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工技能訓練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7 06:01:00

導語:汽車電工技能訓練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電工技能訓練分析論文

一、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注重“三個結合”

“三個結合”是指在電工技能訓練中要注重講解示范與示范練習相結合、循序漸進與啟發(fā)引導相結合、正確評價與反饋整改相結合。

1、講解示范與規(guī)范練習相結合

講解和示范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準確講解與標準示范有利于學習者不斷的調整頭腦中的動作表象,形成準確的定向映象,進而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調節(jié)動作的執(zhí)行。示范操作必須按照正確的姿勢去準確地操作,教師的肢體移動,一招一式,乃至指向解說必須標準、規(guī)范,不能有任何的多余動作、不良動作,更不能有錯誤動作,以免造成學生錯誤模仿。練習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有目的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活動。教師的準確講解結合操作示范,可以使學生具體、直觀的感受到所學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技能訓練內容的理解。

汽車電工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對每一種電工工具、儀表儀器的使用方法要講解清楚。例如:關于萬用表的使用,教師要講清以下幾個方面:①萬用表要水平放置;②使用前應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若不指在零點,應先進行機械調零;③萬用表面板上有兩個插孔,分別標注“+”、“-”兩種符號。測量時,應把紅色表棒插入“+”插孔,黑色表棒插入“-”插孔;④根據測量的種類和量程調準轉換開關的位置;⑤選擇合適的量程。測量電壓和電流時,如事先不知道被測量的大小,應把轉換開關撥到最大量程試測,然后根據指針偏轉情況逐步變換為合適的量程,再進行測量;萬用表的指針偏轉到滿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以上時,表明量程合適,測量結果比較準確。測量電阻時,萬用表的指針偏移到歐姆中心值時,測量結果最準確。⑥萬用表使用完畢后,務必將轉換開關置于交流電壓的最高量程檔,以防他人誤用,造成損壞。

在準確講解的基礎上,結合動作示范,指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練習,做到講練一體化。因為實習教學就是以專業(yè)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工藝過程的連貫性為內在聯(lián)系的技術技能的有效傳授方式,所以在給學生作操作示范的過程中,應輔以必要的“解說詞”,交待動作的順序和要領,講清操作的關鍵和理由。講解的語言應當注意邏輯性和專業(yè)術語化。例如: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第一步,把萬用表轉換開關放在電阻檔上,選擇適當量程(測量前根據被測電阻值用表的轉換開關選擇適當量程,一般以電阻刻度的中間位置接近被測電阻值為好)。第二步,量程選定后,測量前將兩個表筆短路,調節(jié)調零旋鈕,使指針在電阻刻度的零位上。第三步,將兩個表筆分別與電阻兩端相連接,讀出電阻的讀數。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操作方法之后,讓學生自主練習。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如果學生不能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規(guī)范練習,很難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甚至發(fā)生儀表損壞等故障。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生容易出錯的操作規(guī)程,一開始就應該讓學生進行規(guī)范練習。

2、循序漸進與啟發(fā)引導相結合

技能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經過掌握局部動作階段、動作交替階段、動作協(xié)調階段和動作完善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課題的邏輯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局部到整體、由慢速到快速地進行,使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便于掌握和鞏固所學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貪多求快,否則會欲速則不達。筆者認為整個汽車電工技能訓練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安全用電常識及常用工具、儀器、儀表的正確使用。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用電常識教育,使其了解電的性能,熟悉電工操作規(guī)程,學會正確使用常用儀器儀表,為安全、有序、正確、規(guī)范的汽車電工技能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二階段,用常用儀器、儀表檢測汽車電器各總成件。要求學生了解汽車電器各總成件的結構與作用,熟悉它們的技術性能和主要參數,掌握各總成件質量的判斷方法。第三階段,綜合性技能訓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及實踐能力,要求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綜合,通常一個技能訓練課題中用到幾部分內容,當同學以學過全車線路的有關基礎知識,例如:電源系、啟動系、點火系等概念后,讓學生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對車輛電路故障進行檢測。教師對技能訓練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引導同學按步驟進行檢測。第四階段,熟悉協(xié)調和操做水平的提高。在學生掌握如何診斷與排除汽車電路故障以后,應著重強調工藝要求,并讓學生運用中間斷路法進行故障的診斷與排除。上述四個階段是一個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過程,教師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講解,同時對重點、難點問題,堅持循序漸進和啟發(fā)引導相結合。例如:在前照燈光線路連接時,采用把實驗分成兩部分: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燈光線路的連接,當學生看到自己連接的前照燈線路接上電源后即正常發(fā)光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學生對實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再讓學生把變光線路燈光繼電器線路接上進行實驗,從而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另外,對學生技能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加以啟發(fā)性的分析,如學生在不解體檢測硅整流發(fā)電機時,測出的數據有時是錯誤的,但不知道如何檢查和判斷數據的正確與否,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啟發(fā)和指導,引導學生分析產生測量數據不符的原因及檢查方法,一步步給予指導,通過教師由淺入深的逐步引導和分析,學生對檢測方法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并將逐漸提高如何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正確評價與反饋整改相結合

正確評價技能訓練成績是激發(fā)學生熱情、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通過考評發(fā)現問題,并及時反饋給學生進行整改,做到正確評價和反饋整改相結合,逐漸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在技能訓練過程中,筆者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成績,具體做法是:①將技能訓練成績分為應知和應會兩部分,既考核理論知識,又考核實際操作。②采取教師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除了教師根據學生操作情況進行評定成績外,設定一定比例的學生的自評分。學生的自評分,又分為學生本人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③讓一位學生操作,其余學生觀看,通過評議得出分數。④每進行一次技能訓練評定一次成績。對那些不滿意自己目前成績的同學允許他們通過一段時間練習改進后重新評定成績,引導并鼓勵學生對自己不斷提出新要求,從而達到不斷提高、不斷創(chuàng)新的目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教師考核、學生自我考核、師生間、學生間能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極大調動了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效果很好。教師在正確評價的基礎上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學生,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達到糾正錯誤提高技能的目的。另外,筆者還通過舉辦一年一度的學生技能比賽,考核學生獨立完成實際操作任務的能力,檢測學生的技訓水平。例如:2007年11月份筆者組織的汽車電子工程專業(yè)學生技能比賽,考題是《硅整流發(fā)電機故障的檢修》,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檢測與維修,并有一定的工藝要求。通過嚴格的考評,不僅能比較公平地評定技能訓練的成績,而切可以督促學生認真、規(guī)范地完成技能訓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技能訓練的實效性。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自己的體驗中獲得內部反饋信息,發(fā)現自己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確定改正方法,并主動地嘗試、糾正與自我完善。

二、技能訓練過程中應把握“三個環(huán)節(jié)”

在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輔導學生操作;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應用。教師活動主要表現為引導-輔導-指導,學生活動主要表現為參與-操作-應用。筆者認為學生的技能訓練既要適合專業(yè)的崗位需求,又要注重中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職業(yè)技能。

1、教師引導學生參與

教師引導指技能訓練起步上的引導。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厚。由于汽車電子工程專業(yè)課程理論較深,專業(yè)性、實踐性強,許多學生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上課聽不懂而學不好,由于學不好而不愿學,因此學習動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產生厭學情緒。教師要善于正確巧妙地引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知識儲備,保證技能訓練的順利進行。初次接觸技能訓練,部分學生存在對“電”的恐懼心理而縮手所腳,教師應加強引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用電常識教育使其了解電的性能,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同時教師還應對安全文明操作規(guī)范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現的問題做出必要的說明,列舉錯誤操作可能帶來得危害。例如:按裝起動機往接線柱上連接電源線時,首先要注意,工具不能與鐵接觸否則會出現打火現象,同時指出螺母緊固要適當,如果過緊,不僅費事費力,而且還會將起動機電磁開關絕緣墊損壞。小的失誤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這樣非常簡單的細節(jié)如不按規(guī)范去做,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老師可以演示一遍)。

2、教師輔導學生操作

教師對學生操作練習要給予全面輔導,教師應面對不同基礎,不同潛質的學生,要把學習時間作為變數,以“學會”為質量基礎,因人而異,彈性操作,做到“上不封頂”,支持每一位學習進度快的學生,達到更高的目標;“下能保底”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保證最基本的質量標準。既要注重共性問題,又要注意個別差異。共性問題采用集中輔導,個性問題作個別輔導,使學生的操作技能不斷形成和提高。例如:硅整流發(fā)電機技術性能的檢測。首先讓學生利用萬用表對發(fā)電機勵磁繞組、定子三相繞組的短路、段路及搭鐵進行檢測,學生動手測試時,教師發(fā)現個別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還要手把手的輔導。個別輔導針對性強,易發(fā)現操作中的不規(guī)范動作,利用個別輔導解決個別問題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對汽車起動機、分電器、繼電器等,老師輔導學生自己動手拆裝,直觀了解其內部結構特征及工作原理,熟悉他們的技術性能與作用。

3、教師指導學生應用

學生要學以致用,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重視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提高分析能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電源系、起動系、點火系線路連接實際操作時,教師先對訓練的內容做講解,然后引導學生畫出接線圖,再對照實物實際接線,這樣做可以使學生了解實際汽車電器線路應該怎樣連接,在動手連接時做到心中有數。為提高學生對汽車電器線路故障的判斷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正確分析、有序查找和排除。首先,通過理論講解,熟悉線路連接,了解某一部分線路易出現的故障現象,什么樣的現象,可能是哪段線路有故障,這是故障分析的基礎。其次,向學生介紹各種不同故障的處理方法,并指導學生排除。也可有意設置故障,讓學生分析處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熟悉電路分析的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維修汽車電器設備或利用課余時間設計簡單的電子電路,學習一些簡單的維修技術,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增強了職業(y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