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對策

時間:2022-08-28 03:34:43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對策

摘要:財務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對于單位的日常經濟活動管控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財政改革的穩步推進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決策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內容。本文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有效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以適應當前改革需求。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對策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概述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主要是指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對于本單位的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等財務活動所進行的預算、組織、協調、管控等工作的總稱。與企業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具有獨特性,主要體現在:首先是財務管理的目標是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價值最大化,這與企業的經濟價值最大化顯著不同;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以凈資產作為會計要素,不按資金投入者提供的資金比例進行經濟利益分配;最后行政事業單位一般沒有像企業中市場化財務管理收益分配、風險收益、融資等經濟行為。

二、財務管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意義

財務管理在防范財務風險、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對行政事業單位具有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有效防范財務風險。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資金的安全、國有資產的完整以及事業單位經營中的核算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管控方法能夠有效規避上述風險,保障國有資產的完整和安全。(二)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績效。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主要職責是有效為國家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可以說行政事業單位職責履行的好壞程度主要取決于其提供公共服務的績效。從實踐來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能夠有效提高其公共服務的水平,從而從客觀上促進了其職責的履行。(三)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益。財務管理貫穿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經濟活動中,它能夠全過程、全方位對資金使用質量和使用效果進行監督,通過各項財務指標有效反映出資金使用效率,為改進資金使用提供重要依據。因此財務管理有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益。

三、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

雖然財務管理工作對行政事業單位在防范財務風險、履行職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受管理制度和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現狀不容樂觀:(一)績效預算管理不完善,有待改進。自2011年我國開始推進績效預算管理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1、預算編制存在重總量輕分配、透明度偏低的現象,導致預算資金的分配效率不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財政透明度的要求相比,我國預算編制一直以來缺乏公眾的監督,透明度有限;雖然推行了績效預算管理,但是在實際預算編制過程中,經常存在重總量輕分配的問題,預算多以短期為主,沒有對資金項目的遠期規劃進行統籌考慮,從而導致預算資金被主要應用于短期投機性項目中,而對一些中長期資金不能具體落實,從而導致績效預算資源分配效率較低,資金浪費嚴重。2、在績效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的剛性約束力不足,存在預算調整追加較為隨意和超支、挪用預算資金的現象。3、缺乏對績效預算的評價與監督。實施績效預算管理,雖然將一部分指標予以量化,使得評價與監督工作客觀性增強,但是在實踐中,受管理層對其重視度的影響,導致在實踐中績效預算評價的約束力不強,并且對評價結果的應用度不夠,從而導致績效預算缺乏有效監督。(二)政府采購業務不規范,存在財務管控風險。政府采購制度是國家為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而制定的制度。由于政府采購制度對各項采購業務進行了具體規范,在實踐中審批程序較為復雜且主管部門監督嚴格,因此部分單位在涉及需要審批的政府采購時,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規避審批和監督,不進行公開招標,從而給單位的資金管控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四、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實施對績效預算的全過程管控。1、績效目標的設定、審核和批復要規范、科學??冃繕嗽O定是否科學主要取決于其是否與本部門的管理目標高度相關,是否可衡量和具體,以及在預算期內是否可實現,并且預算績效計劃要有詳細的實現途徑,主要包括為實現績效目標的工作途徑和流程以及所需資金等。財政部門主要負責審核績效目標,審核的關鍵點應當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點:部門職能與績效目標的關聯度水平、實現績效目標的措施的可行性、實現績效目標的預算資金的合理度等??冃ьA算目標的批復應當與績效預算同步,并且批復的目標應當嚴格按照清晰、可量化的標準,從而為績效預算的執行監控和進行績效預算的評價提供便利和基礎數據。2、必須對績效預算的執行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對預算績效的執行過程進行跟蹤監控是保障預算執行的有效手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蹤監控機制,及時匯總績效運行信息,對于出現預算偏差較大的情況要盡快查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以促進績效預算目標的順利實現,同時要對預算追加、調整加強審核管控,提高績效預算的剛性約束力。3、提高對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管理。對于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和應用應當從三方面著手:(1)績效預算管理部門需建立完善的反饋和應用制度。各績效預算執行單位應當根據歸口管理部門的績效評價結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完善本單位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增強支出責任,提高管理水平。(2)績效預算管理部門應當將績效評價結果與具體執行單位下一年度的預算掛鉤,從而達到節約預算資金,優化資金配置的目標。(3)績效預算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向社會公開績效預算支出情況以及評價結果,以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從而提高預算支出的透明度。(二)優化政府采購管理,降低財務管控風險。筆者認為,要想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政府采購行為,降低財務管控風險,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設立政府采購的規范流程2、在上述流程圖的基礎上,建立政府采購的歸口管理制度,明確單位各部門在采購管理中的不相容職責,以形成相互制約的機制,對于將部門預算項目通過化整為零的方式規避公開招標,涉嫌舞弊的采購行為,財務部門要堅決抵制,同時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可以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進行全程參與監督,從而有效防范政府采購中舞弊風險。3、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購績效評價制度,以提高對政府采購行為的管控。當前我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的評價僅停留在節支率(執行價格與預算金額的比率)這一指標上,但單一的評價指標不能全面反映問題的實質。在實踐中,一方面可以通過對政府采購活動進行滿意度調查和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綜合兩方面得出相應的績效評分結果,并以此對相關部門進行考核和實施獎懲;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落實采購人主體責任的形式來督促各單位加強對政府采購預算執行的指導,促使其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

財務管理工作對行政事業單位在防范財務風險、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以及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單位日常管理中要加以重視,每個單位應當根據自身所處的外部和內部管理環境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在實踐中嚴格執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升單位的管理水平。

作者:劉征 單位:茶港老干部生活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劉芬.園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17,(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