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國電視節目的現狀
時間:2022-12-07 11:13:36
導語:研究我國電視節目的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國學者史蒂芬森認為傳播是一種游戲“大眾傳播最好的一點就是允許人們沉浸于主動的游戲之中,也就是讓他快樂。如今,媒介的娛樂游戲功能愈發彰顯,電視節目在尋求娛樂生命力擴張的過程中,電視真人秀節目引爆了一波收視熱潮。其節目形態呈多樣化發展,內容逐漸豐富,電視節目市場也不斷有新鮮的元素涌現,節目的構成和播出方式也有所變化??v觀我國現有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從類型上大致可分為:野外生存挑戰類、才藝表演選秀類、智力技能比拼類、約會交友相親類、生活方式技藝類以及一些衍伸節目的類型,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一下此類節目的發展現狀。
(一)生產模式:
國外引進版權,國內批量生產。2012年掀起真人秀電視節目新高潮的《中國好聲音》,以其獨特的運作模式和營銷策略刺激了國人的眼球,這樣一檔獲得受眾極高評價的節目,不免讓各界紛紛尋求它的成功及價值模式。回顧近幾年來的中國真人秀節目發展歷程,幾乎都遵循著一個規律:歐美首創—港臺移植—國內復制。如:廣東衛視《生存大挑戰》來自于美國CBS的《生存者》;湖南衛視《超級女聲》來自美國FOX的《美國偶像》、《我們約會吧》引進自英國的《TakeMeOut》,無一例外,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同樣來自于海外——荷蘭的節目《Thevoice》。真人秀這類節目就是這樣掀起的熱潮,克隆成為了極其重要的手段。盡管我們不得不贊嘆,從國外引進節目版權,在國內的電視熒屏上亮相,從節目收視來看此模式己經屢試不爽,但是隨著真人秀節目在國內如火如荼的發展,它的缺陷與弊端也日漸突顯。真人秀節目一度盛行的,使得各大電視臺爭相推出層出不窮的復制品和改良品,使得觀眾對此類節目的熱度逐漸降低,節目價值觀的傳達、觀眾的收視疲勞等諸多方面都引發了來自社會、文化不同層面的爭議。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如果不重視節目的創新研發,節目形式多樣化發展,是否會因缺乏核心競爭力而走向衰弱?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帶來了電視媒介對于節目本身新一輪的思考。
(二)制作模式:
從制播合一到制播分離制播分離是相對于制播合一來說的,它最早起源于英國。我國電視行業制播分離從90年代初開始了一些“制播分離”的嘗試,但總體而言成效并不顯著,這也源于我國與西方媒體管理體制的差異。尹鴻教授提到:“制播分離的前提必須是制作和播出方都是平等的市場交易主體,而不能一方在市場上完全競爭,而另一方則具有不進入市場流通的行政專營權。”廣播電視的核心業務是節目的制作和播出,電視產業的發展關鍵在于競爭機制,制播分離模式帶動市場競爭的運轉,市場成為最公平的主體,對于電視真人秀這類開放性節目市場無疑成為最具說服力的評判。
目前為止國內最熱門的真人秀節目《中國好聲音》,采用的就是制播分離的模式,其播出平臺為浙江衛視,引進版權及制作團隊則是燦星制作。此前多數節目中,廣告收益始終屬于電視臺,而制作公司只能賺取一定的節目制作費用,這就導致制作公司在制作上“節流”,資金不充足,節目質量也就難以得到保證?!吨袊寐曇簟泛驼憬l視的合作則是國內首家投資分成的合作模式,所有的節目投入、版權和制作費都由燦星制作承擔,雙方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谥谱鞒杀?、節目品質、收視率及雙方最終收益幾要素間的正相關性,合作最終以高昂的制作費用來保證了節目質量。事實證明,這樣的合作模式大獲成功,《中國好聲音》播出三期就已收回前期耗費的巨額制作成本,這無疑創立了一個中國電視制作合作模式的先河。
從辯證思維的角度看待,在收獲的同時,也不免讓電視行業的學者們擔憂這個經市場驗證成功模式的發展困難:民營節目制作公司在政策的制約下,因此更加注重市場的力量:以內容為王,以質量制勝,因此只能憑借精品路線來獲得市場,但并非所有民營公司都具備足夠的資金和實力,生存空間依然有限;另外,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電視節目難免出現過度娛樂化的特征。從長遠來看,制播分離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是“提高節目質量,盤活民間資本市場,這就需要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多方面的改革與發展同行。在中國現有的體制下,制播分離到底能在中國走多遠?成為電視行業學者們研究的又一門課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真人秀在國內一度發展迅速。但是真人秀來源于西方,在西方文化和市場的雙重背景下,節目中滲透的是西方的意識形態,中國有著特殊的國情,在缺乏創新能力的局面下,移植復制勢必會產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審美習慣之間的矛盾。
在國外參與者中,對于“真”的演繹似乎更加自然,西方電視制作者巧妙的通過電視過程處理,淡化了真實與虛擬的界限,這是一種技能的體現,也是對自身文化深入了解而產生的靈感。在中國,由于文化和人口素質的差異,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尺度還比較難掌握。消費文化是一種快感文化,消費者的口味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大眾傳媒必須制作出常變常新的節目,竭力吸納一切有消費價值和娛樂潛能的資源,以滿足受眾的需求,使得節目獲得生存的空間與發展。因此,中國的真人秀節目在借鑒國外節目模式時,需要不斷結合自身的文化傳統,創新思維,推出屬于本國的新模式。真人秀這類的節目帶動了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構建起龐大的價值鏈系統,對中國的娛樂經濟和娛樂工業模式有著重大意義。另一方面,真人秀節目給觀眾帶來了娛樂,給電視臺帶來了收視率,給商家帶來了商業機會,因此在電視屏幕上也就不乏出現的濃厚商業氣息,這就需要電視從業每一環節合理把握尺度,在本土化改造的過程中把握道德底線,傳達正確的價值觀。作為日漸廣泛的娛樂節目形式,真人秀節目對大眾傳播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如何讓一檔節目在競爭中經久不衰,擁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價值,獲得大眾的認可和高度評價,對國內各大電視機構來說,都會是個新挑戰。
作者:凌娜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 上一篇:民政民生保障工作要點
- 下一篇:交通系統道德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