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時間:2022-10-31 10:22:46

導語: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1.引言

電子競技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而實現的人與人之間智力對抗的體育運動,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第78個體育競賽項,目前已經進入2017全運會、2020奧運會、2022年亞運會,2017年的電競賽事觀賽人數已超過“超級碗”美國NFL職業聯賽的觀賽人數。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為650億元,關聯產業規模超3000億元,用戶規模超過2.2億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事實上,電競的產業鏈相當豐富,除了推動產業鏈上電競賽事、選手培訓、俱樂部運營和贊助商商務合作等業態高速發展外,還帶來了直播、解說、競猜、傳媒和信息技術等延伸產業的集聚發展。現階段,電競產業已經進入了主場化賽事和產業鏈塑造的新時代。在電競產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時期,陜西省也開始發力電競產業,并舉辦了眾多具有影響力的賽事,為構建電競全產業鏈奠定了基礎。然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態勢下,陜西如何把握住發展機遇,尋求電競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打造具有陜西特色的電競產業體系,是當前陜西電競產業發展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本文將以電競產業為研究對象,系統梳理我國電競產業發展現狀、各地主要做法和經驗,在此基礎上,客觀分析陜西電競產業的發展機遇,提出陜西電競產業發展的主要思路和路徑,期望為陜西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我國電競產業發展現狀

當前,電競產業已經成為體育產業投資的重要領域,從國家到地方,紛紛抓住電競產業藍海,采取各類措施,扶持電競產業發展??偫碓?016年10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電競產業,中央多部委、多個省市表態支持電競產業發展。各地政府和資本市場也紛紛布局電競產業,上海、蘇州、沈陽、成都、深圳、義烏等地已通過建立電競產業園區、電競小鎮等方式構筑電競生態。騰訊、新浪、阿里、綠地、網易等諸多企業投入資本與人力在內容授權、內容提供、內容傳播、賽事內容等方面展開布局,來搶占電競藍海市場。上海提出了要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目標,并在電競賽事場館、特色體驗館、電競產業集聚區,電競賽事品牌等方面出臺了支撐意見,搭建了功能性服務平臺,舉辦了多場國際性賽事,特別是上海體院新增了電競解說專業,并擬開辦電競專業,這使得上海電競產業發展起步迅速。廣州則更加注重俱樂部和場館建設,通過舉辦全市電競運動會、建設動漫產業園、組建廣州富力電競俱樂部,打造電競主題的實踐式創新型孵化平臺,利用“強IP+巨流量”方式構建特色的“內容+平臺”電競產業生態。深圳以“電競+”為主題,建立深圳“電競+文化,電競+社交,電競+科技,電競+娛樂”的新模式,亮點是以城市賽點為核心,以聯盟俱樂部為依托,以線上電競APP為載體,重點在賽事上尋求發展機遇。成都市則通過出臺《西部文創中心行動計劃》彰顯其發力電競產業的信心,核心是注重內容原創、強化對產業鏈上游市場的爭奪,并通過衍生品開發、電競IP打造、賽事籌辦等方式構筑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內其他城市如南京、重慶、銀川等地也是采取了積極措施促進電競產業發展。縱觀各地的經驗和做法,整體來看呈現如下特點:一是注重頂層設計,政府有序引導,持續強化電競全產業鏈的打造;二是突出平臺功能,集聚資源,搶占產業鏈中上游市場;三是以精品賽事和俱樂部為主體,在內容制作、賽事培訓、梯度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逐步打造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

3.陜西省電競產業的機遇及挑戰

3.1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的基礎分析。陜西省科教資源、高校在校人數、信息技術等處于全國前列,擁有知名電競俱樂部及電競世界冠軍,呈現出發展底蘊好、要素完備、優勢明顯、潛力十足等特點。加之全運會的舉辦、自貿區的建設,陜西省發展電競產業條件和時機已經成熟。2017年是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的元年,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電競產業逐漸開始布局。陜西電競協會已經陜西省體育局批準即將成立,陜西體育集團、曲江新區、經開區、西咸新區以及社會資本開始發力電競產業。一批諸如CFS2017世界總決賽、NESO全國電競聯賽、陜西省大學生電競聯賽等頂級賽事、高端產業論壇相繼舉辦,加速了電競產業在陜西省的布局,為陜西高質量打造電競產業生態奠定了基礎。在新時代、新思想的指引下,電競產業契合了“五新戰略”任務,發展電競產業對陜西省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一是能提升文化自信、塑造文化品牌,促進陜西省與全球體育文化交流合作,為探索“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提供陜西樣板與經驗。二是有效改變體育、文化消費不足的動力結構,滿足民眾需求,彰顯公益性和普惠性。三是搶占電競產業價值鏈高端,形成內生性循環和產業融合發展制高點,助推陜西省經濟新的增長點形成。四是有效提升陜西省服務業及新興產業競爭力與影響力,擴大發展活力。五是有利于集聚高端人才與要素資源,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助推追趕超越目標實現。3.2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的短板。雖然陜西省電競產業在起步階段走到了中西部省份前列,但仍存在以下短板,影響電競產業高質量、高品質的發展。一是頂層設計尚未出臺,體制機制仍待完善。當前陜西省電競產業剛剛起步,相應的發展思路、目標、路徑、重點任務及政策保障等頂層設計急需出臺,需要破除上下聯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省、市合力,形成資源共享、賽事共辦、產業共建、平臺共建、人才培養等新型發展模式,贏得發展主動權。二是對電競產業鏈上游資源掌控不足,尚未有影響全國的電競游戲研發及內容制作機構,無法掌控電競產業鏈高端價值鏈。當前,陜西省電競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特別是技術、平臺、人才、資源、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呈現短缺,使得中上游產業鏈布局滯后。三是發展初期已有割裂式、分散式苗頭。各開發區、相關企業自成體系、自我發展,未能形成統一的發展思路,發展路徑隨意性較強,同時缺乏電競產業的龍頭企業,無法帶領輻射諸多規模較小的市場主體,使得電競產業做大、做強、做實存在一定難度。

4.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路徑的思考

為緊抓電競產業發展機遇,本文認為破解陜西省電競發展短板,加速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應采取如下思路:4.1戰略定位。陜西省電競產業應踐行“五新戰略”任務,以“體育運動無處不在,電子競技無限精彩”為理念,以產業融合為基石,重點在電競賽事體系、電競內容、電競衍生品開發、俱樂部運營、選手培養、電競場館建設、人才體系建設、直播版權售賣、線上線下互動平臺等方面形成合力,以西安為核心,廣聚全球資源,打造全球(國)電競之城及具有陜西特色的電競產業生態圈,打造陜西省經濟發展的新亮點。4.2發展目標。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主導產業+基金”模式,承載體育普惠與全民運動的使命,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主線,匯聚資源,建設電競產業交流與服務中心、電競賽事運營管理中心、電競金融資本中心、電競科技雙創中心、電競大數據中心、電競人才集聚中心六大功能平臺,打造以電競產業為核心的體育文化精神高品位體驗中心,創建全國(球)電競品牌賽事,打造“一帶一路”沿線重要電競之城,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及產業生態系統。具體來說,陜西要以服務電競游戲研發、設計,賽事服務等落戶為支撐,建立電競產業孵化基地的服務與支持功能,形成集電競交流平臺、電競會展、電競資訊、指數評級等于一體的高端電競信息交流平臺。要推出一批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產品,突出資本運作,打造電競產業“資金洼地”和各類支持電競產業發展的金融“基金”管理歸口。同時應以打造國際高端電競賽事為核心,突出賽事運營管理功能,搭建涵蓋宣傳、資本運作、內容制作、產業發展、賽事運營等原創性的線上線下平臺。發展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電競產品、人機互動產品、VR/AR電競產品,打通電競數據價值鏈條,并建設相應的配套體系,形成電競大數據全產業生態鏈。更為重要的是要強化“電競+”模式,做好電競產業咨詢、電競產業發展研究、電競產品等科研工作,打造總部特征明顯、企業集聚、產業鏈完整、要素平臺豐富的高地。開設電競相關專業,打通人才培養通道,構筑陜西省電競人才集聚高地,打造電競人才硅谷。4.3主要指標。力爭陜西省電競產業的規模在3年內達到30億元,形成有效拉動經濟的動力,間接拉動經濟超50億元,同時帶動就業人數5萬人次,力爭5年-10年內形成陜西省完整的電競產業鏈條,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間接帶動經濟500億元,形成大量的就業機會與高端人才、資本要素等集聚,使電競產業成為陜西省經濟發展新動能。4.4主要路徑。4.4.1創新體制機制,增強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電競產業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健全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主體的電競產業發展體制機制,營造競爭有序、平等參與的體育產業發展環境。強化體育產業發展的組織保障機制,成立省級電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全省電競產業發展,鼓勵社會資本做實做強電競產業。強化龍頭帶動,培育產業主體,將陜西體育集團作為陜西省電競產業的龍頭企業,突出打造平臺功能,支持集團對全省電競資源進行深度整合,特別是與各地、各開發區、相關企業共同豐富產業鏈。4.4.2探索新型融合發展路徑。借勢、借位、共享各方管理、資金、技術平臺,重點從空間、產業、體制、資源配置、協同發展等方面,構建電競產業發展新機制和新思路。優化電競產業布局。以電競開發、國際電競賽事、電競文化塑造為內核,科學布局全省電競產業發展空間,重點建設若干個電競示范項目,引領全省電競產業發展。4.4.3確定合理盈利模式。通過電競產業的培育,以西安為核心,打造電競產業集聚區,對電競產業各細分大類,制定產業發展要求和考核指標體系。通過國內、國際頂級賽事的引進,逐步探索電競賽事經濟發展新模式,形成混合盈利運作動力鏈,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同時應優化電競產業運營策略。提升電競產業研發能力、基礎產品、高附加值衍生品服務等把控力度,打通以賽事為主的產業鏈條通道和規模經濟效應,形成以電競產業總部經濟效應發展模式。4.4.5開展政策研究和突出政策引導。設立專項研究發展資金,研究出臺系統性的政策和制度體系。完善電競產業發展的財政稅收等相關配套政策,著力從市場準入、財政支持、土地供給、稅收優惠、投融資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進和培養與打造產業相適應的體育產業的研究、創新、技術、市場等方面人才,開設電競相關專業,培育、集聚電競人才。

5.當前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5.1成立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議在陜西省委宣傳部的領導下,由陜西省發改委、省體育局牽頭,陜西體育集團落實,統籌負責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與布局,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助推陜西省電競產業發展。5.2搭建開放式平臺,奠定掌控上游資源的基礎。建議由陜西體育集團牽頭主導,陜西省委宣傳部協調省內文化企業及各開發區資源,成立省級電競生態建設平臺,以資源共享、項目共建、園區共營、賽事共辦等方式,共同將電競產業盤子做大、做強、做實,實現互補、錯位發展;依托平臺對各開發區電競產業實施統一布局、投資、運營,打造電競賽事運營體系和品牌,爭取在產業鏈上游獲得更大的發展主動權。5.3設立省電競產業發展基金。由陜西體育集團發起設立陜西電競產業基金,陜西體育集團對基金實施統一管理,吸納更多社會資本實現電競產業資本運作,助力電競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越.新時代電子競技和電子競技產業研究[J].體育科學,2018,38(4):9-12.

[2]任海.“競技運動”還是“精英運動”?--對我國“競技運動”概念的質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25(6):1-6.

[3]梁樞,梁偉.電子競技國際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的文獻計量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2):7-14.

[4]鐵鈺,趙傳飛.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7:100-104.

[5]譚青山,孫娟,孔慶波.我國電子競技賽事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12:56-60,65.

作者:張軍 單位:陜西省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