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成本管理實現企業價值透析
時間:2022-04-30 09:21:00
導語:小議成本管理實現企業價值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降低成本是每個企業不可避免的課題。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成本戰略管理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關鍵詞:戰略成本;成本價值比
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是以追求價值最大化為首要目標的,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采取低成本戰略搶占市場。因此,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強調成本管理非常重要。長期以來,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通過指令性計劃直接對企業進行調控,所以,企業的成本管理觀念比較淡薄,即使講成本管理,也主要是從降低消耗、節約費用考慮,側重于對產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場價值,不在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和功能上做文章。
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所面臨的外部和內部環境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上述傳統的成本管理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與傳統的成本管理相比,戰略成本管理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成本管理的重點從孤立的降低成本轉向成本與價值的最優組合,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在傳統的計劃經濟下,產品實行統購統銷,企業的產出等于企業的收入。因此,降低產品成本就意味著增加企業的收益,企業必然將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在降低產品成本上,而陷入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狀態,不能為決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確信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換,企業不能再將成本管理簡單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為,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能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以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是現代企業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的確,在相關指標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會相應地增加企業的收益。然而,在各項經濟指標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有時增加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會相應地增加企業的收益。因此,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內容不僅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從成本與價值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所以,企業必須把成本管理的重點放到戰略上來,一切降低成本的措施都應以成本——價值分析的結果作為決定取舍的目標。
1、成本動因的進一步擴展有助于企業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達到真正控制成本的目的。一般而言,成本動因是指導致成本發生的因素,企業只有真正了解成本發生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控制成本。傳統的成本計算對象是企業所生產的各種產品,而且一般為最終產品,因而,人們往往把成本動因歸結為生產的數量。在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里,生產數量可通過產品的單位數來計量;而在生產多種產品的企業中,直接人工小時數或直接人工工資通常被用作生產數量的替代品。固然,在高度人工密集型的生產過程中,對成本動因作這種假定不會嚴重歪曲產品的成本。因為生產過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兩者的耗費都直接與產品的生產數量有關;而制造費用又大部分是與生產時間有關的間接費用(主要包括機器設備的折舊費、動力費和其他同機器設備相關的費用),按直接人工工時或直接工資分配也較合理。至于期間費用常常被認為只與發生期間相關,不分配計入產品成本,只是直接沖減當期利潤。
3、戰略成本管理將會使期間費用不分配計入產品成本的傳統方法成為歷史。在高度自動化的現代制造過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僅占生產成本的5%~10%,而與自動化緊密相關的機器設備折舊費、動力費等需要分配計入不同產品的間接費用又大幅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如仍以日益減少的直接人工工時或直接人工工資的比例來分配這些比例不斷增大的間接費用,會使產品成本嚴重失真。因而,在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有必要按戰略成本管理觀點將傳統的單一的數量動因擴展為一系列的成本動因,通過對各種成本動因和相關成本之間進行分析,將單一標準的分配改為按成本動因的多標準分配,從而正確地分配各項間接費用,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這樣才能清晰地揭示哪些產品具有有效的盈利能力。特別是在傳統成本管理下未予考慮的一些無形的成本動因,如企業的規模、產品開發、市場開拓、企業內部結構調整,甚至廠房的布局規則等,都會對產品成本產生很大的影響,更應從戰略上予以考慮,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將會使期間費用不分配計入產品成本的傳統方法成為歷史。
總之,企業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進行成本管理的變革,變傳統的被動式成本核算管理為主動的戰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從而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 上一篇:干式變壓器的工程規格選擇及運用
- 下一篇:有關加強制圖教學效果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