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
時間:2022-11-15 08:50:48
導語:簡述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突飛猛進,節目種類不斷豐富,制作水平逐步提高,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素質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節目整體質量,提高職業素養已成為勢在必行的修煉課。筆者結合節目主持實踐經歷,就如何做好黨和政府方針政策的傳播者、正面輿論的引導者,談幾點粗淺認識和體會。
一、提升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的必要性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節目如何適應受眾需求,對主持人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文化素質提出新挑戰,滿足現狀就會被競爭的時代潮流所淹沒。(一)提升政治素質是堅守底線的基礎。隨著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價值取向多元化趨勢日趨明顯,各種思想文化良莠混雜、相互激蕩,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加尖銳復雜,危害社會穩定的言論、輿論也在悄然興起。我國的廣播電視是黨和政府的喉舌,節目主持人在策劃節目和與受眾交流時需要特別謹慎,言論不是簡單地代表自己和電視臺的觀點,而是站在國家政治角度上去發言,如果發出不當言論,不僅直接關系電視臺的生存和發展,甚至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所以,必須時刻謹記我們的新聞事業是黨的新聞事業,無論是在節目策劃還是在構思編排上,都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出現政治性偏差。(二)提升業務素質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優秀主持人應該是一專多能型人才,這一要求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越顯重要。有些人批評主持人“只會念別人的稿子,是生活在編導籠下的寄生藤”,這種說法雖然有些片面,但也點出許多主持人的缺點。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媒體融合持續走向深入,分工越來越精細、責任越來越明晰,主持人受到極大沖擊,以往單一的主持方式已經很難跟上時展要求,迫切需要轉變節目運作理念、方式,熟悉采編播每個業務環節,向一專多能方向發展。(三)提升文化素質是超越提升的保障。文化素質是知識水平、藝術修養、法律觀念、行為準則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是主持人的必備素質。主持人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才能在面對觀眾時侃侃而談,在采訪時抓住重點提出有深度、有針對性的問題,作出全方位的分析、提出有高度的觀點,而且很難被別人超越和模仿。2019年5月,央視主持人劉欣與福克斯商業頻道女主播就中美貿易等話題進行了公開辯論,劉欣以扎實的英文水平、深厚的知識儲備、專業的職業素質逐一反駁尖銳問題,充分展現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相對于我們來說,既是差距,也是鞭策,加強文化素養的積累積淀始終是必修課。
二、節目主持人綜合素質內涵分析
主持人綜合素質涉及方方面面,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一)文化素質。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信息傳播途徑、廣度、速度不斷發展的時代,作為連接觀眾最直接、最能溝通情感的中介,只有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和知識水平,才能在節目中應對自如,始終把積累儲備知識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地向書本和經驗豐富的主持人學習,及時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政策、法律法規、前沿知識,深入研究錫林郭勒盟蒙元文化、民族傳統文化習俗以及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才能在主持不同的節目時可以信手拈來。(二)職業素質。節目主持人承擔著媒介傳播的主要任務和責任,要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熱愛自己的事業,恪守職業道德,以滿腔熱情認真細致對待每一次工作。一要注重外在形象建設,觀眾觀看電視節目時感受最直觀的就是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包括妝容、服飾、儀態等方面,可以通過修飾和打造取得立竿見影的提升效果,值得每位主持人把握。二要準確使用語言,準確生動的語言對于形象塑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言越鮮明越突出,就越具有吸引力和號召力,也能起到穿針引線效果。三要提高節目制作能力,從策劃到呈現完整節目,每個環節主持人都應置身其中,這樣才能更好掌握全局。(三)心理素質。主持人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贊揚和榮譽面前要保持平常心,避免出現驕傲自滿、自我陶醉的不良傾向。另一方面,要培養強大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在面對困難和批評時及時調整心態,避免陷入自我懷疑的情緒中。獲得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稱號的敬一丹,每次出現在屏幕上都非常自信,像“磁場”一樣源源不斷地向外輻射能量。筆者切身感到自信心對工作的重要性,為此,注重文化知識積累、專業訓練和大量實踐,通過不斷努力,增強了自信心,更加熱愛主持事業。
三、節目主持人素質提升的著力點
主持人的素質決定著電視節目的質量,必須在全面提升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不斷學習、完善、充實自己,這樣才能不被行業所淘汰。(一)提高政治站位。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始終如一堅持黨媒姓黨,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政治理論學習作為提高政治素養水平的重要途徑來認識,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系列講話精神,加深理論知識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宣傳黨的政策主張,保證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二)踐行社會責任。主持人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受眾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能一味地追求收視率和知名度,要恪守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為受眾樹立起積極的榜樣形象。1998年特大洪災發生時,很多主持人不顧個人安危,站在齊腰深的洪水中做現場主持報道的畫面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2015年冬,錫林郭勒盟遭受嚴重雪災,筆者與盟公路局同志一起深入到西烏旗、正鑲白旗、正藍旗,連續幾天采訪奮戰在一線的公路職工,踏著20多公分的積雪,頂著白毛風,冒著零下30℃嚴寒,對當地受災、道路暢通情況進行現場報道。2019年全盟那達慕大會開幕式,作為出境記者,將開幕式盛況及各項比賽活動情況第一時間傳回電視臺并傳遞給了廣大觀眾。(三)豐富知識儲備。面對當前媒體深度融合。帶來的壓力,廣播電視主持人應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這不僅要靠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知識,還要養成隨時隨地搜集資料的習慣。在日常工作中,始終把知識積累與儲備放在重要位置,經常有計劃地閱讀政治、經濟、文學、歷史、自然科學等各類書籍,主動學習盟委行署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以及全盟歷史沿革、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內容,撰寫讀書筆記,把各種資料分門別類集錄起來,對自己采訪和主持會非常有幫助。
作者:魏鵬 單位:錫林郭勒盟廣播電視臺
- 上一篇:有線電視數字化優化技術探究
- 下一篇:解析廣播電視節目的“方言現象”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