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視光纜網絡測試技術

時間:2022-07-27 05:24:13

導語:數字電視光纜網絡測試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電視光纜網絡測試技術

隨著我國數字電視技術的快速發展,應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架設路由的規范與標準,提高光纜線路的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提高數字電視光纜網絡的建設質量,實現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的不間斷穩定運行。有關光纜線路的敷設、接續和測試技術,對光纜線路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提高光纜線路的技術水平,要求工程技術人員掌握基本技術與要求,提高工程質量,控制建設成本與維護費用。

1數字電視光纜網絡的敷設技術

光纜是實現數字電視網絡傳輸的基本載體,光纜網的設計應該趨向規范化、合理化,光纜敷設的質量、傳輸指標等決定了光纜傳輸信號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數字電視應用,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質量關,做好光纜線路的敷設工作。首先,在設計光纜路由時,工作人員應以地形、地貌、整體規劃為出發點,根據設定路線進行反復試驗、勘查,確保路由的經濟性、合理性。在選擇路由過程中,應注重方便操作與維修,符合節約原則,盡量做到平直短截,提高線路的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盡量避開不利于線纜的場所,減少障礙物的交叉。其次,光纜網絡的路由確定之后,應該確保線路深度在1.2~1.5m范圍內,按照要求進行測量,保持平直溝深,確保溝寬一致。如果在敷設線路中遇到障礙物,應及時處理,盡量減少光纜損壞可能性,避免發生事故。另外,光纜的敷設還應合理繪圖,包括坐標、方向、長度等要素,明確線路走向,清晰繪制草圖,精準設置距離。分析數字電視光纜網絡的路由圖后,方可投入使用,應該備份制作完成的圖紙,以備后期查用。通過路由的精確測量,確定整體光纜的長度,并將光纜的自然彎曲位置長度、接頭兩側長度、設備每側長度、過河長度等預留,確保光纜的長度符合需要,如果光纜過長,會提高工程成本,造成浪費和傳輸損耗,如果光纜過短,不符合要求,可能需要重新購買,增加接頭的損耗,降低運行的穩定性,因此為了提高光纜網絡運行質量,應嚴格測量光纜的長度。

2數字電視光纜網絡的接續技術

在數字電視的光纜接續施工中,主要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2.1光纜的端頭處理開始接續工作時,先對光纜進行檢查,查看表面是否有外傷或進水現象,確認標尺度數,記錄在測試表中,將光纜端切斷50~100cm,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切斷長度。

2.2光纖的收容首先,光纖收容盒的兩端微彎及大彎位置,半徑不得低于40mm,其次加強光纖芯的牢固性,將光纜固定在光纜夾箍中,并將加強芯同時固定在支架中,確保光纜在夾箍中不會發生扭動,這也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3注意避免熔接損耗在光纜敷設和接續過程中,極易出現熔接損耗現象,主要原因為:①V型槽的清潔度不佳,或者光纖沒有經過處理;②光纖的纖芯不圓,光纖的包層直徑存在偏差,無法對正V型槽中的光纖,雖然可以通過自動調節形式對正纖芯,但還是不能確保包層同心,造成接續損耗;③端面制備的質量較差;④熔接參數的優化值不足。

2.4安置光纜接頭盒首先,將光纜接頭盒定位在與電桿距離約100m的位置,為了盡快排放光纜中的雨水,減少接頭盒密封膠位置的雨水侵蝕,應該在接頭盒的兩側做好防水彎;其次,應該將人井中的接頭盒安置固定在光纜托架中,避免經過踩踏而對光纜造成損壞。如果結構槽有蓋子,就應該將接頭槽和接頭盒的整體下沉,直到光纜和坑內的地平線處于同一個高度,避免產生接頭盒高差。

2.5加強監控手段在接續施工技術中,應注意將光纜平直布放,既可避免出現打圈、扭絞等問題,同時也減少外力擠壓或損傷。在布放光纜時,應配備一些對講機,以便及時溝通。另外在接續施工時,防止產生背扣現象,嚴格控制人工抬放工作,確保每50m范圍內至少1人負責抬放光纜。在架設過程中,如果地形較復雜,應該派專人負責,減少車輛碾壓現象。

3數字電視光纜網絡的測試技術

架設光纜完畢后,測試工作非常重要,可直接反映數字電視的信號質量。

3.1OTDR測試儀的應用OTDR測試儀自身存在一定誤差,一般反映在分辨率中,使用OTDR測試儀進行光纜網絡測試時,其測試精準性與使用正確性息息相關,造成誤差的原因主要由于儀表參數的設置,為了提高測試的精準性,應合理控制OTDR的測試脈沖大小及寬度,根據出廠的折射率設置指標。

3.2OTDR測試儀的屏顯表征完成光纜線路的敷設后,一般產生的故障可能是中斷或者性能惡化兩種情況,如果損耗逐漸增大,可能與施工質量相關。針對中斷情況,又可分為斷點處于接頭位置或不在接頭位置兩種情況。利用OTDR儀器檢查,一般可以在整個線路中查到某個反射的尖峰。在光纜網絡的接續位置,如果恰好存在反射峰,就可證明是接頭出現問題,應該重新剪斷、連接;如果斷點不在接頭位置,就需要結合線路的具體情況,查明光纖中斷的原因,及時解決問題。

3.3避免盲區在光纖和OTDR的連接位置以及光纖線路上各種機械接頭、活動連接器等位置,或多或少地存在“盲點”,即盲區,在盲區范圍內無法測試光纖特性,因此對全面了解光纖鏈路的特點、判斷線路故障等具有一定影響,為了提高對盲區的感知,應該在數字電視的光纜網絡中加接探纖盤。

3.4故障點的判斷在對故障點進行判斷時,如果事先不確定光纜的長度,可先設置OTDR為自動值,尋找故障點的大致位置,然后再設置到手動狀態,盡量縮小脈沖與寬度的選擇范圍,但是必須與光纜長度對應,減少盲區的存在,直到和坐標線重合為止。一般情況下,脈寬越小、精準度越高,但是脈沖如果太小就可能出現曲線噪波現象,應適當控制。

3.5確定斷點位置如果斷點不在接續盒位置,應該打開就近的接續盒,連接OTDR儀器,獲得故障點到測試點的精準距離,利用光纜中的米標找出故障點。利用光纜米標尋找故障時,如果屬于層絞式光纜,就涉及到絞合率問題,也就是光纜的長度不相等,一般光纖長度與光纜長度比例為1∶1.005。

3.6查找高損耗點根據諸多實踐經驗,一般高損耗點在架設光纜過程中產生,如果光纜出現打折情況,應該人工操作,按照反方向緩慢矯正,如果仍然不能改善高損耗問題,就需要加設接續盒。

3.7減少測試誤差在使用OTDR儀器進行測試時,一般在同一個接續點,分別由兩個方向進行測試,但是接頭損耗相差較多,主要是受到光纜模場的直徑影響,因此在接頭的兩邊,可能出現不同的光纖后向散射,從而隱蔽接頭的真實損耗原因,造成誤導,如果從兩個方向對接頭的損耗進行測量,并獲得平均值,可適當減少人為誤差,因此可以說,如果單從一個方向測量接頭損耗,結果必然存在誤差,應在實際工作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