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經濟法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24 08:45:30
導語:高職會計經濟法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生源質量問題,大部分學習基礎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學習能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主動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精神頹廢、消極懶散,缺乏求知欲和上進心,整天沉迷于手機、網絡游戲,當學習遇到困難時,沒有信心、毅力和能力去克服,而是選擇放棄,上課經常遲到、早退、缺曠。如何讓高職會計專業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的過關率,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維,增強學生的法律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經濟法基礎》教學面臨的巨大挑戰。
二、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基礎》教學方法的探討
1.強調重要性,引起高度重視《經濟法基礎》這門課法律條文多、知識點分散、內容較為枯燥,需要記憶的東西多,較難提起學生的興趣。為了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我在第一堂課會反復強調《經濟法基礎》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作為一名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方面的專業知識,還必須要懂得相關的經濟法律知識,要知法、懂法,只有掌握了相關法律知識,養成了法律思維,才能在行為上做到嚴格依法辦事,從而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各種經濟關系。因此,每一位會計專業的學生必須要認真學習,而且《經濟法基礎》是初級會計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讓學生樹立在獲得畢業證時能夠取得初級會計資格的雙證目標。只有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以后的教學才容易開展。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在《經濟法基礎》教學中,有很多教師仍然喜歡采用傳統的“滿堂貫”教學模式,一堂課從頭講到尾,忽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對經濟法課程漸漸失去了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應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興趣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由于很多客觀因素的限制,教材在編制過程中不可能時時把趣味性放在突出位置。因此,需要老師在講解知識點時把趣味性滲透其中。例如,我在講解“勞動合同法律”這一內容時,我首先采用動漫的方式展示一組案例:第一則,2015年2月8日,張三大學畢業后應聘到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規定了有二個月的試用期,但是沒有與張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2015年3月10日,公司通知張三,公司決定辭退他,他的試用沒有通過。張三不服,認為他在試用期很努力,已經做得很好了。請學生思考:張三與公司是否建立了勞動合同關系?第二則,2016年3月,大發公司招聘一財務總監,要求具備中級會計師以上資格,李四前來應聘,雙方簽訂了2年期勞動合同。李四因工作經常失誤引起公司對其業務水平的懷疑,于是公司將李四的中級會計資格證書拿去鑒定,結果發現其證書是偽造的。大發公司于是解除了與李四的勞動合同。李四要求該公司對他進行經濟賠償。被公司拒絕,于是李四向當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學生思考該案例應當如何裁決?通過動漫的形式展示案例,能立即吸引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教學內容豐富且生動,最終達到掌握知識點的目的。在講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這部分內容時,我采用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扮演仲裁庭中雙方當事人、仲裁委員會,對經濟糾紛進行仲裁。情景一,2015年7月,楊名中專畢業后,應聘到一家醫藥公司工作,約定試用期為3個月,試用期基本工資為800元(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1380元),每月休息三天;情景二,公司一直沒有與楊名簽訂勞動合同,2016年11月,一天上班途中,楊名因交通事故事入住院,出院后,公司以沒有與楊名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解聘了他,楊名向當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仲裁;情景三,仲裁庭開庭,三名仲裁員對他們的糾紛進行仲裁裁決,三名仲裁員各執意見。通過學生的模擬和角色扮演,讓同學們思考在這三個情景中存在哪些問題?當三名仲裁員意見不同時以誰的意見為準?公司及相關人員會受到怎樣的處罰?另外在教學中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維,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輕松、愉快、主動的吸收新知識。同時加強校外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加強實務操作能力訓練。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應用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因此,本課程通過布置實踐任務,讓學生走出校門參與各種法律活動。讓學生到法院去觀摩庭審、參加法律咨詢,讓學生在校園及社區里進行法制宣傳、開展社會調查,通過這些實踐活動,既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又能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這樣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顯著。3.科學記憶,增強記憶強度,提高學習效率《經濟法基礎》的范圍廣、知識點多,記憶的難度較大,因此,老師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教會學生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能極大的提高學生效率。(1)列表歸納法對于一些內容復雜、文字龐雜、條文過多、容易混淆的內容,可利用表格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在學習勞動合同法律制度時,由于保守商業秘密和競業限制的內容非常復雜,學生最容易混淆,采用表格歸類,可讓知識點一目了然。(2)聯想記憶法例如在學習企業所得稅法時,對于三項經費的扣除比率,有的學生記不住,愛弄混,因此,我讓學生看到福利費時就聯想到“企業不發福利,職工就要死”,于是福利費的扣除比率是14%,看到教育經費的時候就想到“職工不接受教育就會變成二百五”,于是教育經費的扣除比率就是2.5%。在學習增值稅的稅率時,由于“營改增”,增值稅稅率變得比較復雜,尤其11%和6%這兩檔,很多學生易混淆,于是我讓同學們在學習“11%”這一檔稅率時就聯想到“光棍們,房地產是交友的基礎”,于是11%這一檔的稅率就包括:建筑、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這樣的記憶法既有趣味性學生也容易憶得牢固。(3)口決記憶法在教材中有相當多的內容是無法用理解來記憶的,學生一般采用死記硬背,而利用一些口決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例如在學習法的分類時可用這樣的口決來記憶:“創法成不成”,即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可將法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目的是為了開公司”,即根據法律運用的目的劃分為公法和私法。在學習計入管理費的四個稅金時可以這樣記:“等我們有錢了,我們就可以有房有車有地有花”有房:房產稅,有車:車船使用稅,有地:土地使用稅,有花:印花稅。學習匯票的絕對應記載事項時可這樣記: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簽章)作表樣(表明“匯票”的字樣),收付(收、付款人名稱)金額(確定的金額)無所謂(無條件支付的委托)。學習消費稅稅目時可這樣記:“三男三女去開車”,“三男”:煙、酒、鞭炮焰火,“三女”:貴重首飾、珠寶玉石及高檔化妝品,“去開車”:小汽車、摩托車、成品油??跊Q記憶法是教學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詼諧有趣、朗朗上口的口訣能讓學生快速的記住教學內容并且不容易忘記。4.精選教學內容,自編校本教材市場上現有的經濟法教材,內容繁雜、章節多、更新慢,缺少新穎而具體的案例,更缺少實訓內容;忽視不同專業學生對經濟法律知識學習的側重點不同,缺乏專門針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經濟法教材,也沒有既能適應經濟法課程教學又能適應初級會計考試的“課證融合”教材。因此,針對高職學生特點和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自編校本教材。高職學生注重的是崗位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在教材內容的選取上本著“必須、夠用”,不必過分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精選與會計崗位能力和職業能力聯系密切的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支付結算法律、稅法、公司法、合同法作為教材主要內容,教材內容的編寫上強調實用性和職業性。并編寫配套的實訓教材,實訓教材應多吸收新穎而又貼近工作、生活的真實題材、真實案例。實訓項目既有課內實訓項目也有校外實踐項目。因國家經濟法規更新很快,校本教材應每學期進行更新升級,以免教學內容陳舊滯后,影響教學效果。5.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時代已經終結,將互聯網手段運用于教學中,可將學生中的“低頭族”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中來,可充分的利用微課、移動課堂將學生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學習某一個知識點,《經濟法基礎》中有很多知識點可做成微課,然后掛到校園網上讓學生在手機上即可完成一些知識點的學習。利用慕課讓學生們足不出戶享受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布置課程網站作業與測試,利用校園網站開展網絡化學習,通過網站及時答疑解惑,加強教學互動。另外,由于我們的教科書從編寫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現實生活中一些法律事件出現的比較快,造成了一些教學案例滯后,教師可精選最近發生的典型案例,通過網絡向學生提前展示,讓學生提前思考然后帶著問題到課堂上來學習與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律觀念。6.采用科學的課程考核方式課程考核標準是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也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環節。改變過去一單一的試卷考試的做法,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把整個學習過程納入考核,重視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考核,將學生對經濟法律知識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將學生的綜合素質納入考核的范圍。學生的出勤情況,課堂表現,討論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都按一定的比例納入考核,這樣才會讓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歐陽琳.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反思[J].企業導報,2016(08).
[2]陳昌.淺談會計專業經濟法教學問題與對策[J].金融經濟,2017(02).
[3]李錦文.淺談語文教學要重視語言藝術[J].群文天地,2012(05).
[4]趙博.淺析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高校經濟法教學[J].河南科技,2013(09).
[5]楊玲英.高職《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3(24).
[6]景文利.淺談教師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技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12).
[7]張曉云、張偉.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經濟法課程改革———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
作者:丁蔚 單位: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消費者保護經濟法論文
- 下一篇:醫療保險檔案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