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存在的問題分析

時間:2022-01-06 03:53:55

導語:電子信息存在的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信息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電子信息技術簡介

通常來說,主要指的是電子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以及相應的計算機語言。其主要特征表現為電信計算機技術的、微電子技術以及通訊技術。

二、當前CPU發展的幾大技術瓶頸

(一)功耗問題曾受到滲漏問題的嚴重影響

高等電子技術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晶體管進行關斷的時候,電子仍然存在微弱的流動,這種無法絕對實現關斷的現象稱之為電子滲漏。電子滲漏使得發熱量上升,進而影響功耗水平。為了克服這一技術難題,國際半導體研究協會提出了SOI技術和應變硅等新技術。SOI是指在硅晶圓上鑲嵌一層SiO2絕緣層,然后應用這種方法來制造晶體管的技術。所謂應變硅技術是指,將一個晶體管當中的硅原子拉伸,再將附近的硅原子壓縮。在相同功耗的情況下,應用應變硅和SOI技術的CPU可以將主頻速度提升25%。BenJone提出了一種位置緩存技術來減少功耗。通過這種緩存僅僅保存了所需信息所在的緩存位置,換句話說就是地址信息。如果位置緩存選中,那支持的緩存作為一個直接映射系統緩存使用,不然的話,作為一個集關聯緩存使用。因為集關聯緩存缺失率很低,命中所需時間長,功耗大。這種方式可以結合二者的優點。IKpark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動態電壓縮放算法,它利用進程狀態信息,通過對CPU將來的使用進行預測,提高了預測的精度,通過這種算法可以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功耗減少11%和57%。

(二)總線運行速度嚴重制約CPU發展Merenry公司的分析

師安曾經說過,很多CPU設計人員都覺得,當CPU的時鐘頻率超過系統總線速度的4-5倍時候,芯片的處理速度甚至要比總線還高,以至于要等待總線向它提供數據。所以,盡管有著高速的CPU,整個系統的速度還是受到總線的制約,這也就是目前臺式機CPU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所以,想提升臺式機的速度,應該改善計算機的整體性能,提高總線速度。將來系統的多內核方向是發展的趨勢,多內核設計會對總線和集成內核控制器有著更大的需求。

三、固態硬盤技術難點

SSD固態硬盤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因為SSD固態硬盤與U盤一樣。由于SSD固態硬盤的操作失誤,很可能造成數據無法挽回的損失,下面就SSD固態安全性做簡要介紹,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SSD固態硬盤比傳統硬盤安全性高,但是不能完全刪除數據,容易受到來自光源(如紫外線激光)的物理黑客攻擊。盡管成本高,并且耐用,SSD固態硬盤當前很流行,因為其消耗電量小且訪問數據速度快。隨著固態硬盤產品廣泛應用、且逐漸用于各種設備,數據安全問題提上日程。很多SSD固態硬盤采用了業內標準NAND閃存芯片——為照相機和MP3所設計,因此沒有物理安全保護措施來避免數據被移出。一個黑客可以輕易地從一個固態硬盤上分離NAND芯片,并用一個閃存芯片程序讀取數據。數據一旦被讀取,可采用數據恢復軟件對數據進行恢復。Handy說,這個過程操作起來很簡單。其他的物理入侵包括采用一個紫外射線來解除密碼或密鑰(通過焊接在芯片上來保證固態硬盤的安全)。在密鑰被打開后,固態硬盤的數據陣列就可采用普通方式進行讀取。

四、先進結構服務器(RSSA)主流一對稱處理器系統(SMP)

按存儲器結構不同,RSSA具有多種結構,基于共享存儲器的SMP為當今高性能服務器的主流。它允許多個CPU共享進程任務和存儲器。SMP系統保持了單一系統空間,可以繼續沿用與單機系統一樣的程序設計方法,現有單機環境中的應用軟件可以不加修改地在SMP系統上運行。80年代中期至今,國際上幾乎所有計算機系統廠家都已把SMP技術作為高端產品的關鍵技術。此類產品有:SGI的Challenge(1到36個64位MIPSR4000/R4400CPU)和PowerChallenge服務器(1到18個64位MIPSR8000CPU);Sun的SPARCSever(1到4個32位SuperSPARCCPU);DEC的AlphaSever2100(1到4個64位Alpha21064CPU)。SMP高性能服務器有以下特征:高性能的CPU達數十Gb內存;數百TB外存;數百Mb/s處理速度;數百Mb/s系統總線數據傳輸率;數拾Mb/sI/Q總線數據傳輸率;網絡高速接(100Mb/s);數Mb高速緩存;高可用性、可管理性、奇偶保護、內存ECC編碼、故障診斷和遠程維護2開放性、兼容性和互連性、可擴縮性、可剪裁性等。新一代SMP技術,采用新型體系結構,其中以NUMA(非一致存儲訪問)最為典型。在NUMA、SMP系統中,各處理器仍共享一個一致的全局存儲器(系統中各處理器本地內存組成一致的共享式全局存儲器),但與傳統SMP技術不同,NUMA、SMP采用多層次分布式主存結構(本地主存和共享主存)、各級CPU至內存互聯總線(如本地總線和系統底板互聯總線兩級)等新技術。為進一步提高服務器性能,服務器技術面臨挑戰是很自然的。有專家提出要迅速解決所謂“四大瓶頸”問題。首先是CPU即加快CPU的工作速度和增加CPU的數量;其二是總線I/O,提高總線I/O的運行速度;其三是磁盤I/O,改善磁盤驅動性能;其四是網絡I/O,采用優化的網絡接口卡和使用高速網絡技術。

本文作者:曾曉燁工作單位: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