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民憲法意識論文
時間:2022-08-25 04:05:00
導語:我國公民憲法意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公布施行的,至2002年12月4日已經整整20年了。我們不禁要問:憲法公布實施20年了,我國公民對憲法的了解程度如何、對憲法的認識水平怎樣、對我國憲法的實施狀況是怎么評價的?為此,筆者組織了一次公民憲法意識的問卷調查。現將這次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及統計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一、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02年11月初至12月底。
調查區域: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
調查地點:這次調查的范圍很廣泛,調查人員的足跡遍及調查區域內的黨政軍工農學商等各種單位、火車站、汽車站、火車上、長途汽車上、公共汽車里、廣場、公園、街頭巷尾、店鋪攤吧、鬧市鄉鎮以及鄰居家中,等等。
調查人員:蘇州大學法學專業學生,共96人。
調查方式:調查人員親自走訪調查,由調查人員詢問填寫,或由被調查者當場填寫問卷。為消除被調查者的顧慮,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本次調查一律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
調查要求:調查必須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調查必須客觀中立,不能先入為主;調查要盡可能多記錄被調查人的原話;每個調查人員至少調查10人以上,要盡可能擴大調查面,選擇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人進行調查,一個單位的調查對象一般不超過3個人。
調查問卷:這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001份。江蘇947份,其中蘇州708份(市區582份、市郊城鎮106份、昆山10份、張家港10份)、無錫62份、南京48份、常州45份、泰州30份、鹽城20份、南通18份、鎮江16份;上海42份;浙江寧波12份。
調查對象:被調查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和職業等基本情況,詳見下面的表1、表2、表3、表4.
表1調查對象的性別構成統計表
------------------------------
|性別|人數|百分比|
|--------|--------|----------|
|男|596|59.54%|
|--------|--------|----------|
|女|405|40.46%|
|--------|--------|----------|
|合計|1001|100%|
------------------------------
表2調查對象的年齡構成統計表
-------------------------------
|年齡|人數|百分比|
|--------|---------|----------|
|18-29歲|391|39.06%|
|--------|---------|----------|
|30-39歲|263|26.27%|
|--------|---------|----------|
|40-49歲|212|21.18%|
|--------|---------|----------|
|50歲以上|135|13.49%|
|--------|---------|----------|
|合計|1001|100%|
-------------------------------
表3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統計表
------------------------------------------
|文化程度|人數|百分比|
|------------------|--------|------------|
|不識字或識字不多|21|2.10%|
|------------------|--------|------------|
|小學|55|5.49%|
|------------------|--------|------------|
|初中|157|15.68%|
|------------------|--------|------------|
|高中或中專|327|32.67%|
|------------------|--------|------------|
|大專|203|20.28%|
|------------------|--------|------------|
|本科及以上|238|23.78%|
|------------------|--------|------------|
|合計|1001|100%|
------------------------------------------
表4調查對象的職業構成統計表
-------------------------------------------
|職業|人數|百分比|
|------------------|--------|-------------|
|黨政機關工作人員|90|8.99%|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57|15.68%|
|------------------|--------|-------------|
|國有企業職員|124|12.39%|
|------------------|--------|-------------|
|集體企業職員|81|8.09%|
|-------------
-----|--------|-------------|
|私營企業職員|153|15.29%|
|------------------|--------|-------------|
|外資企業職員|70|6.99%|
|------------------|--------|-------------|
|個體戶|97|9.69%|
|------------------|--------|-------------|
|農民|40|4.00%|
|------------------|--------|-------------|
|在校大學生|128|12.79%|
|------------------|--------|-------------|
|其他|61|6.09%|
|------------------|--------|-------------|
|合計|1001|100%|
-------------------------------------------
表4說明:這次我們調查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主要包括市委、區委、政法委、宣傳部、政府辦、公安局、公安派出所、司法局、工商局、地稅局、物價局、民政局、衛生局、經貿委、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局、交通局、城市管理局、城市執法局、城管辦、城市監察大隊、街道辦事處、法院、人大常委會、選舉委員會、政協、工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主要包括大學、中學、小學、成人學校、研究所、圖書館、文化站、電視臺、報社、醫院、衛生院、福利院、影戲院、劇團、衛生監督所、房產交易中心、供電局、市政公司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國有企業職員主要包括銀行、郵電、賓館、大酒店、商城、紡織、機械、化工、藥品、機床、特種油、種子、火車、汽車、人力資源、房屋修建開發等國有企業的職員。
集體企業職員主要包括公園、商店、信用社、售樓處、絲綢、農藥、醫藥等集體企業的職員。
私營企業職員主要包括商廈、物資、建材、藥材、服裝、廣告、裝飾裝璜等公司以及皮鞋廠、小超市、電腦專賣店、美發店、夜總會、酒店、家具店、書店、球鞋店等的職員。
外資企業職員主要包括電腦、電氣、紡織、家庭裝飾、結婚用品、鄰里中心管理等外資公司的職員。
個體戶主要包括個體運輸、裝飾材料、商品推銷、服裝店、布店、皮鞋店、眼鏡店、百貨店、雜貨店、小吃店、小餐館、食品店、酒店、旅館、照相館、小攤販、書吧、茶吧、報亭等個體業主。
表中的農民包括民工、村委會干部。
表中的在校大學生是指非法律專業的在讀大學生。
表中的“其他”包括下崗工人、無業人員、退休人員、軍人以及律師、音樂等自由職業者,等等。
二、調查問題的統計結果與簡要分析
(一)關于對我國憲法的了解情況
表5調查問題:您知道我國有一部名叫《憲法》的法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知道|970|96.9%|
|--------|--------|------------|
|不知道|31|3.1%|
--------------------------------
高達96.9%的被調查者知道《憲法》,表明我國公民已經比較普遍地知道了憲法。這可以說,是現行憲法公布實施20年來的主要成效之一。
但是,仍有3.1%的被調查者不知道憲法。在這次調查中,一個接受調查的大叔劈頭就問:“憲法?憲法是什么東西?”需要指出的是,這次調查主要是在以蘇南為主的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進行的。為此,我們完全可以推定,在經濟落后地區,會有更多的公民不知道憲法。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現象值得注意,有些被調查者即使知道憲法,但似乎認為與自己無關,在調查過程中一位中學老師對調查人說:“你不應該找數字老師,應該找政治老師。”難道憲法只是政治老師的事,與數學老師無關?!對于很多人來說,知道憲法,恐怕僅僅是知道“憲法”這個詞、《憲法》這部法而矣。更有甚者對憲法和法律有誤解,根本不愿意去了解憲法和法律。在調查中,一位司機說:“我不懂法律,要知道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表6調查問題:您是主要通過什么途徑知道憲法嗎?
----------------------------------------------------
|選擇答案|人數|在知道憲法者中所占百分比|
|------------|------|------------------------------|
|親自看過|235|24.23%|
|------------|------|------------------------------|
|聽別人講過|123|12.68%|
|------------|------|------------------------------|
|看電視或報紙|450|46.39%|
|------------|------|------------------------------|
|單位組織學過|115|11.86%|
|------------|------|------------------------------|
|其他|47|4.84%|
||------|------------------------------|
|其中學校學過|21|2.16%|
----------------------------------------------------
近一半的被調查者是通過看電視或報紙知道憲法的,這表示在當今社會,媒體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今后我國應當加強在電視等媒體中宣傳憲法的力度。有近12%的被調查者是通過單位組織學習了解憲法的,表明單位在憲法的宣傳中起著相當的作用,今后我們對此仍不能忽視。只有2%多一點的人表示是通過學校學習知道憲法的,表明學校在憲法宣傳中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今后中學應當加強憲法知識的教育力度,大學則應當增加憲法理論在《法律基礎》課程中比重。超過四分之三的被調查者沒有親自看過憲法典,表明我國的憲法仍遠離公民的生活,這務必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公民是十分愿意了解憲法的。一名被調查者對調查人員說:“我要謝謝你!讓我有機會多增加一點這方面的知識。”這表明我國憲法的宣傳教育還有相當大的空間,憲法的宣傳工作者和理論研究者大有作為。
表7調查問題:您知道現在的憲法是哪年制定的?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1954年|370|36.96%|
|--------|------|----------|
|1993年|||
|--------|------|----------|
|1999年|||
|--------|------|----------|
|1982年|378|37.76%|
|--------|------|----------|
|不清楚|244|24.38%|
|--------|------|----------|
|其他|9|0.90%|
----------------------------
表8調查問題:您知道現行憲法修改了幾次?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1次|157|15.69%|
|--------|--------|----------|
|2次|||
|--------|--------|----------|
|3次|462|46.15%|
|--------|--------|----------|
|不清楚|370|36.96%|
|--------|--------|----------|
|其他|12|1.20%|
------------------------------
表9調查問題:“依法治國”是哪一年寫入憲法的?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1982年|486|48.55%|
|--------|------|---------------|
|1993年|||
|--------|------|---------------|
|1997年|||
|--------|------|---------------|
|1999年|173|17.28%|
|--------|------|---------------|
|不清楚|333|33.27%|
|--------|------|---------------|
|其他|9|0.90%|
---------------------------------
表10調查問題:您知道憲法對個體、私營經濟的地位是怎樣規定?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290|28.97%|
|----------------------------------------------------|--------|------------|
|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565|56.44%|
|----------------------------------------------------|--------|------------|
|不清楚|146|14.59%|
----------------------------------------------------------------------------
通過上述表7、表8、表9、表10,我們可以高興地了解到,有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能準確地知道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制定的;有近一半的被調查者知道現行憲法已經修改3次;有17%的被調查者知道“依法治國”是1999年寫入憲法的;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能準確地知道我國現行憲法對個體、私營經濟地位的規定。這些都表明我國公民對現行憲法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有三分之一的人錯誤地選擇1954年或1993年或1999年為現行憲法的制定時間,并有四分之一的人明確表示不知道現行憲法是哪年制定的,此外還有6人認為現行憲法是2000年制定的、2人認為是1994年制定的、1人認為是2002年制定的。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不清楚我國現行憲法修改了3次,并有近16%的人錯誤地認為現行修改了1次或2次,還有7人認為現行憲法修改了4次,認為修改了17次、7次、6次、5次的人各有1人,另有1人只知道現行憲法修改了很多次。有近一半的人錯誤地認為“依法治國”是1982年或1993年或1997年寫入憲法的,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不清楚“依法治國”是哪一年寫入憲法的,還有4人錯誤地認識“依法治國”是1989年寫入憲法的,2人認為是1954年,認為是1978年、1984年、2000年入憲的各有1人。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我國在1999年已對憲法有關個體、私營經濟地位的規定作了修改,仍認為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另有近15%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國憲法對個體、私營經濟地位的規定。
有趣的是,“依法治國”和“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1999年憲法修正案的重要內容,但知道前者的被調查者只有17%,而知道后者的則達56%.看來,目前我國公民對經濟問題的興趣和了解遠遠大于對法律問題的興趣和了解。
總的看來,目前我國公民對現行憲法的了解情況不容樂觀,對憲法內容的掌握程度偏低。在調查中,一個被調查者說道:“我們只知上班、下班,哪知憲法?”另一名被調查者講:“憲法是很無聊的,人們根本不關心這個,人們關心的只是他在銀行里有多少存款。”這些話雖然不中聽,但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常識告訴我們,人們對事物的了解與其興趣有關,而人們的興趣則取決于該事物對自己的相關程度。[1]目前我國公民對憲法了解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現行憲法對公民實際生活的關系不大,憲法還沒有成為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
(二)關于對憲法功能的認識
表11調查問卷:您認為憲法主要是用來干什么的?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憲法主要是用來約束政府權力,保護公民權利的|662|66.14%|
|------------------------------------------|------|----------|
|憲法是用來規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173|17.28%|
|------------------------------------------|------|----------|
|憲法是國家用來管理老百姓的|79|7.89%|
|------------------------------------------|------|----------|
|不清楚|72|7.19%|
|------------------------------------------|------|----------|
|其他|15|1.50%|
--------------------------------------------------------------
超過66%的被調查者選擇“憲法主要是用來約束政府權力,保護公民權利的”,這出乎我們的意料。看來,目前在我國已有相當多的公民對憲法的功能有了正確的認識。這是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情!
但是,仍超過17%的人認為“憲法是用來規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近8%的人認為“憲法是國家用來管理老百姓的”,還有超過7%的人不知道憲法是作什么用的。在調查中,甚至有人認為憲法是用來“抓人”的。其實,正是出于對憲法功能的無知和誤解,所以許多人不關注憲法。在調查中,一個拒絕接受調查者冷冰冰地說:“我為什么要關心這不關我的事”。看來,我們要加強對憲法控制國家權力的“控權”功能和保障公民權利的“保權”功能的宣傳力度。
(三)關于對憲法原則的認識
表12調查問題:國家干部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黨|73|7.29%|
|------------|--------|------------|
|人民|803|80.22%|
|------------|--------|------------|
|國家機關|44|4.40%|
|------------|--------|------------|
|不清楚|50|5.00%|
|------------|--------|------------|
|其他|31|3.09%|
------------------------------------
其中:黨和人民292.90%
“人民主權”即權力屬于人民是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憲法的基本理念和精髓之一。我國現行憲法第2條第1款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在上表中,我們高興地看到,高達8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家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表明目前我國公民對人民主權原則有了比較普遍的認識。
但是,有超過7%的被調查者認為國家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給的,近3%的人認為是黨和人民給的,超過4%的人認為權力來源于國家機關,還有5%的人明確表示不清楚。這些表明我國仍相當一部分公民對權力的來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屬于國家的主人、權力的所有者。超過10%的人認為權力來源于黨,這與對我們黨的領導地位的認識有關。然而,黨只是人民的忠實代表,并不是權力的源泉。黨的十五大報告曾明確指出:“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國家的權力……”。當然,權力也不屬于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只是權力的基本載體、直接行使者,歸根到底其權力來源于人民。
在調查中,還有被調查者認為國家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靠錢得來的”,這說明在現實生活中目前我國的確存在“買官賣官”的腐敗現象以及公民對此的深惡痛絕。還有被調查者指出:“權力屬于人民,但間接選舉不能體現這一點”、“表面上是人民,實際上未有體現”,這表明我國公民對人民主權原則的落實情況不滿意。的確,權力不來源于人民,權力就不可能真正屬于人民。我國應當盡快進行選舉制度的改革,以確保國家權力真正來源于人民,進而真正屬于人民。
表13調查問卷:有人說:“黨和國家的權力是有限的,應當受到人民和法律的限制。”您認為這句話對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對|732|73.13%|
|----------|------|------------|
|不對|143|14.28%|
|----------|------|------------|
|不清楚|120|11.99%|
|----------|------|------------|
|其他|6|0.60%|
--------------------------------
表14調查問卷:您認為當前一些干部腐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A:干部待遇低|37|3.69%|
|-------------------------|---------|------------|
|B:干部自身素質差|134|13.39%|
|-------------------------|---------|------------|
|C: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586|58.54%|
|-------------------------|---------|------------|
|D: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119|11.89%|
|-------------------------|---------|------------|
|E:不清楚|26|2.59%|
|-------------------------|---------|------------|
|F:其他|99|9.90%|
--------------------------------------------------
其中選擇:BC40人BCD10人CD9人AC7人BD7人ABC4人AD4人ABCD3人848.39%
權力制約是憲法的一項重要原則。表13和表14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3%的被調查者認為“黨和國家的權力是有限的,應當受到人民和法律的限制”是對的,超過58%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干部腐敗的最主要原因是“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將“其他”中的選擇累加起來,選擇“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的達666人,占被調查人總數的66.53%),表明越來越多的公民對憲法的權力制約原則以及干部腐敗的原因有了清醒而正確的認識。在調查中,一位被調查者還明確表示,是“干部權力太集中”導致了腐敗。
但是,仍有超過14%的被調查者認為“黨和國家的權力是有限的,應當受到人民和法律的限制”這句話不對,近12%的人清楚,表明權力制約的觀念在我國還沒有得到遍及。對于當前腐敗的最主要原因,13%的人認為是“干部自身素質差”,近12%的人認為是“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影響”,這又說明一些傳統的觀念和認識仍在相當一部分公民心中占主導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公民雖然認同“權力制約”的原則和觀念,但對現實情況表示不滿和無奈。對于“黨和國家的權力是有限的,應當受到人民和法律的限制”,一個接受調查者如此說:“話本身是對的,但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用。”在調查中,一位個體店主氣憤地講:“權大于法,法只對老百姓有用,對當官的沒用!”許多人向調查人員提出了類似的問題:“我們只是老百姓,怎么能限制黨的權力?怎么能限制國家的權力?黨和國家想干什么,怎么可能受到限制?”
表15調查問題:有人說:“憲法的地位最高,黨也受憲法管。”這句話對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對|607|60.64%|
|--------|------|----------|
|不對|239|23.88%|
|--------|------|----------|
|不清楚|154|15.38%|
|--------|------|----------|
|其他|1|0.1%|
----------------------------
憲法至上是憲法的又一項重要原則。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地位最高,當然黨也要受憲法管,這是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自然要求。我國現行憲法也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中國共產黨章程也明確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有60%的被調查者贊同“黨也受憲法管”,表明我國公民已經比較普遍地認同憲法的最高地位。
但是,有超過23%的被調查者認為“憲法的地位最高,黨也受憲法管”這句話不對。在調查中,一位被調查者用一種質疑的口氣問調查人員:“不對吧!是黨的地位最高啊!”另一位被調查者說:“憲法也是黨授意制定的,當然不能管黨。”更多的被調查者則認為,黨的權力應該受到憲法的限制,但現實中的情況并非如此。
表16調查問題:您聽說過“人權”這個詞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聽說過|932|93.11%|
|----------|-------|--------|
|沒有聽說過|69|6.89%|
-----------------------------
表17調查問題:您知道什么是人權?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人應享有的權利之類|166|16.58%|
|--------------------|--------|------------|
|公民的基本權利之類|305|30.47%|
|--------------------|--------|------------|
|不知道|406|40.56%|
|--------------------|--------|------------|
|其他|124|12.39%|
--------------------------------------------
“您知道什么是人權?”這是一道主觀題,被調查者所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在大體上可以分四大類:(1)人應享有的權利之類,如“人的權利”、“人的基本權利”、“人為了生存及發展所享有的權利”、“人的生存、發展等權利”、“人作為人所享有的權利”、“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人應具有的權利”等等,這類回答比較接近目前我國較通行的人權定義:“人權是指作為人所應該享有的權利,是一個人為滿足其生存和發展需要而應當享有的權利。”[2](2)公民基本權利之類,如“人權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規定每個人的權利”、“法律賦予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公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權利”、“公民依法享有的各種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自由、平等”、“選舉權、言論自由”,等等。(3)不知道類,即明確表示不知道、不清楚或不填寫、不回答。(4)其他類,如“人民的權力”、“人類權益”、“保護自身的權利”、“人的自主權力”、“自己把握自己”、“人權是美國人的口頭禪”,等等。
基本人權也是一項重要的憲法基本原則,保障人權是憲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表16和表17的數據顯示,有高達93.11%的被調查者聽說過“人權”這個詞,并有16.58%的人能比較正確地知道什么是人權,這是讓人高興的消息!表明那種把人權當作資產階級的口號和專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6.89%的被調查者尚未聽說過“人權”,多達40%的被調查者不知道人權是什么,有30%的人把人權與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等混為一談,還有12%左右的人將人權誤解為其他,這與不知道差不多,甚至更糟糕!此外,仍有少數人將人權視為西方的專利品。這些都表明,我國必須進一步宣傳人權、研究人權、保障人權。
(四)關于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認識
對于我國公民在基本權利方面的憲法意識,我們主要調查了公民對平等權、選舉權、財產權這三項最基本權利的認識。
表18調查問題:有人講:“老百姓一定要守法,而干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不遵守法律。”您同意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不同意|489|48.85%|
|----------|--------|------------|
|非常不同意|416|41.56%|
|----------|--------|------------|
|同意|41|4.10%|
|----------|--------|------------|
|基本同意|36|3.60%|
|----------|--------|------------|
|不知道|16|1.60%|
|----------|--------|------------|
|其他|3|0.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國現行憲法明確規定的一項重要的公民基本權利。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0%的被調查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老百姓一定要守法,而干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不遵守法律”的說法,表明我國大多數公民已經具有平等權利意識,“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但是,仍有超過7%的被調查者同意或基本同意干部在某些情況下享有特權。更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查中,雖然絕大多數被調查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老百姓一定要守法,而干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以不遵守法律”,但普遍認為在實際生活中這是事實。一位老干部氣憤地說:“法律面前不平等,干部百姓不一樣!”
表19調查問題:我國公民享有選舉權的最低年齡是: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16周歲|143|14.29%|
|--------|------|----------|
|20周歲|||
|--------|------|----------|
|18周歲|817|81.62%|
|--------|------|----------|
|不清楚|41|4.09%|
----------------------------
值得高興的是,81.62%的被調查者能夠準確無誤地知道我國公民享有選舉權的最低年齡是18周歲,顯然這一憲法常識在我國公民中的普及率是比較高的。
但是,讓人迷惑不解的是,竟有14.29%的被調查者錯誤地選擇16周歲或20周歲為我國公民享有選舉權的最低年齡,還有4.09%的人則明確表示不清楚?!要知道,本調查是在18周歲(含18周歲)以上的中國公民中進行的。被調查者都是18周歲以上的公民,理應都參加過當地人大代表的選舉活動。這不能不讓人對過去有關選舉宣傳報道的選民高投票率產生懷疑!如果真是參加過選舉,但不知自己參加選舉的年齡條件,那么唯一的合理解釋恐怕只能是他(她)對選舉不感興趣,所在單位叫其參加選舉,就應付式地投一票。
表20調查問題:有人主張,我國憲法應當象保護公共財產一樣保護私有財產,規定公民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您同意嗎?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同意|618|61.74%|
|------------|------|----------|
|基本同意|235|23.48%|
|------------|------|----------|
|不同意|56|5.59%|
|------------|------|----------|
|不清楚|86|8.59%|
|------------|------|----------|
|其他|6|0.60%|
--------------------------------
調查結果顯示,85%的被調查者同意或基本同意“我國憲法應當象保護公共財產一樣保護私有財產,規定公民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看來,私有財產與公共財產應當同等保護,憲法應當規定公民私有財產不可侵犯,這已成為我國大多數公民的呼聲,私有財產權入憲是人心所向。在調查中,一些被調查者在表示同意本題主張的同時,還強調“非常有必要”、“非常同意”。一位被調查者說:“個人的私有財產保護同樣很重要,因為這也是辛苦勞動所獲得的!”
(五)關于對國家機構的認識
關于我國公民在國家機構方面的憲法意識,我們主要調查了公民對國家機關的種類、最高權力機關的名稱、國家領導人的任期這三個最基本的憲法常識的了解程度:
表21調查問題:您知道我國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哪些?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A:人大|706|70.53%|
|----------|------|------------|
|B:政府|702|70.13%|
|----------|------|------------|
|C:黨委|257|25.67%|
|----------|------|------------|
|D:法院|624|62.34%|
|----------|------|------------|
|E:政協|309|30.87%|
|----------|------|------------|
|F:檢察院|678|67.73%|
|----------|------|------------|
|G:紀委|338|33.77%|
|----------|------|------------|
|H:不清楚|20|1.99%|
--------------------------------
選擇ABDF(完全答對的)15014.99%
少選多選(答錯的)83183.02%
上表調查數據真有些讓人震驚!在江滬浙這些經濟和文化均相對發達的地區,竟只有70%的被調查者知道“人大”和“政府”是我國的國家機關,只有60%多一點的人知道“法院”和“檢察院”為國家機關,只有14.99%的人選擇了完全正確的答案,而高達83.02%的人不能完全準確地知道我國的國家機關主要有人大、政府、法院和檢察院。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人大”和“政府”不屬于我國的國家機關,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法院”和“檢察院”不是我國的國家機關。同時,有25.67%的人認為“黨委”屬于國家機關,33.77%的人認為“紀委”是國家機關,30.87%的人認為“政協”也是國家機關。“黨委”、“紀委”分別在四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公民的心目中成了國家機關,這并不完全是公民的無知,倒是客觀地反映了事實,佐證了各級黨委和紀委部門在國家實際生活中行使國家權力并成為是事實上的國家機關這一事實,反映了目前我國存在“以黨代政”現象的狀況。近三分之一的人將“政協”視為國家機關,則反映了政協的尷尬地位,政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參政議政,承擔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職能,但這種協商和監督沒有法律約束力,政協在憲法和法律上并不是國家機關,卻成為人們心中的“國家機關”。這些都要求我們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盡快理順黨政關系,并明確政協的法律地位。
表22調查問題: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中共中央|104|10.39%|
|------------|------|----------|
|國務院|81|8.09%|
|------------|------|----------|
|全國人大|756|75.52%|
|------------|------|----------|
|不清楚|50|5.00%|
|------------|------|----------|
|其他|10|1.00%|
--------------------------------
我國現行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正確的答案。這表明我國憲法關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大的規定已被越來越多的公民所了解,這也可以說是現行憲法公布實施20年的一大成效。
但是,有10.39%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共中央”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有8%的人選擇“國務院”,還有5%的人不知道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哪個,此外有人認為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中央軍委”或“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將“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一起視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些都表明目前我國仍有相當一部分公民對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缺乏正確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被調查者明確表示憲法規定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與事實上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不一致的。在調查中,一個被調查者講:“黨是最大的!”一位個體戶在回答本調查問題時說:“我知道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大,但人大說話沒用,還得聽黨中央說了算……”,所以他選了“中共中央”。
表23調查問題:您知道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最多可以擔任幾年?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5年|390|38.96%|
|------------|------|----------|
|8年|||
|------------|------|----------|
|10年|372|37.16%|
|------------|------|----------|
|沒有限制|81|8.09%|
|------------|------|----------|
|不知道|132|13.19%|
|------------|------|----------|
|其他|26|2.60%|
--------------------------------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每屆任期5年,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也就是最多可以擔任10年。調查結果顯示,有37.16%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正確的答案,表明我國(至少在蘇南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公民知道國家領導人的任期這一憲法知識。
但是,有38.96%的被調查者錯誤地認為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最多可以擔任5年或8年,13.19%的人明確表示不知道,8.09%的人選擇“沒有限制”,還有2.60%的人認為這些國家領導人最多可以擔任3年、4年、12年、13年、15年或20年。顯然,不知道國家領導人任期的公民遠遠多于知道者。在調查中,許多被調查者表示:“這些我們哪知道,又不專門學這個。”國家領導人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明星”,他們的命運往往與國家的命運乃至每個公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按照常理,公民是關注國家領導人的。我國超過60%的公民不能準確了解國家領導人的任期,只能表明國家領導人的任期問題離公民太遠,也就是說,這主要是由于國家領導人的選舉屬于間接選舉而公民無權參與造成的。今后,國家的主要領導人是不是實行直接選舉,值得研究。
(六)關于對憲法實施的評價與展望
表24調查問題:您認為我國憲法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用?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根本不起作用|49|4.90%|
|--------------|--------|------------|
|基本上不起作用|123|12.29%|
|--------------|--------|------------|
|作用不大|257|25.67%|
|--------------|--------|------------|
|作用很大|456|45.55%|
|--------------|--------|------------|
|不清楚|96|9.59%|
|--------------|--------|------------|
|其他|20|2.00%|
--------------------------------------
其中:有一定作用121.20%
多達45.55%的被調查者認為我國憲法的“作用很大”,這真令人吃驚!難道我國憲法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真的很大嗎?從前面表11和表14的調查數據可知,66.14%的被調查者認為憲法主要是用來約束政府權力,保護公民權利的,而66.53%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腐敗的最主要原因是“權力缺乏監督和制約”,這顯然表明目前我國憲法尚未發揮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作用,由此得出的結論應該是目前我國憲法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不可能很大。那么,為什么近一半的被調查者會選擇“作用很大”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了解實際情況;二是表達良好愿望。在調查中,一個被調查者在回答本問題時,在選擇“作用很大”的同時,又在旁邊加上了幾個字:“具體不知”。另一位調查對象說:“憲法作用是很大,但不依其實施,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從這些話語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被調查者的真實想法。
其實,從上表其他數據中也可獲知,多數公民對目前我國憲法的作用還是評價不高。被調查者認為根本不起作用的占4.90%,認為基本上不起作用的占12.29%,認為作用不大的占25.67%,認識有一定作用的占1.20%,表示不清楚的占9.59%(不清楚,本身就說明憲法對其影響不大),這幾項累加起來為53.65%.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對我國憲法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評價不高。在調查中,一個被調查者說:“憲法的效力在現實生活中基本看不見,對老百姓來說是空的。”這種對憲法作用的評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什么在總體上我國公民對憲法實施所起作用的評價不高?在調查中,一個私營企業主講:“這里只有土政策,不少收費規定都沒有國務院批文,我仍要交錢,憲法哪管得了那么多!”一位工人說:“每天十幾時工作,到家就睡覺,這種生活方式哪里用得著憲法,我們目前是解決溫飽,再創家電時代,法律時代還有一段距離。”其實,他們所說的“亂收費”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正是憲法應當管的問題。由此看來,目前我國憲法遠離公民生活并不能直接保障公民權利,就是公民對憲法實施評價不高的主要原因。
表25調查問題:您認為法院可不可以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可以|393|39.26%|
|----------|------|--------|
|不可以|443|44.26%|
|----------|------|--------|
|不清楚|164|16.38%|
|----------|------|--------|
|其他|1|0.10%|
----------------------------
調查數據顯示,在法院可不可以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的問題上,認為“不可以”的人比認為“可以”的人多,這表明多數公民了解目前我國憲法不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的事實。沒有想到的是,多達39.26%的被調查者認為法院可以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這主要是受所謂“憲法訴訟第一案”-2001年山東齊玉苓案的廣泛宣傳和熱烈討論的影響。在調查中,許多被調查者提及到該案。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被調查者認為法院不可以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主要是因為“憲法與民法不一樣”,是因為“憲法無具體的量刑標準”。在調查中,一位被調查者還這樣說道:“我們祖祖輩輩就這樣生活的,只要不偷不搶,就沒犯法。打官司用不到憲法。”看來,目前我國許多公民對法院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存在誤解,誤以為法院適用憲法是為了處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其實,從世界范圍來看,法院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主要是為了處理違憲案件,進行違憲審查。憲法訴訟是世界上最普遍最有效的違憲審查模式,也是保障憲法實施并充分發揮作用的最成功方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通過普通法院在審理普通的民事、刑事案件時直接依據憲法對涉及違憲的法律進行審查,有70多個國家設有專門的憲法法院專門負責適用憲法處理違憲案件。顯然,法院直接依據憲法審判案件進行違憲審查,即違憲審查司法化是一種世界潮流。我國應當盡快憲法訴訟制度,讓法院直接適用憲法處理違憲案件,實行違憲審查的司法化。
表26調查問題:您認為我國憲法發揮作用的關鍵是什么?
------------------------------------------
|選擇答案|人數|百分比|
|--------------------|------|------------|
|A:黨和國家重視|178|17.78%|
|--------------------|------|------------|
|B:全面修改完善憲法|135|13.49%|
|--------------------|------|------------|
|C:提高公民素質|201|20.08%|
|--------------------|------|------------|
|D:建立專門監督機構|271|27.07%|
|--------------------|------|------------|
|E:法院直接適用憲法|23|2.30%|
|--------------------|------|------------|
|F:不清楚|36|3.60%|
|--------------------|------|------------|
|G:其他|157|15.68%|
------------------------------------------
其中:CD25人ABCD24人BD16人AD16人ACD13人BC9人BCD7人AC6人AB5人DE5人ABC4人ABD4人AE2人BDE1人13713.69%
上表的數據顯示,被調查者對于我國憲法發揮作用的關鍵措施的選擇,按其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的順序是:“建立專門監督機構”,占27.07%;“提高公民素質”,占20.08%;“黨和國家重視”,占17.78%;主張各種措施組合并用的,占13.69%以上;“全面修改完善憲法”,占13.49%;“法院直接適用憲法”,占2.30%.其中,被調查者選擇“建立專門監督機構”的最多,加上“其他”中的綜合選擇,多達385人,占38.46%,被調查者將其作為我國憲法發揮作用的關鍵措施的第一選擇與近些年來學者們的主張是一致的。看來,建立專門的憲法監督機構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和學界的共同呼聲。
為什么超過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把建立專門監督機構視為我國憲法發揮作用的最關鍵措施?這主要源于對當前我國眾多違憲行為無人過問狀況的反思。在調查中,一位被調查者質問道:“憲法是第一大綱領,是基本法,對吧?但為什么許多與憲法相違背的事實、法律條文依然存在呢?”
對于建立什么樣的專門監督機構,在調查中也有不少人提出建議,如有一位被調查者明確主張建立憲法法院,以完善我國的違憲審查機制。在此順便提及的是,上表中選擇“法院直接適用憲法”的人之所以很少,主要是因為被調查者對“法院直接適用憲法”缺少了解。其實,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法院直接適用憲法主要是由專門的憲法法院或普通法院依據憲法進行違憲審查。也就是說,“建立專門監督機構”與“法院直接適用憲法”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而且,設立專門的憲法法院直接適用憲法進行違憲審查,是保障憲法發揮作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我國也可以考慮采用這一方案,以完善現行違憲審查制度,確保我國憲法最大化地發揮作用。
三、結束語:必須大力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
社會調查及定量分析是非常繁瑣但很重要、我國法學界很少應用但亟待加強的研究方法。本文通過上述簡要而繁瑣的調查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初步而基本的結論:當前我國公民的憲法意識有喜有憂,在總體上不容樂觀!
憲法意識是人們對憲法現象的心理活動。一國公民的憲法意識直接關系到一國憲法文化的形成,而在一個國家廣大公民中占主導地位的憲法文化往往決定著一個國家憲法的命運。一般地,公民憲法意識差,憲法文化層次就低,憲法的制定及其實際運行狀況就差,憲政程度也就低;公民的憲法意識好,憲法文化層次就高,憲法的制定及其實際運行狀況就好,憲政程度也就高。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我國公民的憲法意識還不夠理想,由此看來,我國的憲政建設是任重而道遠。為此,我國必須大力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
我們要加強憲法的宣傳,推動公民憲法意識的提高。正如同志200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會上講話所指出的:“必須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要在全社會廣泛宣傳憲法,讓憲法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
我們要加強憲法制度的建設,促進公民憲法意識的提高。憲法意識影響憲法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但憲法制度對憲法意識又有反作用,憲法制度的創立和實施能帶動憲法意識的形成和提高。我們要加快建立憲法訴訟等權力制約和人權保障的制度以及憲法節、國家領導人就職宣誓效忠憲法等制度,通過憲法制度的創新和實踐來促進公民憲法意識的提高。
我們要加強憲法理論的研究,引導公民憲法意識的提高。憲法理論是憲法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源泉,公民憲法意識的提高需要先進的憲法理論指導。在大力提高我國公民憲法意識的過程中,憲法學理論工作者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加強憲法意識的理論研究,為我國公民憲法意識的更新和發展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和營養,引導我國公民的憲法意識朝著憲政的方向發展。
注:
*這次公民憲法意識調查是2002年秋筆者在講授《憲法學》課程時組織蘇州大學法學院02級法學教改班18位同學和文正學院02級法學專業學生78位同學進行的(調查問卷由筆者事先設計),是筆者進行憲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主要目的是為了改變《憲法學》課程教學僅限于課堂理論講授、缺乏實踐環節的狀況,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次調查活動對學生們觸動很大,調查結束后他們紛紛表示:這是與社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一次不尋常的經歷,受益非淺,既鍛煉了自己的膽量和實踐能力,又了解了社會,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生的收獲是這次調查活動的最大成果。本文只是這次調查活動的副產品。
參考文獻:
[1]參見龔祥瑞主編:《法治的理想與現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施現狀與發展方向調查研究報告》,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5頁。
[2]周葉中主編:《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97頁。
- 上一篇:憲法制定權問題思考論文
- 下一篇:憲法委員會性質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