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對我國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2-09-16 10:38:00
導語:歐元對我國的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2002年1月1日起,歐元就將作為12個成員國的唯一合法貨幣正式進入市場流通領域。事實上,歐元的影響范圍將遠遠超出這12個成員國,僅歐元發揮直接決定性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就約有40多個。有些國家或地區已單方面宣布以歐元為法定貨幣,如歐洲的3個獨立國家圣馬力諾、梵蒂岡和摩納哥以及安道爾和南聯盟的科索沃與黑山共和國,還有涉及14個非洲國家的法非金融合作區將直接與歐元掛鉤。就歐元的影響程度而言,歐元誕生的意義也許在歐元剛啟動之初尚未充分體現出來,但歐元的實際流通將會使其得到充分體現。正如意大利前總理阿馬托曾經說過的那樣,歐元的價值只有在進入流通后才能定論。
歐元的啟用是國際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頁,對中國貿易和金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亞洲需要研究借鑒,中國應該積極應對。
歐元啟動與流通對中國貿易和金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99年,歐盟在里斯本承諾要使“歐洲經濟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和最有實力的知識經濟”,歐元的啟用無疑是歐盟做出該承諾的最大信心保證。歐元的啟用對區內各經濟體來說,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同樣,歐元的誕生與流通對中國貿易金融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歐元誕生后改變了國際貨幣體系,未來隨著歐元的流通,將會形成國際貨幣結構格局中極其重要的一極
歐元誕生后,迅速成為國際貿易、金融交易和官方外匯儲備中的一大主要貨幣,形成全球貿易結算貨幣和外匯儲備結構新格局。例如中國大陸通過金融機構發生的國際收支交易結算貨幣中,2001年上半年歐元占的比重為2%.
隨著歐元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其所占的比重將會繼續上升。歐元誕生前國際商品貿易中有一半左右都是以美元結算,官方外匯儲備60%左右是美元,即使在去年,歐洲貨幣在國際外匯儲備結構中的比重還不到美元的一半。但是,歐盟與區外的貿易量占世界的比重為20.9%,還稍微超過美國的19.6%的比重,僅去年歐元區11國(希臘尚未加入)的總貿易量就達40749億美元,占世界的32.0%,是同期美國的兩倍。這種局面必將因歐元的啟動和流通而改變。根據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騰的計算,預計歐元將在國際商品貿易結算中的份額從16%提高到25%,相應歐元占世界外匯儲備的比重也將從20%左右上升到這個水平。
就中國而言,歐元誕生將近三年來,在中國的國際收支交易結算的貨幣中,歐元已經占有了相當的比例。200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通過金融機構發生的國際收支交易結算貨幣中,歐元占的比重為2%,歐元區各國貨幣與歐元合計占國際收支交易規模的3%.不過,美元、港幣與日元相應的比重分別為83%、10%和4%,可見這與中歐互為第三大貿易伙伴的地位還不相稱。歐元流通后,歐元在中國貿易結算中的比重將會增加。從貿易方面看,2001年1-8月,中國大陸和歐元區的進出口貿易占中國大陸總進出口的比重分別為12.0%和12.3%(詳見附件)。從外匯收支方面看,2001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與歐元區諸國的外匯收支規模占中國總收支規模的比重為10.25%,中美這個數字是15.43%,中日是14.04%.相信歐元進入流通領域后,歐元在中國貿易結算中的比重將會增加。
歐元已經成為重要的外匯市場交易貨幣,對國際匯率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美元、歐元和日元之間新的匯率變動關系
雖然歐元誕生以來,在國際外匯交易市場上相對美元經過一個短暫的走強期后,一直處于弱勢,但我們要知道,其中有多種非基本因素的原因,例如美國等國家和南聯盟關于科索沃的戰爭因素。實際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歐元在過渡期內是帳戶上虛擬的貨幣,尚未進入流通領域,等待其成為人們手中的實際鈔票,人們對歐元的信心將會增強,歐元的價值將會回歸到其實際水平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選擇及其權重的確定已經改變。1996年1月份,SDR中美元比重為39%,德國馬克比重為21%,法國法郎比重為18%,日元和英鎊各為11%,今年2月份,SDR中美元比重為45%,歐元比重為29%,日元比重為15%,英鎊依舊為11%.歐元區經濟體在IMF中的頭寸已經高達190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50億美元,上升為第一。根據IMF當初制定的有關規定,IMF的主要辦事機構地點甚至需要遷址。外匯市場上交易貨幣幣種將減少,交易更加集中,匯率的波動性相對下降。歐元債券市場的出現將會降低債券投資的貨幣不確定性,先前的歐元區各種貨幣統一被歐元所取代,這有利于降低投資的復雜性。
歐元資本市場將會得到整合,實力將更強大,這將吸引更多的區外投資者和籌資者參與這一市場,金融市場格局將會因歐元的啟用而改變
股票市場方面,去年11月27日,歐洲大股市(巴黎、倫敦、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米蘭、馬德里、蘇黎世和斯德哥爾摩)的總裁在巴黎商討合作大計,初步為建立一個泛歐股市達成了一致意見。債券市場方面,美國發行的債券占世界債券發行總額的37.2%,而歐盟占34.5%.外匯市場方面,美國占世界外匯交易量的41.5%,而歐盟占35%.這些顯示歐元將會有廣闊的市場舞臺。據倫敦經濟學院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自歐元誕生起5年內,歐元將對美元構成實際挑戰。最近英國大選正在辯論是否加入歐元區,如果英國也加入了歐元區,那對美元的威脅就更大了。根據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預測,數年內將會有0.5-1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向歐元區。
歐元的啟用將會方便中國企業去歐元區資本市場籌資和投資。實際上,歐洲已有一些大型證券、經紀公司已經在為吸引中國企業來歐上市和發行債券做準備,甚至還派出代表或通過駐華機構展開宣傳。中國企業應抓住這個機會,盡快制定對策,擴大在歐洲的融資渠道。歐元債券和股票的出現便利了中國企業和機構在歐元區的投資。
歐元的啟用也將促進歐元資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歐元區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發展很快,截止到2000年底,歐盟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累計近26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國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為334.59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為207.09億美元。其中來自歐元區11國的合同金額為17.19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為13.59億美元,分別占5.14%和6.56%.歐元的啟用將減少歐洲投資者,特別是中小企業投資者的風險,更有利于中國接受來自歐元區的投資。
歐元的誕生與流通將會改變中國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
從長期和發展的眼光看,歐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漸發揮作用。目前,歐洲國家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的比重約為20%,歐元區本身的非黃金官方儲備截止到今年6月底為2386.9億美元,僅次于日本同期的3611.4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大部分為美元,歐元和日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儲備貨幣多元化能分散市場風險和政治風險,有利于中國對外匯儲備管理貫徹“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原則。中國外匯儲備貨幣的分布,需要考慮國際貨幣體系的現狀,以及中國外貿和外債的構成。
歐元將改變區外產品進入的方式,使中國貿易品進入的難度加大,但相應地也有一定的便利。
歐盟和中國現在互為第三大貿易伙伴,歐元流通后,減少了貨幣結算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降低了貨幣風險,將有利于促進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但不利的方面也會因此而生,歐盟將以一個整體進一步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將對中國金融業提出更強烈的調整。
關于東亞“清邁倡議”與歐元機制借鑒
1999年“10+3”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的《東亞合作聯合聲明》是東亞合作進程中一個重要文件,為東亞合作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重點。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日益發展的形勢下,東亞國家需要進一步拓展區域內合作。
2000年5月“10+3”財長們在泰國清邁通過了“清邁倡議”。該倡議將原來東盟之間的貨幣互換擴大到所有成員,同時東盟各成員與中、日、韓以及中、日、韓之間建立雙邊貨幣互換和債券回購安排。清邁會議后,“10+3”國家即著手落實清邁倡議的內容,有關雙邊貨幣互換和債券回購安排的基本框架和原則正在探討之中,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清邁倡議標志著東亞國家在區域金融合作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它是“10+3”框架下加強東亞資金自助和支持機制的良好開端。根據“清邁倡議”第7條,“10+3”財政部長們還授權東盟秘書處在貨幣互換協議的基礎上,就如何建立適合本地區情況的自我融資機制進行研究,從而加強東亞國家整體應付金融危機的能力。可以說,東亞建立貨幣互換機制是形勢需要。以前日本曾提出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的構想,但因美國的反對和東亞國家對日本的難以信任而未實現。而“清邁倡議”貨幣互換機制將為“10+3”國家在面臨國際收支困難和外匯支付危機時提供短期外匯流動性支持,是現有的以IMF為中心的國際資金援助機制的必要補充。
關于借鑒歐元機制引入亞元機制的共同貨幣問題,理論上早已有研究。最近來華參加APEC會議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芒德爾先生在1961年就在《美國經濟評論》雜志上發表了《最佳貨幣區域理論》文章。芒德爾的文章簡要闡述了共同貨幣的優勢,如降低了貿易中貨幣結算的交易成本,消除了相關價格的不確定性。同時他也詳細分析了共同貨幣的劣勢,最大的不足在于:當需求的改變或遇到其他不對稱沖擊要求某一特定地區的實際工資下降時,很難保持充分就業,除非生產要素尤其是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當然,在利弊分析的基礎上,芒德爾教授對實行統一貨幣持肯定態度。我們的基本判斷是,經濟基礎同質的諸多經濟體尤其是中小國家,貨幣統一優勢大于劣勢;而經濟基礎異質的經濟體尤其是較大的經濟體,貨幣統一劣勢大于優勢。
考慮到東亞有自身的歷史和現實特點,東亞國家多是發展中國家,多樣性突出,發展水平差距明顯,屬于經濟基礎異質區域,所以東亞的合作應以發展為目標,尊重多樣性,循序漸進。首要的是鞏固和加強在“10+3”范圍內已有的美元國債雙邊回購協議及貨幣互換機制的成果,完善對話機制。將來該貨幣互換機制是否發展成為像歐盟那樣的貨幣統一化,引入類似歐元一樣的亞元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穩妥發展。
中國政府和銀行系統要積極應對歐元轉換與流通
1998年12月2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就了《關于歐元啟動后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了關于經常帳戶、資本帳戶、外債指標和統計報表等有關歐元區原有國家的貨幣在中國境內兌換為歐元的事項?,F在,中國政府和銀行要積極準備應對歐元的流通,早日出臺有關政策,以順利實現歐元在中國的轉換與實際流通。
將歐元在較短時間內引入歐元區十二國以及世界的實際流通領域,歐盟將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同樣,中國境內的歐元轉換與流通也給中國的政府和銀行系統帶來一定的挑戰。銀行系統將需要在牽涉歐元實際流通的零售、結算業務方面相應做出調整。調整具體涉及到各種歐洲貨幣存款戶轉換為歐元存款戶,歐元現鈔的提供、歐洲貨幣的兌換及存取、出口結算業務中計價貨幣的調整、遠期結售匯報價的調整、新增歐元現鈔外匯買賣交易、確定歐元的現鈔價格等。
- 上一篇: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
- 下一篇:上海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