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接地裝置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2 04:08:00
導語:電氣接地裝置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通過接地導體與諸多接地極連接,實現電氣裝置需接地部分與地的連接,又可通過保護導體、保護聯結導體與電氣裝置內外露可導電部分、電氣裝置外可導電部分的聯結,實現總等電位聯結。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是建筑物內電氣裝置參考電位點。
關鍵詞:電氣裝置接地裝置設計接地極接地導體總接地端子
1.1接地裝置配置
接地裝置一般是由接地極、接地導體和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等構成的。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通過接地導體與諸多接地極連接,實現電氣裝置需接地部分與地的連接,又可通過保護導體、保護聯結導體與電氣裝置內外露可導電部分、電氣裝置外可導電部分的聯結,實現總等電位聯結。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是建筑物內電氣裝置參考電位點。
接地裝置配置、保護導體及保護聯結導體連接方式見下圖。
圖1—1接地裝置配置示意圖
圖例
M外露可導電部分
C外部可導電部分
C1金屬的水管
C2金屬的排廢棄物、排水管道
C3金屬帶絕緣襯里的氣體管道
C4空調
C5供熱系統
C6水管,比如浴室里的金屬水管
C7在外露可導電部分的伸臂范圍內的外部可導電部分
B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線)
T接地極
T1基礎接地
T2LPS的接地極(如果需要)
1保護導體
2保護聯結導體
3作為輔助聯結用的保護聯結導體
4防雷保護系統(LPS)的引下線
5接地導體
1.2接地極
(1)對接地極的材料和尺寸的選擇,應使其既耐腐蝕又具有適當的機械強度。接地極的一般最小尺寸表1-1中給出。
表1—1接地極一般最小尺寸
材料
表面
形狀
最小尺寸
直徑
mm
截面積
mm2
厚度
mm
鋼
鍍鋅a或不銹鋼a,b
板條c
90
3
切片
90
3
深接地極用的圓棒
16
表層電極用的圓線f
10
管
25
2
銅護套
深接地極用的圓棒
15
電積鍍銅護層
深接地極用的圓棒
14
銅
裸露a
板條
50
2
表層電極用的圓線f
25e
繩
單股1.8
25
管
20
2
鍍錫
繩
單股1.8
25
鍍鋅
板條d
50
2
a也能用作埋在混凝土中的電極。
b不適于電鍍。
c例如,帶圓邊的軋制板條或切割的板條。
d帶圓邊的板條。
e經驗表明,在腐蝕性和機械損傷極低的場所,16mm2的圓線是可以用的。
f當埋設深度不超過0.5m時,被認為是表層電極。
(2)任何一種接地極,其功效都取決于當地的土壤條件。對給定的土壤條件和所要求的接地電阻值,應選擇一個或多個接地極以滿足接地要求。
(3)可采用的接地極舉例如下:
——埋在基礎里的地下結構金屬網(基礎接地);
——金屬板;
——埋在地下的鋼筋混凝土(預應力的混凝土除外)的金屬加強筋;
——金屬棒或管;
——金屬帶或線;
——根據當地條件或要求所設電纜的金屬護套和其它金屬護層;
——根據當地條件或要求所設置的其它適用的地下金屬網。
(4)在選擇接地極類型和確定其埋地深度時,應考慮到當地的條件和相關規程,以便在土壤干燥和凍結的情況下,接地極的接地電阻不致增加到會有損電擊防護措施的阻值。
(5)應注意在接地配置中采用不同材料時的電解腐蝕問題。
(6)用于輸送可燃性液體或氣體的金屬管道,不應用作接地極。
1.3接地導體
(1)對于埋入土壤里的接地導體,其截面積應按表14-3確定。
表1—2埋在土壤中的接地導體的最小截面積
有防機械損傷保護
無防機械損傷保護
有防腐蝕保護
銅2.5mm2
鐵10mm2
銅16mm2
鐵16mm2
無防腐蝕保護
銅25mm2
鐵50mm2
(2)接地導體與接地極的連接應牢固,且有良好的導電性能。這種連接應采用熱熔焊、壓力連接、夾具或其它的機械連接。機械接頭應按廠家的說明書安裝。若采用夾具,則不得損傷接地極或接地導體。
1.4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
(1)在采用保護聯結的每個裝置中都應配置有總接地端子(總接地母排),并應將下列導體與其連接:
——保護聯結導體;
——接地導體;
——保護導體;
——功能接地導體(如果適當的話)。
(2)接到總接地端子上的每根導體,都應能被單獨地拆開。這種連接應當牢固可靠,而且只有用工具才能拆開。
1.5保護導體
(1)保護導體最小截面積
保護導體的截面積都應滿足關于自動切斷電源所要求的條件,而且能承受預期的故障電流。
保護導體的截面積可按(2)的公式計算,也可按表1—3進行選擇。這兩種方法都應考慮機械強度的要求。
表1—3保護導體的最小截面積
線路導體截面積
S
mm2
相應保護導體的最小截面積
mm2
保護導體與線路
導體使用相同材料
保護導體與線路
導體使用不同材料
S≤16
S
16<S≤35
16a
S>35
其中:
k1是線路導體的k值,它是導體的材料、絕緣和其它部件以及初始和最終溫度決定的系數.
k2是保護導體的k值,它是導體的材料、絕緣和其它部件以及初始和最終溫度決定的系數.
a對于PEN導體,其截面積僅在全部符合以下確定原則的前題下,才允許減小。
-中性線導體預期電流(包括諧波電流)小于減小中性線導體的載流量;
-中性線導體設置過電流保護;
-中性線導體截面不小于16mm2(銅)或25mm2(鋁)。
(2)保護導體的截面積不應小于對切斷時間不超過5s下列公式確定的值:
式中:
S-截面積,mm2;
I-通過保護電器的由阻抗可忽略的故障產生的預期故障電流交流方均根值,A;
t-保護器自動切斷時的動作時間,s;
k-由保護導體的材料、絕緣和其它部件以及初始和最終溫度決定的系數。
若用公式求得的尺寸是非標準的,則應采用較大標準截面積的導體。
(3)不屬于電纜的一部分或不與線路導體共處于同一外護物之內的每根保護導體,其截面積不應小于下述相應尺寸:
——有防機械損傷保護,則銅,2.5mm2;鋁,16mm2;
——沒有防機械損傷保護,則銅,4mm2;鋁,16mm2;。
(4)保護導體類型
保護導體由下列的一種或多種導體組成:
——多芯電纜中的導體;
——與帶電導體共用的外護物的絕緣的或裸露的導體;
——固定安裝的裸露的或絕緣的導體;
——屬于以下(a)中的a)項和b)項所規定條件的金屬的電纜護套、電纜屏蔽、電纜鎧裝、金屬絲紡織物、同軸導體、電纜的金屬導管。
(a)如果裝置包括帶金屬外護物的設備,例如低壓開關柜、控制設備組件或母線系統,若其金屬外護物或框架同時滿足如下三項要求,則可用作保護導體:
a)應能利用結構或適當的聯結,使對機械、化學或電化學損傷的防護性能得到保證,從而保證它們的電氣連續性;
b)它們應符合保護導體最小截面積的要求;
c)在每個預留的分接點上,它們應允許其它保護導體的連接。
(b)下列金屬部分不允許用作保護導體或保護聯結導體:
——金屬水管;
——含有可燃性氣體或液體的金屬管道;
——正常使用中承受機械應力的結構部分;
——可伸縮的或可彎曲的金屬導管(用于保護或保護聯結目的而特別設計的除外);
——可伸縮的金屬部件;
——吊線。
(5)保護導體的電氣連續性
a)保護導體對機械傷害、化學或電化學損傷、電動力和熱動力等應具有適當的防護性能。
b)為便于檢驗和測試,除如下所列各項外,保護導體的接頭都應是可接近的:
——充填絕緣膏的接頭;
——封裝的接頭;
——在金屬導管內和封閉在管里的接頭;
——按設備標準,已成為設備的一部分的接頭。
c)在保護導體中,不應串入開關器件。但為了測試,可提供能用工具拆開的接頭。
d)在采用接地電氣監測時,不應將專用部件(如動作傳感器、線圈)串接在保護導體中。
e)電器的外露可導電部分不應用于構成其它設備保護導體的一部分。
(6)PEN導體
(a)PEN導體只能在固定的電氣裝置中采用,考慮到結構原因,其截面積不應小于:銅,10mm2或鋁,16mm2。
(b)PEN導體應滿足它可能遭受的最高電壓的絕緣要求。
(c)如果從裝置的任一點起,中性導體和保護導體分別采用單獨的導體,則不允許將該中性導體再連接到裝置的任何其它的接地部分(例如,由PEN導體分接出的保護導體)。然而,允許由PEN導體分接出的保護導體和中性導體都超過一根以上。對保護導體和中性導體,可分別設置單獨的端子或匯流條。在這種情況下,PEN導體應接到為保護導體預設的端子或匯流條上。
(d)外部可導電部分不應用作PEN導體。
- 上一篇:電容電流補償分析論文
- 下一篇:配電變壓器實施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