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影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30 10:49:00
導語:大電影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伊朗、泰國和越南電影觀賞
伊朗電影:裹著白頭巾的穆斯林小姑娘款款走來
伊朗作為一個嚴守清律的伊斯蘭國家,有非常嚴格的電影檢查制度,政治、宗教和性等領域都被視為電影表現的禁區,無人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是有追求的導演也只能拍一些隨大流的商業電影,講述波斯式的復雜故事。上個世紀70年代,在國外受過教育的一批年輕導演決心改變這種惡俗的局面,他們在1974年成立了\"新電影小組\",推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拒絕性和暴力,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強烈社會意識的影片,但是在當時保守的伊朗,它注定是短命的。
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對伊朗電影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改變了人們對電影的態度,政府轉而對電影采取積極鼓勵的政策。80年代中后期,伊朗電影在世界影壇頻頻獲獎。
伊朗電影崛起的始作俑者是阿巴斯,1987年他憑借《何處是我朋友家》蜚聲國際影壇,1997年又以《櫻桃的滋味》一舉摘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國際電影大師戈達爾聲稱\"電影始于格利菲斯,止于阿巴斯\",黑澤明則把阿巴斯視為\"上帝派往人世的現實主義電影的承繼者\"。
在阿巴斯的身后,還站立著一大批成就非凡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赫繼拍出了贏得廣泛贊譽的《白氣球》和《鏡子》后,去年憑《生命的圓圈》勇奪第57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高獎--金獅獎。馬吉德·馬吉迪的《天堂的孩子》一片得到了去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在很多電影發燒友的眼里,伊朗已經從噩夢般的神權國度變成了藝術電影的麥加樂土。
伊朗電影走的是新現實主義的道路,影片中大量采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糅合現實與夢境,一是由于其作為宗教國家而使然,二是出于資金匱乏、設備簡陋等客觀因素,但更重要的則是伊朗導演所倡導的反映普通人平凡、樸實和善良生活的視角。
伊朗電影里的故事十分簡單,背著黑板的老師四處尋找學生(《黑板》),生活的厭倦者去尋找埋葬自己的人(《櫻桃的滋味》),修玻璃的小孩的心路歷程(《風中飄絮》),家境貧寒的小姑娘不慎弄丟了自己惟一的一雙鞋子,兄妹倆為此歷經波折(《小鞋子》),等等。在這些影片中,簡單的故事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未經粉飾的生活原生態在平靜的處理下得到了升華。
他們的電影是獨特的,像《橄欖樹下的情人》,開篇時攝影機靜靜地呆在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后面,汽車緩緩地進山,影片的鏡頭平靜得有些單調,舒緩得讓人覺得冗長。人們也許會問:\"這是電影嗎?\"或許在伊朗電影人看來,真正的電影就應該如此,質樸而平靜。
泰國電影:陰柔的人妖情結
在上一屆戛納電影節上,泰國導演韋希特的影片《黑老虎的眼淚》,贏得了全球電影界的高度評價,被世界上著名影片供應商拿到了美國各大影院,同時被推薦的還有泰國新生代導演農志的經典鬼片--《鬼妻》。此后泰國電影喜報連連,歐希德的《危險的曼谷》在亞洲和國際影展中獲得多項大獎,由香港影星鐘麗緹主演的《晚娘》入選威尼斯電影節,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而被泰國人譽為\"國片\"的巨作《素里育泰》,在國際上贏得空前盛譽之后,有意進軍奧斯卡獎。
泰國影片的成名,得益于泰國獨特的地域風情。要領略泰國的佛教風光,要欣賞泰國的人妖表演,你可以選擇去泰國游覽,然而,觀看泰國電影卻是了解泰國歷史和人文的最佳方式。影片中所表現的泰國相當純粹,它一點點地滲入,細膩入骨地讓你體味那種異域風情,遠比浮光掠影地旅游觀光要來得真切和自然。
同屬亞洲電影的\"四小龍\",中國電影像一個具有東方樸素美的農村婦女,嫻靜、寬容,周身散發著泥土的芳香;日本電影卻是一個束發橫眉,腰挎閃亮軍刀,而且滿口粗話的武士;伊朗電影是一個濃眉大眼,裹著白頭巾的穆斯林小姑娘;而泰國電影則像一個性感、曖昧、眼中閃動著幽婉的泰國人妖。一些影評甚至認為泰國電影的陰柔趨于極至,為陰柔之最。
泰國電影的陰柔,并不同于歐洲電影的女權主義,而是體現一種以陰性為主導的暗示?!豆砥蕖贰ⅰ?03勾魂名單》都充滿著\"同志\"情節,并且出現裸男的鏡頭,《303勾魂名單》更可謂\"美少年大全\",其陰柔情結到了一種近乎賣弄的地步。這種陰柔多少帶有些對西方的曖昧,一種為了取悅而流露的陰柔,一種為了便于觀賞而呈現的感官上的直接。也許,這恰恰就是它的地域特點所至。泰國的旅游業十分發達,它是一個供西方人盡情享樂的地方,到處充斥著廉價的色情市場。在這種境遇之下,那種孤助無援的、女性般柔弱和無奈的情緒,在前幾年的少女問題片《風里落花》和曾經熱門的《人妖打排球》等影片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著。
然而也有影評人調侃說:\"泰國電影就如同一席盛宴中的調味品,是人們開懷暢飲、酒過三旬之后的爽口菜。\"如此的評價,對泰國電影也許有些殘酷,但國際電影市場就是這般的殘酷,量的取勝并不是關鍵。除了在制作上頗下苦功之外,泰國電影在本質上并沒有太多的變化和飛躍,而只有真正從影片的內涵與手法上做到一種質的飛躍,才是泰國電影與國際接軌的通途大道。
越南電影:湄公河畔的青木瓜之香
越南在1986年實行改革之前,電影業幾近停頓,當局削減津貼,許多影人拍片無資金來源,加上設備和技術人員匱乏,每年攝制量很少,觀眾爭看進口的影片和盜版的錄像帶、影碟。實行改革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越南電影逐見起色?!端募尽?、《青木瓜之香》等影片在國際影壇備受稱贊,頻頻獲獎。
作為亞洲最出色的電影導演之一,年輕的陳英雄當之無愧地代表著越南電影。他13歲就旅居法國,最初學習哲學。據說因為看了一部讓他感動的電影,從此便一門心思要轉行拍電影,并在著名的盧米埃爾學院學習電影課程。這種經歷使他的作品融合了大量歐洲藝術電影的元素,他的攝制班底里有大量的法國工作人員,就連《三輪車夫》里的道具礦泉水瓶都是法國產的。越南曾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國人一直有著濃重的印度支那情結,所以他們很熱衷于為陳英雄的影片投資。
《青木瓜之香》是陳英雄的處女作,雖然僅僅是一個并不新鮮的灰姑娘與白馬王子式的西方童話母題,但陳英雄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和對鄉土文化的真切感懷賦予了它濃郁的東方色彩,編織成了一個柔美纖細的東方童話。無論是對少女心態細膩而微妙的把握,還是對傳統東方文明和人生理念的傳達,乃至唯美精致的畫面,都有讓人驚艷之感。這部電影令陳英雄一舉成名,摘走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和凱撒最佳外語片獎。
攝制于1995年的《三輪車夫》則為他贏得了威尼斯金獅獎的至高榮譽。這部影片融合了西方社會的審美趣味和他的個人情懷,并以真實得有些觸目驚心的手法展現了當今越南的社會畫卷。在《三輪車夫》中,戛納影帝梁朝偉飾演一個黑社會老大,這個老大更像是一個詩人,嘴里總叼著煙,任由它耷拉著,很少的對白,精心設計的動作和調度,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老大。影片的故事圍繞著這個詩人和被搶了三輪車的三輪車夫進行,沒有車的車夫去黑幫尋找生計也尋找未來,百般磨礪之后又回去當了車夫,那個詩人老大最終也沒能保持住詩人的優雅,在精神崩潰狀態中最終親手殺了人……大量晃動不安的鏡頭,或者冷靜的長焦窺視,各種超現實的畫面處理,渲染氣氛的音樂,熱帶越南的生活場景被處理得精致優雅,那樣的翠綠,那樣的寧靜,詩一般安詳,舒緩的節奏里竟然充溢著血腥的暴力和躁動不安的情緒。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越南,不同于法國人眼中《印度支那》的越南,也不同于美國人各種越戰片中血肉模糊的越南。劇變中的越南和那里年輕一代的血腥故事在我們這些外人眼里成了正在發生的史詩。
陳英雄從復雜紛亂的生活表象里找到了最真實和激動人心的東西,而不是拿自己國家獨特的社會現象甚至是貧窮落后來討好電影節評委的獵奇眼光,這尤其值得稱許。
- 上一篇:教育局局長在人大常委會上的發言
- 下一篇:鎮長在人代會上的就職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