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廠職業衛生評價論文

時間:2022-06-20 06:20:00

導語:火力發電廠職業衛生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火力發電廠職業衛生評價論文

隨著勞動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人們對職業衛生工作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開展建設項目職業衛生評價工作,已經成為新建項目的必備工作。由于企業新建的項目進行建設前的與評價和建設完成后的竣工驗收評價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必須環節,通過這兩個環節的驗收和復查,能保護勞動者在工作中免受職業危害,保證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預防職業性疾病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評價包括設計審查階段(或可行性研究階段)預評價和竣工驗收評價兩部分。預評價的程序,限于篇幅,我們將另行討論。目前取得了評價資質的單位并非很多,各單位的評價程序也不盡相同,現根據我們多次對火力發電廠職業衛生竣工驗收的進行評價程序,對此程序進行介紹。

雖然衛生防病機構陸續開展了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衛生學評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此評價工作一般僅限于考察作業場所有毒有害物質濃度能否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基本上以單項評價指標為主,缺乏對整個建設項目勞動衛生設施的整體把握。竣工驗收階段的職業衛生評價程序如下。

收集資料(國內外資料、工程資料、國家法規標準及其他)→工程分析(工程概況、主要工藝設備、有害因素特性、健康反應調查)→確定評價范圍(現場采樣、實驗室檢測)→實施評價→綜合評價結論→編寫報告→專家委員會審定竣工驗收階段的職業衛生評價程序

一、收集資料

廣泛收集國內外資料、現有工程資料及相關的國家法規和標準。以及電廠的選址、廠區的布置圖等,當地的氣象資料,風向對燃燒尾氣的排放方向有很大的影響,另外要注意的是鍋爐用煤堆放位置與風向的關系等。

二、工程分析

了解工程概況及主要工藝設備情況,識別生產中存在的主要職業危害因素及對人體的影響,并進行健康反應調查。要求了解工藝流程、裝機容量、工藝的先進程度,相對來講小機組的自動化程度較低,需要人工參與的環節較多,需要的工作人員也較多,投資小,配套設施不太完備,職業危害因素多一些。針對電廠而言主要的職業性危害為:

1.化學因素:主要是用于鍋爐水質軟化過程中所需的硫酸所造成的酸性氣體和燃燒煤時、煤中的硫燃燒后排放的二氧化硫。

2.物理因素:粉塵、高溫、噪聲、振動、照度等。

三、評價依據

評價是一項具有政策性、科學性和公正性的技術服務工作。同時,評價工作也為職業衛生監督部門“三同時”監督執法提供可靠依據。它必須以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為法律依據,以有關的勞動衛生標準、規范及其學科理論為科學技術依據。主要包括兩部分:

1.法律、法規、條例及規范:《勞動法》1995年;衛生部衛監發(94)28號《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衛生部衛監發(91)1號《衛生防疫工作規范》(勞動衛生分冊)。

2.有關國家標準及衛生標準。

四、確定評價范圍

1.總體評價:包括總平面布置、建筑物、生產工藝及其布局、采光照明、衛生輔助設施等。可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和《工業企業建設項目預評價規范》中規定的原則對建設項目進行評價。

2.危害評價:包括粉塵、有毒有害氣體、噪聲等物理因素危害評價。應根據職業危害因素特征和操作部位確定測試點,進行調查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對各危害項目進行定性及定量評價。在火力發電廠,煤廠運煤工人接觸的粉塵、機房巡檢人員接觸的噪聲都是檢測的重點項目。

3.通風等治理設備評價:通風系統在火力發電廠不是重點,如果軟化水的加酸裝置是密封的話,危害不是很大。其中排風罩有效性評價應包括排風罩的位置、類型及結構形式是否根據有害物源的性質和特點來確定的,能否做到罩內負壓或罩面風速均勻,其排風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達到不使有害物逸至作業環境,以及排風罩的材質是否根據有害氣體的溫度、腐蝕性、磨琢性以及工藝條件來選擇等。

4.衛生防護設施評價:包括口罩、耳塞、眼鏡、工作服等個人防護用品。可根據有害物的性質來考察個人防護用品的有效性。對火力發電廠汽機房發電機組的運轉噪聲是相當大,由于技術進步和設備的升級,現在比較好的設備全部采用電腦監控,不需要工作人員長時間在機房工作,大部分時間只需要在控制室監視儀表,只需要定期到機房巡檢即可,這樣往往對噪聲的防護就不是很注意,但是長期工作在此環境對聽力的損害也是很大的。

5.衛生管理及應急救援設施的評價:包括建設單位制定的衛生管理措施是否可行,衛生輔助設施的配置是否符合衛生標準,在產生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質或易揮發性物質且可能泄漏或積聚的地方,是否設置檢測報警器和事故通風設施等。

五、評價標準

目前一般以衛生標準和國家有關標準為單項指標進行評價。因為《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提出的綜合指數評價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某作業場所有毒性較強的物質僅個別點超標時,以綜合指數評價方法有可能判定其為合格;而超標點的操作工位又不能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判定該項目驗收合格似不妥。又如以噪聲為主要危害的項目,其超標指數應是對數級而非線性比例,應用綜合指數評價方法更有失真之誤。因此現階段評價時可采用綜合指數評價方法與各采樣點單項指標達標相結合的方法。待以后條件成熟,可進一步探討建立科學評價體系的方法。可采用系統工程理論對各評價單元進行技術指標分析,當為單項指標時,合理確定其達標值;當為綜合指標時,分析各指標的組成及權重系數,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六、綜合評價結論,編寫評價報告

七、專家委員會審定

建立以上的評價體系,不僅綜合了勞動衛生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對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驗收要求,而且緊密結合了生產工藝、工程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所具有的屬性,使評價結果更為系統、客觀。尤其對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設計,這種綜合驗收評價更為重要。可避免設計不合理而造成的能源浪費或運行可靠性差。評價結果可為決策部門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同時,在對現有企業進行經常性衛生監測時,若有毒有害物質排放超標,可通過綜合評價判斷原因,以利工作改進。總之,開展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職業衛生評價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