個主題
一期電視問政節目一般是60到90分鐘,每場問政節目都會設置一個主題,滄州廣播電視臺的《問政面對面》節目大多是以市直某個部門為問政單位,有時也對敏感的民生關注熱點進行問詢。電視問政節目具有很強的輿論監督性,根據市委市政府圍繞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抓落實的重要舉措,進行主題的選擇和裁定。此外,市民的各種爆料線索也是采編工作的寶貴素材。從選題、策劃、拍攝到最后的編輯制作播出,一定要緊扣節目主題,針對某個事件抓好縱深,透過現象體現問題本質,對報道問題進行充分把握,找準問題要點。同時,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還具有很強的保密性質,需要在節目直播或者正式錄制的現場進行播放,而不能提前公布,從而在現場起到營造主題氛圍,托起整期節目的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契合群眾生活
為提升節目播出效果,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要更加講求節目的節奏和受眾人群的關注點,比如,“馬路菜市場”是“創城”中存在的問題,此種電視問政問題短片能夠讓受眾人群更有耐心地傾聽嘉賓的回答。通過刨根問底式的訪問,能夠將“馬路菜市場”的形成原因、解決方案等進行更好的體現,讓觀眾明白“馬路菜市場”對“創城”造成的影響,給城市進程穩步推進帶來的問題,從而自覺遵守相關規定,促使“創城”相關工作能夠高效、有序地開展。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播放形式愈發多樣化,不同的播放形式有不同的采編標準。電視問政問題短片作為具有輿論監督性質問政類節目的核心,在進行采編過程中,不但要符合節目主題的基調,更要兼顧整個電視節目的推進節奏和觀眾的密切關注點,以便使問政問題能夠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和處理。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基本定位是“群眾問政議政、部門承諾整改”,要能夠反映影響當地老百姓生活的關鍵性問題,并且具有整改條件。比如,“城市排水”“污水治理”“商品房銷售”“棚戶區改造”等。這些問題信息來源采集方便,采編難度適中,在采訪時更加容易進入狀態,對受眾人群而言,能夠受到更多的關注,能夠營造一種簡潔、明快、直接、干脆的印象。
3.“加法”和“減法”相互結合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全部問題闡釋清楚是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的主要工作,這就需要采編人員,懂得應用“加法”和“減法”提升播出質量。采編“加法”。包含兩部分內容:其一是需要加強問題現場拍攝工作。要通過大量的現場鏡頭,盡量全貌地反映問題,后期編輯制作中也要展示更具說服力的鏡頭。比如:水污染問題是很多城市存在的主要問題,在采編水污染問政問題時,需要拍攝到企業排污的鏡頭,取得污水排放的證據,同時,還要對污染水進行取樣,送到環境檢測部門進行檢測,提升證據的說服力。其二是充分體現采編人員對問題的應變上。要多角度、多視覺采訪,通過大量的采訪和分析,提煉出問題的核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采編“減法”。通常情況下體現在文稿寫作和后期制作上,電視問政一部分是通過來電、來信、來訪來收集線索,隨著網絡的發展,除原先傳統的方式外,還開通官方微博賬號,申請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掌上手機APP以及專門的網站等各種新興媒體平臺,信息來源多了,就需要采編人員做好“減法”。一方面,對大量的線索來源進行綜合比對分析、評估分類,甚至采訪核實,在甄別真假后,挑選出更能反映主題、更有利于解決矛盾、更貼近群眾和中央省市中心工作的線索。另一方面,對拍攝完的素材進行取舍,選取視覺沖擊力強、矛盾沖突更鮮明的鏡頭與采訪內容,進一步提升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同時,通過素材的選擇,讓短片吸引更多受眾。
提高電視問政短片采編效果的方法
1.保證新聞傳播的時效性
電視問政問題短片具有很強的輿論監督性,必須保證各項問題的時效性和有效性,以便將最新的問題、最新的解決措施告知每位受眾人群。電視問政問題短片屬于新型的新聞節目,如果播放的新聞是過去好幾天之前的事情和問題,就不能稱之為新聞。這就要求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人員,及時獲取第一手資料,及時進行整理,通過“加法”和“減法”相互結合措施進行及時匯總、剪輯,在播放之前,需要對采編的內容進行檢查確認,以保證電視問政問題短片播出后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2.選擇更加新穎的編輯方式
編輯方式也是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的核心內容,更是增強新聞傳播輿論的重要手段。針對目前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中編輯方式單一、不及時的問題,需要結合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內容和類型,采取更加先進、科學、有效的編輯方式,確保第一手新聞素材和資料能夠得到及時編輯。比如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題目,對提升播放效果、增加觀看量、提升宣傳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一個準確、精練的題目,能夠讓觀眾對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促使實時新聞能夠更快地傳播。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提升編輯方式的新穎性,從而提升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沖擊力和傳播效果。
3.選擇更加高效的采訪手段
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中,采訪是核心環節,只有保證采訪內容的質量,才能提升節目播放和傳播的效果。針對目前電視問政問題短片采編中存在采訪手段單一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擴寬采訪渠道,選擇多樣化的采訪手段,以提升采訪效率。在短片采訪中,采編人員要掌握說話藝術,按照采訪對象的性格,問合適的問題,說合適的話,以保證被采訪者就相關問題闡述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講出最真實的內容,提升電視短片采編質量。
4.“拆”與“合”做到最佳結合
電視問政節目中,短片是圍繞問政部門的職責采編制作的,有時圍繞某一方面,會產生一系列的采訪內容,為了使節目的節奏感更強,就需要把一個問題的多方面,在前期采訪中做到“合”,跳出問題看問題,在有效節約采訪成本的同時,更深地挖掘新聞資源。而在后期編輯制作中,做好“拆”,把差不多類型的大問題,拆解成多個問題小片,既能保證在后期主持人發力時的針對性,又不至于短片太長,影響傳播效果。
結語
電視問政問題短片要明確采編特點,選擇合適的采編方法,才能提升節目的播放效果,更好地傳播和擴散,從拓展采訪手段、保證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加強編輯方式的新穎性等方面同時入手,可大幅度提升采編質量,保證電視問政問題短片的播出效果,提升節目的收視率,促使我國廣播電視事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祝毅.周密準備靈活采訪適時微調——電視問政視頻短片采編芻議[J].視聽縱橫,2020,194(01).
[2]高啟迪.電視問政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483(7).
[3]李堯,馬冬.電視問政類節目的會話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450(10).
[4]張曉偉.電視問政主持人角色定位與主持策略思考[J].青年記者,2020,667(11).
[5]李嘉,田龍過.電視問政節目的組織與策劃路徑研究——以《請人民閱卷》為例[J].出版廣角,2019,331(01).
[6]許偉杰,袁義梅.電視問政民生議題技術治理“清晰化”路徑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350(05).
作者:郝廣寧
- 上一篇:廣播電視編輯工作新火花探討
- 下一篇:廣播電視編輯怎樣培養新聞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