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現狀與推進策略

時間:2022-12-02 03:33:27

導語: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現狀與推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現狀與推進策略

摘要:為適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理念的逐步推廣,我國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與電子商務相結合,食品行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分析中國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的基礎之上,著眼于其自身特征及存在的問題,為電子商務在食品行業中的推進提出有效的策略,以促進食品行業與電子商務兩者之間的結合,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推進策略

電子商務模式極大地改善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相比于線下,電商平臺所實現的線上購物具有省時性、便利性等突出優勢。促進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于提升食品行業物流運輸的速度和質量、加快相關信息在食品行業中的傳播、開拓食品銷售新途徑并完善食品市場的運作機制、充分發揮其調節食品價格及反饋食品供求關系等各項基本功能,從而滿足人們對于食品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的多重要求。

一、中國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一)食品行業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呈不斷擴大態勢。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達6.1億,實現了14.4%的年增長率。國家統計局對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了31.63萬億元,較上一年的29.16億元有了8.5%的增長。在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整體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食品行業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也有相應的增長,2018年中國吃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速達到了33.8%。(二)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不斷成熟。最初,在食品電商發展模式的探索期,其對于目標消費者的定位比較小眾,所面向的市場也局限在本地。之后,由于消費者對線上購物模式認可度的提高,食品電商開始運用平臺模式,進入快速發展期。隨著食品行業中各細分領域電商的涌現和迅速發展(如休閑食品行業中的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食品供應商普遍提高了對于食品電商的重視程度。從2017年開始,食品電商發展模式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存在B2B(食品企業對食品企業),B2C(食品企業對食品消費者),C2C(食品微商等個體食品銷售商對食品消費者),O2C(食品線上銷售對食品消費者)等多種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又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和場景。(三)食品行業電子商務實現與社交的深度融合。近年來,直播和短視頻逐漸在人們的社交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以淘寶和天貓超市為代表的食品電商開始從食品產品出發構建直播和短視頻相關創意,實現與社交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們對于直播和短視頻的傳播,提高產品的曝光率及銷售額。

二、中國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推進策略

(一)改善電子商務運作環境。想要食品行業電子商務取得推進,必須創造良好的環境作為基礎。首先,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正常運作,離不開相應的商業法律法規保障。由于電子商務的網絡特實體銷售中的一些規章制度可能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的需求,因此政府應完善相關的網絡安全法律,針對電子商務進行專門立法,發揮法律強制力以切實保護食品企業和消費者的相關利益。其次,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正常運作也需要相應的監管體系。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如果不重視對其交易進行監管,消費者就容易陷入維權困難的局面,因此,必須轉變對于食品電商的監管思路。廣泛運用電子追溯、網絡應用、數據挖掘等互聯網技術,讓“智能監管”成為監管新常態。(二)提高食品企業自身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推進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發展,食品企業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需要其轉變觀念,認識到在互聯網時代推行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并在食品供應、食品物流運輸、品牌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首先,食品企業要在供應鏈上引入信息技術,實現多條食品供應鏈的有機整合以避免造成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加快食品供應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并建立質量管理保障體系以提高食品供應的質量。第二,食品行業電子商務省時便利的優點,需要通過快捷高效的物流運輸得以保證,無論是與第三方合作還是自主進行物流運輸,食品企業都必須結合食品在儲藏方面的具體要求,尤其是冷藏冷凍食品,提高食品運輸速度并完善食品配送體系。第三,食品企業要利用好品牌效應,在明確自身品牌定位的前提條件下,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第四,食品企業還應該培養專門的電子商務人才作為支撐食品電商發展的支柱,包括電子商務服務人才、電子商務營銷人才、網頁及移動端設計人才等。第五,食品企業應構建創新營銷體系。食品電商企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企業就應當不斷培養創新意識,構建創新營銷體系。除此之外,食品企業還要分步驟制定合理的電子商務推進方案,規劃好每個階段應該取得的進展和應實現的目標,將線上和線下融會貫通起來,分配好兩者在企業銷售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實現兩者的互相帶動。(三)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是食品行業電子商務得以推進的重要動力,食品電商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模式的進一步開拓,都需要消費者通過完成消費行為來提供空間。隨著消費人群主體的改變和我國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進一步提升,國內生活消費趨勢出現較多新變化。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口碑所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與食品電商行業相關的趨勢主要包括年輕人普遍更重視“養生”、各年齡段群體日益“懶化”、即食火鍋和奶茶大熱、主張健康飲食與運動相結合、食品的網紅標簽作用擴大等。食品企業必須結合消費者在食品消費行為中所呈現的上述食品消費趨勢進行思考,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例如,在進行產品宣傳時,可在“健康”理念的指導下對廣告語進行設計。

中國食品行業電子商務在規模和模式探索上都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同時,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運用社交手段來促進食品電商發展。推進食品行業電子商務,政府和企業各自要發揮不同的功能,還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紀杰.“互聯網+”食品模式、安全監管困境與策略研究[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8,11(5)

[2]靳甜甜.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食品企業營銷模式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8,9(16)

[3]食品工業協會.國民食品消費現7大趨勢[J].福建輕紡,2018,(2)

作者:高麗媛 趙 琳 付 鈺 王炳予 張雨欣 單位: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