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9-17 08:54:11
導語: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成為國際競爭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關鍵,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及普及與當代大學生密切相關。文章以河南省開封市高校為例,針對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對知識產權的認知程度,明確知識產權意識缺失的危害和提高的必要性,為知識產權未來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知識產權;產權戰略;認知程度;高校學生
21世紀,知識產權一直是世界性熱門話題,國家屢次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在社會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夠推動時代進步與發展。2020年11月,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知識產權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高校是高科技人才培養的基地,知識創新和科技進步的主力軍是就讀的大學生。國家對高校的發展及大學生的培養極為重視,創新創業項目普及開來,提高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對創新型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
1調查結果及數據分析
1.1基本情況
為了全面直觀地了解當前高校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現狀,筆者采取多階段抽樣方式,從河南省開封市高校選取350名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同時充分考慮到調查對象學校、性別、專業、年級等多種因素,全方面覆蓋大學群體(見表1)。本次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3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4.29%。
1.2調查結果分析
由于法學院學生開設了知識產權專業課程,以下分析結果均是非法學類專業的大學生。1.2.1知識產權基礎常識了解甚少此次調查,問卷中提到“是否有了解過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一般不太了解”的占比52.85%,“不知道”的占比13.29%(見表2),可見開封市高校大學生對知識產權知識了解較少。盡管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不斷健全和完善知識產權立法工作和保護體系,但由于我國的知識產權相關工作起步較晚,沒有較長的時間進行沉淀,同時高校政策落實不夠,宣傳教育多浮于表面,大學生對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1.2.2學生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此次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49.37%的學生“沒有或不知道”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有沒有創新發明申請專利保護,“有想法,但不知具體操作流程”的占比27.22%,“有”的僅占10.76%(見表3)。盡管高校一直在響應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號召,但從調查結果來看,高校實施效果并不顯著,現階段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現狀堪憂,高校大學生是知識創新的大部隊,提高大學生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迫在眉睫。1.2.3學校應加強知識產權教育當提到是否會動員他人保護知識產權時,62.97%的學生選擇會。愿意和比較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知識產權專題活動的大學生分別占比19.62%和42.09%(見表4)。以上現象說明大學生是具有一定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愿意去提高,表明學校的宣傳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引導、沒有信心成為大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學校應該加強知識產權教育,讓學生們喜歡創新、了解途徑、敢于維權。
2高校學生知識產權意識存在的問題
2.1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知識產權抄襲現象屢見不鮮,隨意下載盜版軟件,領取免費資源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并且大多數人都是一種無意識行為,即者或轉載者并未認識到這些行為已經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這不僅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對知識產權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也表現其不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產權意識淡薄的現象。
2.2知識產權教育理念落后、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國的學科體系還處在發展階段,目前還未設立專門整合知識產權資源的機構。學校不夠重視知識產權教育,表現在教學實踐中主要是局限于理論教育,不能結合實際以及化抽象為具體,因此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若將知識產權課程作為選修課面向全校學生,避免不了與學生專業背景產生摩擦的現象,教師無法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因材施教,只能淺嘗輒止,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3知識產權教育缺少教材、缺乏師資
教材資源的缺乏主要體現在數量有限和質量欠缺上,對于過于專業、理論性太強的知識,學生不容易接受也達不到教學目的。師資方面,目前我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師資匱乏問題普遍存在。很多學校沒有研究產權相關的專職教師,在教學方面也只是照本宣科,幾乎不會引入真實案例,沒有做好指導學生的工作,幫助他們解答身邊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學生很難學到系統、實用的知識。
2.4應試教育扼殺學生的創造性
回看學生的受教育經歷,從小學到高中,學生參加學科競賽較多,如作文大賽、數學競賽、英語演講等,但很少有人有時間和精力參加科技競賽,從小就沒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研發創新帶來的產權意識。進入大學,專門從事研究的學生數量相當有限,因此學生對知識產權知之甚少。一些不太有創新意識的學生迫于學業,選擇抄襲或模仿,這無形中加重了社會產權意識薄弱的現狀。
3提高地方高校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的策略
3.1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政府強化監督執行
當知識產權制度發展逐步健全時,應繼續關注政府相關知識產權執法部門對于與知識產權法律有關問題的執行能力。首先,各執法主體間可以構建統一協調的知識產權執法聯動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其次,要加大知識產權司法改革的力度,可以成立專門統一的知識產權執法機構,提高執法隊伍素質,優化知識產權執法現狀。最后,要增加知識產權法院數量,建立審判法庭,簡化訴訟程序,通過提高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以維護原創者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消除原創者想要對自己的專利成果及創意進行保護時的顧慮。
3.2發揮高校主渠道作用,加強知識產權教育
在高校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普及型教育講座,引用社會中存在的典型反例,如“漢芯一號造假案”“翟天臨學術造假案”等學術不端行為,向大學生闡明抄襲、造假的嚴重不良影響以及將會帶來的沉重后果。要充分發揮學校社團作用,組建知識產權研究社,吸引更多學生學習知識產權相關內容;要提高學校文化宣傳欄的利用率,在宣傳欄張貼相關海報,在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擺放宣傳讀物;要運用網絡宣傳優勢,通過學校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知識產權知識傳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夯實知識產權知識,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3.3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提升大學生知識產權的認知能力
在當今社會,具備一定的知識產權專業知識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素養。大學生不僅要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強化自己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還要積極與教師以及學校溝通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使自己的付出有所收獲,進而更加深刻直觀地體會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內涵,更有效地達到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目的。現階段,我國大學基礎教育缺乏一定的法制教育,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當知識產權侵權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往往無所適從,最終無法維護自己的根本權益。大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相關知識,使知識產權知識不再是碎片化記憶,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強化自己的知識產權法律思想,提高自身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3.4社會生活中規范知識產權行為,拒絕一切盜版
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度,對其中利害進行客觀冷靜地分析,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在當今網絡發達的現代化信息時代,大學生在享受網絡所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經受著許多考驗。在此背景下,學生虛榮心和物化觀念越來越強,價值取向越來越功利化,缺乏尊重、謙虛意識,再加上“事半功倍”心理的嚴重影響,直接導致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頻發。作為大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創新的艱辛與寶貴,要對創作者保持敬意,對原創作品持有敬畏之心,時刻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剽竊他人作品、不試探法律紅線、不觸犯道德底線,無論何時堅決抵制盜版。
4結語
各國之間的競爭主要依靠科技與經濟,知識產權是推動科技與經濟進步的基礎。黨的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既要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又要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保護知識產權,培養高校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是為我國發展奠定基礎。知識經濟大背景下,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意味著社會的進步,高校應利用優勢資源發揮應有的作用,為知識產權“筑墻”和“織網”。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子晨.寧夏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現狀的調查及分析[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2(3):86-88.
[2]孟彥娟,孟天財.知識經濟時代的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和認知狀況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1(3):96-99.
[3]中國科技產業編輯部.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J].中國科技產業,2020(6):4-5.
[4]趙瑋.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調查與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7(11):26-27.
[5]陳淑萍.高校通識課程于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的建構[J].職業教育,2017(9):31-32.
作者:李春雨 單位: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
- 上一篇: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探討
- 下一篇:海上風電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