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企業現代成本核算思考
時間:2022-01-29 05:07:00
導語:簡述企業現代成本核算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論是實施現代企業制度,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還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把企業推向國內外市場,歸根結底,目的均在于激發企業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改造、自負盈虧的內在動力和壓力,并應以提高經濟效益,滿足社會需要為根本目標。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就無法生存和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提高成本意識,不斷完善基礎工作,建立現代成本管理體系。
一、現代成本管理體系
(-)要點
1.目標成本預測。
目標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內產品要達到的成本水平,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奮斗目標。由于產品成本變動受設計、工藝水平、生產周期、經營管理計劃安排以及企業經營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目標成本預測就是分析研究各項因素與成本的依存關系,利用大量數據,采用一定的方法,對企業一定時期的成本目標、成本水平進行測算、分析和預見。邯鋼的經驗表明:核定目標成本從市場價格倒推市場成本,認真分解目標成本指標,“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通過經濟責任制的指標體系,明確責任,實行層層成本否決,從而帶動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成本企劃。
成本企劃是影響全世界成本管理發展的重要模式。成本企劃又稱“目標成本計算”、“成本設計”。成本企劃的關鍵在于產品設計階段,事先限定產品的制造成本和期間成本,從生產產品的上游確定成本允許開支限度,把傳統成本管理的立足點從生產制造階段轉移到設計構思階段。
日本實行“成本企劃”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首由日本豐田汽車企業創始,稱為“戰略性成本管理”。在設計階段結合應用價值工程,開發新車型和更新舊車型,確保了目標利潤的實現。1973年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機“豐田”汽車公司為滿足政府規定的排氣標準,應用成本企劃的管理模式更趨成熟。在日本,這種成本管理模式已經在汽車制造、電機、機械制造、電子儀表、冶金、化工、紡織食品等行業中推廣。現在,成本企劃已經成為影響全世界成本管理的重要模式。
“成本企劃”管理的流程,是以目標成本為中心的。從設計新產品的目標成本開始,到設計圖紙上實現降低成本目標為止,是管理流程的中心環節。在流程中,產品開發設計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構想設計、基本設計、詳細設計、工序設計。通過目標成本的設定一分解一達成一再設定一再分解……值到使工序設計成本達到目標成本的要求。
(二)特點
1.生產要素商品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已由物質產品的生產成本擴大到非物質生產領域,如核算勞務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技術開發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
2.成本管理的主體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由生產領域轉向銷售領域,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生產方向,加強籌資、投資工作中的成本管理。
3.國家對企業成本管理實施宏觀調控。
4.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手段的現代化。為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企業成本管理方面,應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成本企劃”、美國施樂公司的成本標桿瞄準,以及邯鋼成本管理經驗,利用電腦、多媒體、網絡等先進技術手段,使企業成本管理逐步實現現代化。
二、建立現代成本管理體系
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四十多年企業成本管理的經驗,并借鑒國際慣例與國外行之有效的先進管理方法,貫徹改革精神,構建一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現代企業成本管理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成本管理體系分為五個環節:
1.搞好成本預測,確定目標成本。
成本預測是企業在市場調查、品種預測、銷售預測、價格預測等一系列預測的基礎上,研究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與成本的依存關系,測算一定時期的成本目標。成本水平以及預見成本變化趨勢,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成本預測是成本計劃的基礎,是編制成本計劃事前必不可少的分析階段。根據成本預測的結果和經營計劃指標的要求,確定計劃年度成本目標,并納入企業多目標經營管理體
2.作好年度成本計劃,確定和落實年度降低成本橫施。
企業成本計劃是企業綜合經營計劃的重要專業計劃之一。企業成本計劃是適應市場需求,以提高企業和社會效益為中心,重點反映企業內部條件與外部經營環境的協調發展,以實現成本目標,組織企業供、產、銷、資金等方面的平衡,從而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計劃應編制成滾動計劃、彈性計劃、單獨應變計劃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計劃。
3.實行成本控制,加強成本的日常管理。
成本控制是在產品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成本的主體管理工作。成本控制作為一個管理環節,不僅促使實際成本符合成本目標、成本計劃和定額,而且自始至終以改進工作為手段,以降低成本為目標。成本日常控制的重點,一是控制高于或低于廢品率差異;二是控制計時工資的生產效益差異;三是控制材料、能源消耗量差異。在材料采購、產品銷售時,利用期貨交易套期保值功能,實施成本控制。
4.準確及時地核算產品成車,保證成本指標的真實性和可比性。
成本核算的方法決定于企業生產工藝過程的特點與管理的要求。正確核算產品成本,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成本開支范圍和各項費用開支標準。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不再計入成本,而直接體現在當期損益。同時,實行壞賬準備金制度,計提的壞賬準備金計入管理費用,以強化企業風險意識,分散經營風險。簡化低值易耗品攤銷辦法等等。為與國際慣例接軌,企業應逐步把完全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責任成本核算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在一套賬簿系統中輸出多種功能的成本信息,以滿足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內部經營決策的需要。另外,應逐步推行責任質量成本核算,把質量成本核算納入企業責任會計體系,以杜絕質量損失。
5.認真開展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作。
企業應定期開展成本分析工作,不斷總結降低成本的經驗,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推動企業向社會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成本分析應以單位產品成本分析為重點,分析產品產量、質量變動對成本的影響,深入分析材料、能源消耗定額差異,分析技術經濟指標變動對成本的影響等。
- 上一篇:探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性發展的關聯性
- 下一篇:企業的資本結構管理思考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