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成本核算措施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18 10:08:00

導語:醫院成本核算措施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成本核算措施分析論文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與問題

1、受傳統經營觀念的影響,對成本管理認識不足

大多數醫院經營者受傳統經營觀念的影響對醫院實行成本核算認識不足,認為醫院在安全醫療的基礎上多收病人便可增加收入,成本核算可有可無。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會出現重醫療業務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輕職能管理部門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同時,重直接成本核算管理,輕間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財務會計成本核算管理,輕責任成本核算管理等等。比如:目前,許多醫院對于行政部門和后勤部門發生的管理費用沒有進行分攤;房屋折舊費沒有計提和分攤。這樣算出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是一種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形式,反映出來的醫療成本也較低,使得醫院管理者對醫院的經濟效益高估,對管理者的決策產生誤導,最終影響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2、成本核算管理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

目前我國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醫院成本核算理論和醫療服務成本核算體系,在行業規章中缺乏統一、科學、規范的方法,導致各醫院在實際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圍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資料只能在本醫院內部進行縱向比較,而不能在不同醫院之間進行橫向比較,使數據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對成本進行效益分析。

3、計算機網絡化管理水平不高

從目前狀況來看,大多數醫院計算機網絡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規劃,缺乏反饋式控制,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獨立于其他系統,不能很好的與成本核算系統銜接,信息資源存在很大的浪費,醫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沒有充分利用有效資源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現手工核算電腦數據的現象,而手工操作往往又會導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準確性差,制約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4、忽視人力資源成本、質量成本和環境成本管理

醫院成本管理的目標不是由利潤最大化這一短期性的直接動因決定的,而應該定位在以患者滿意和降低成本為核心的更具廣度和深度戰略層面上。從廣度上看,醫院成本管理應該從其內部的成本管理,發展到供應鏈成本管理;從深度看,應該從傳統的成本管理,發展到精益化成本管理(人力資源成本、質量成本和環境成本)。傳統的成本管理忽視了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和質量成本管理及環境成本管理。人力資源成本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醫院利潤的高低,加強對人力資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強醫院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質量是醫院的生命,成本是醫院的壽命。因此加強質量成本管理可以節省大量的費用,從而增加收益,可防止收入降低。

二、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實行成本核算是提高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需要

醫院在市場經濟下要提高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就要根據衛生改革的要求把“事業”當成“產業”辦,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診治病人多,醫療質量高,病人負擔的費用少,則社會效益好;醫務勞動耗費少,成本越低,則經濟效益越好。

2、實行成本核算是衛生行政部門制定醫療服務價格的依據

由于醫療服務具有社會公益性質,醫療服務項目完全由政府定價。成本是制定價格的最低界限,只有正確核算成本,真實反映醫療服務耗費,才能為衛生行政部門合理定價提供依據,才能使醫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的耗費得到合理補償,保證其正常運轉。

3、實行成本核算能夠增強職工成本意識,使職工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通過開展成本核算,能夠使全院職工認識到成本核算不僅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且是醫院所有部門、所有員工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門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參與。目前,國家正在倡導節約資源,主張用最小的投入產出最大的效益。通過成本核算,可以使職工了解醫院經濟運行的情況和成本支出情況,這樣就能樹立全院職工的成本意識和成本觀念,自覺節約資源,杜絕浪費,從而實現醫療服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低耗的醫療服務。

4、實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的基礎

成本核算是醫院績效考核與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礎。激勵制度是促進醫院提高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績效工資核算是實行按勞分配的一種補充方式,是對醫務人員提供超額勞動的報酬,是激勵制度的重要內容。

5、實行成本核算是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醫院要在競爭中取勝,就要面向市場,做出正確經營決策。只有及時提供準確的成本資料,才能使預測、決策和分析等活動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

三、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

1、做好成本核算基礎工作,規范運作流程

(1)在成本核算前,必須對醫院各部門、各科室的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界定產權,確認價值,核實資產的占有量。

(2)建立健全實物資產的計量、計價、驗收、領退、轉移、報廢、清查和盤點制度,這是進行成本控制、正確計算成本的重要前提。

(3)建立數據分類標準和操作規范,便于計算機操作,使醫院經濟管理各子系統之間信息數據能夠自動分類和歸集,做到信息資源共享,為成本核算的自動化、科學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4)成本核算離不開可靠的原始記錄和憑證,應該制定原始記錄與憑證傳遞流程,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據。

(5)成本核算不應局限于事后的記錄和計算,應在費用發生之前和發生中加強審核與控制,應事先制定費用的開支標準,明確費用審批權限,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有效控制成本。

2、對成本費用進行合理的歸集與分攤

(1)確定成本歸集對象是實行成本核算的基礎,目前我國醫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對象不同可分為醫院級成本核算、科室級成本核算、項目成本核算三個層次。醫院可根據自身管理要求選擇適宜的成本核算對象。

(2)按照誰受益歸集給誰的原則,盡可能將成本歸集到最低級的明細項目上,同時要歸集到最小的部門。

(3)為了便于成本管理,可按月、季、年確定成本計算期。

(4)直接成本是將各科室的各項支出直接歸集到科室醫療成本,間接成本應按照合理原則在不同成本核算對象、不同科室或不同服務項目之間進行分配,在分攤時要做到誰受益多,誰承擔成本就多,以便明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職責,使效益評價公平合理。

3、將某項間接成本費用進行分攤

(1)成本費用分攤的內容有:不同服務對象之間的成本分攤;科室單位間的分攤;床日、診次和項目成本的分攤。

(2)成本費用分攤的主要原則:因果關系、受益程度、公平平等、承受能力。

(3)常見的成本分攤基礎是按收入的比例分攤,如檢驗費、檢查費;按科室職工人數分攤,如管理費用;按科室面積分攤,如清潔費用、電費;按住院床日數分攤,如水費、能源費;按床位比例分攤,如管理費用;按門診人次分攤,如門診水電費。

(4)常用的分攤方法:直接法、階梯分配法、雙重分配法、聯立方程法。其中,聯立方程法最精確,但操作復雜;階梯分配法可清楚表明間接成本的構成;雙重分配法更適用于中小型醫院。

4、進行醫院成本分析

(1)醫院成本分析包括:分析醫院總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戰略經營領域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戰略經營領域中主要醫療服務項目成本的水平。

(2)醫院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有:收支平衡分析、分析成本計劃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編寫成本分析報告等。

(3)醫院成本分析的專門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標準成本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法等。

5、提高成本核算的計算機網絡化管理水平

由于醫療服務技術性強、涉及面廣且復雜多樣,專業分工精細,業務流程和經濟的運行比較復雜,而且成本核算的層次多,數據量非常大,因此醫療服務的成本核算必須依賴于計算機系統,醫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塊的計算機系統,在收費處、臨床、醫技科室、倉庫、藥庫、后勤、財務實行聯網,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成本核算數據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質量和效率,使計算機網絡在醫院成本核算過程中發揮作用。

6、嚴格控制人力資源成本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正在成為主導地位的核心生產要素,醫院必須把人力資源作為戰略資源考慮,合理控制人員增長,精簡科室人員,提高員工的知識和創新能力,實行競爭上崗、轉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費”而導致成本的升高,從而影響醫院經濟效益。

總之,成本是醫院競爭的戰略核心,醫院相對其競爭對手要保持較大的優勢,極為重要的途徑就是在成本方面有所作為。通過開展成本核算,充分挖掘醫院人、財、物的潛力,使醫院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低耗的醫療服務,從而增強醫院的競爭力,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宜珍、周瑞、李春:醫院財務管理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2]潘文珍、王路:關于醫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

[3]陳曉玲:淺談醫院開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現代經濟,2008(7).

[4]江晶:醫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

[5]費峰:醫院成本分配與核算[M].上海:上海財政大學出版社,2008.

[6]張凱:加強成本核算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J].經濟師,2008(3).

[7]張英:醫院管理咨詢實務[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

【摘要】“看病貴,看病難”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也成為引發醫患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醫院要緩解醫患之間的這一矛盾,除了要不斷提高自身醫療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醫院要認識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從成本核算著手,通過控制醫療成本降低病人醫療費用。本文從成本核算的現狀與問題入手,闡述了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對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醫院成本核算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