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3 04:11:00

導語: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論文

WTO的加入將對我國社會經濟各個方面帶來很大的影響,我國企業在這變化著的環境中如何適應和發展,是我們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的財務管理應如何調整、變革以適應未來這一形勢,是值得人們深思的。本文現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作簡要概述與分析,對WTO對我國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作必要展望,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迎接未來挑戰的對策思路。

一、現狀分析與思考

為探討WTO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及對策,首先需要對財務管理現狀做一些了解和分析。下面筆者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財務與會計》雜志1985年至1999年各期關于企業理財工作先進經驗的報道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發展前沿的研究,了解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一般狀況和發展動態。

通過對《財務與會計》在該期間的223個有效樣本的考察,可基本把握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各項內容及其變遷情況。從下表可知,在資金管理中,資金結算管理比例最高,為70.0%,以后依次是應收賬款管理53.4%、存貨管理53.4%、采購與付款管理39.0%、計劃控制38.1%、資金籌集22.9%、資金投放18.8%、財務分析14.8%等。現金管理、稅金管理、金融風險管理和保險管理這幾項所占比例很低,均低于5%。由于應收賬款、存貨和采購付款管理都屬流動資金管理范疇,因此從總體上看流動資金管理比例很高。

企業財務管理各項內容及其變化研究

我們將1985年一1999年劃分為三個時間段。從時間段上看,流動資金管理和結算管理都占有較大比例,尤其是后兩個時間段。在后兩個時間段,資金的計劃控制、財務分析、資金籌集、金融風險管理、稅金管理和保險管理等內容有所增加。此外,我們還發現,從1985年到1989年,非銀行信貸籌資方式非常少,1988年出現過一次國際銀團貸款和補償貿易引資。1990年后,情況所有改變。1990年——1994年,債券籌資和職工集資情況增加。1995年以后,則以股票籌資方式為主。此外,在非信貸等資中,貿易融資比較突出,有補償貿易、出口信貸和押匯融資等,占整個非信貸籌資方式的25%。

從上面的數據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有兩個特點。第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發展,企業財務管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如資金籌集方式的多樣化改變,金融市場風險管理、保險管理和稅金管理等陸續出現。第二,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在投資、籌資以及收益分配等主要工作上比較薄弱,日常財務管理一直是資金管理的“主旋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與企業所處的客觀經濟環境有關外,可能與認為投資、籌資以及收益分配等是涉及企業經營發展的大事,單單依靠財務部門很難完成有關,因而在所考察的樣本中較少述及。另外,也可能與有些人把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混淆起來有關。

二、WTO的影響以及未來對財務管理展望

加入WTO對我國經濟各方面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企業理財環境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從企業外部金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WTO的加入,將使我國金融市場更加開放,發展的速度將更快;從企業內部來看,加入WTO后,國際國內市場接軌,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對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企業財務管理而言,加入WTO之后外部金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入世”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速度將加快,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全面可兌換將指日可待。這是因為,當今世界金融自由化已成為一種趨勢,利率放開和外匯管制解除、貨幣實現自由兌換,是為許多國家經驗證明的一條必然的發展道路。利率市場化和貨幣自由兌換,意味著企業外部金融風險的加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的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第二,金融業的進一步開放,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將帶進許多先進的金融服務項目,包括各種新型金融工具。國際金融業競爭的加劇,是各種新型金融服務產生的根本原因。實際上,各種新型金融服務的出現,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意味著企業將獲得更方面、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理財活動的需要。這意味著企業財務管理將面臨更多的選擇。

WTO的加入,將促進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生存壓力增大。這一切都將迫使企業調整和轉變過去陳舊的管理觀念,對企業財務管理也將提出新的要求。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WTO的加入,意味著我國企業將有更多機會走向國際,企業財務管理必須服從企業的這種戰略發展,因此,財務管理也應從國際化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譬如,籌資和投資的國際化、合法運用國際避稅各種方法等。其次,市場競爭的加劇,經營風險的加大,必然要求財務管理要謹慎控制財務風險,恰當選擇資本結構,重視資產負債上的風險收益匹配管理,使企業財務狀況一直保持良好態勢,以增強對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再次,企業生存壓力的加大,必然要求降低各項成本,包括資金成本。同時,為爭取顧客、擴大市場占有率,企業還可能運用多種財務手段達到這一目的。例如,企業將向顧客提供各種信貸以促進產品銷售。因此,如何充分運用資金,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點。最后,為接受“入世”后的挑戰,企業必然加強內部各項管理.財務管理的計劃、控制和評價工作必將大大加強。因此,財務分析、預算、規劃以及業績評價等,也必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發展與變革的對策

比較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和加入WTO之后對財務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不難發現,兩者間的差距還較大。前面的分析是以已取得良好業績的企業作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現狀研究的基點的,由此可以推想,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務發展的一般水平還遠未能達到適應“入世”后變化的要求。但是,這也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為適應“入世”后經營環境的變化,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應著重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在知識和人才上進行必要的積累。財務管理觀念的變化和新技能的獲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叭胧馈焙笪覈鹑谑袌鲆约爱a品市場都將發生很大的變化,財務管理將在許多方面增添新的內容,如金融風險管理、稅金管理、保險管理等。同時,金融服務的多樣化、國際化,給了財務管理較大選擇空間。從我國實務發展現況來看,這方面工作在有些企業已開始了,但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還都顯得非常“稚嫩”。因此,企業從現在開始注意在知識和人才上進行這方面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

2、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層次。我國企業目前的財務管理是以營運資金管理為主的日常性財務管理,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企業籌資和投資、企業資本結構、財務風險控制以及財務分析等所占比例較低,使人感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層次較低,不能從大局上把握。然而,“入世”后的環境卻要求財務管理特別注重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因此,從現在開始,注重財務管理的大局,提升財務管理的層次是很有必要的。

3、夯實財務

管理工作基礎。從發展現狀看,涉及現金、應收應付、存貨等的營運資金管理是目前企業財務管理的“主旋律”。然而,盡管如此,這些工作在目前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一些管理手段還比較落后。例如,存貨管理中“壓儲”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法,ABC分類和經濟訂貨量等較為科學的方法運用反倒不多。另外,在應收賬款管理中,“催收”方法很常見,但信用分析、賬齡分析卻很少。這說明,雖然日常工作比重大,但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否則,要想在“入世”后的環境中做到防范財務風險、控制現金流量、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將會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