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零差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11-01 11:27:54
導語:藥品零差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醫院藥品零差價的實際出發,就藥品零差價的意義進行探究,重點分析藥品零差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并提出應對措施,為不斷提升醫院財務管理質量、提升資金周轉率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醫院;藥品零差價;財務管理;問題;措施
一、藥品零差價的必要性和意義
如何提升群眾的就醫質量,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核心與重點。藥品零差價是指醫療機構、醫院、衛生單位等在出售藥品的過程中,按照進價將藥品出售給患者,同時每出售一份藥品就能夠得到政府的相應補貼。這種做法對基層群眾而言,是非常好的政策,但對于醫院的財務管理和監督部門而言卻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與責任。對于醫院而言,藥品利潤是醫院財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零差價后,財務收入大幅降低,很容易導致醫院的資金流通不暢,給財務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對于監督機構而言,藥品零差價后,由于缺少相關的輔助機制幫助政策落實,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政策漏洞,謀取私利,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如何開展監督工作避免此類事件發生是相關監督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
二、藥品零差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1.醫院財務收入減少,資金周轉不暢。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之前,醫院作為非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務進項主要由化驗費用、檢查費用、手術費用和藥品費用四方面承擔。其中檢查費用和藥品費用是主要收入,二者占比達到85%以上。實行藥品零差價之后,醫院只能按照進價將藥品出售給患者,雖然每出售一份藥品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助,但與之前的自主定價相比相差太遠,依然無法彌補損失。尤其是對于公立醫院而言,巨大的開銷和極低的收入導致醫院的運作越來越困難。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公立醫院出現財政赤字的數量在30%以上,給醫院的周轉帶來巨大難度。出現這種情況是一種惡性循環,首先,藥品價格的下降導致更多的患者會放棄去藥店購藥,而選擇醫院直接買藥,這種需求量的增加導致醫院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資金用在藥品的儲備上,從而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其次,藥品儲存量大,無法立刻出售實現資金的回籠,而藥品儲藏量小又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醫院在加大藥品儲存的同時,正常的資金流轉被打斷,現金流減少導致無法正常運轉和經營,出現財政赤字也在情理之中;最后,醫院的固定資產、資金總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像企業那樣可以無限融資貸款,因此在藥品方面投資量大,勢必會導致在其他方面的投資縮減,例如醫療器械、醫療設備、職工工資等都會相應減少,這樣不僅會導致導致醫療質量的下降,更容易引起職工情緒的不穩定,給醫院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2.催生其他醫療收費項目增加。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藥品零差價政策,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督制度和保障措施,患者實際能夠得到的優惠并不是那么樂觀,換言之,雖然藥品零差價表面緩解了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但實際在藥品方面所省下的費用,醫院在化驗費、手術費、檢查費用中有明顯提升,很多醫院為了減少藥品零差價給自身帶來的損失,在很多方面都增加了收費。體制的不完善和配套措施的不健全,是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3.財務管理存在漏洞,容易滋生腐敗問題。藥品零差價是一項新政策,而我國很多醫院建院已經長達幾十年,在如此長的運作周期里,很多醫院的財務管理體制還保留著以前的痕跡,管理手段、方式方法都存在一定漏洞。國家衛生部門只是制訂了藥品零差價的基本方略,對于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對措施考慮欠佳。由于監督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不明晰,藥品價格是否是零差價,患者并不知情,甚至是相關政府部門也不了解情況,藥品招標定標、出售過程中都可以利用監督不力來進行作弊,表面打著零差價的口號,暗地里卻不落實政策。很多制藥企業為了誘使醫療機構購買本廠的藥品,往往提供高額的返點和回扣,而且藥價越高,回扣越高。這導致醫院在選擇藥品時往往重視回扣而輕視藥品質量,最終權益受到損害的還是患者。同時,“藥品零差價”政策可以說是徹底地杜絕了醫生的灰色收入,但仍給藥品企業和采購領導的腐敗留下了空間,導致醫院財務管理混亂,醫療服務水平不斷下降。由于醫療行業競爭激烈,對資金的需求也大,很難保證醫院在其他收費項目不提升價格。因此,好的政策需要完善的制度和體系來保證實施,只有從根本上解決醫院對藥品收入的過度依賴,杜絕以藥養醫的現狀,才能夠真正意義上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實現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突飛猛進。
三、如何解決藥品零差價對醫院的負面影響
1.加強醫院公益性建設,提升醫院的社會服務能力。“藥品零差價”是一項好政策,但好的政策需要落實,需要社會價值觀的進步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醫院、患者、監督部門、國家政策、供藥企業等。要消除藥品零差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不良影響,首先要加強對藥品零差價的理解。作為醫院的管理者,要把醫院的社會職能放在首位,作為特殊事業單位,應該時刻履行服務職能,把加強公益性建設、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藥品零差價的確導致醫院的財務收入大幅削減,但是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觀的,在醫療衛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患者看病首選的地方便是醫療水平高、服務態度好的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醫院。為了提升財務收入,醫院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加強力度,可以將工作的重點從賣藥、做檢查轉向提升服務質量、提升醫療水平方面,這是無法通過藥品收入實現創收的今天醫院增加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社會公信力的增加終究會換來患者數量的增加,醫院的財務收入自然會有大幅度提升。實現這種目標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可以建立獎懲制度和考評體系,消費者對每位醫護人員都進行評價打分,對于服務好、質量高的醫護人員要及時表彰獎勵,對其他人起到鼓舞作用。2.拓寬融資渠道,增加醫院收入。在藥品零差價導致醫院財務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讓醫院能夠在其他方面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維持運作。例如允許醫院自主融資和投資,這樣一來通過擴寬融資渠道,醫院能夠得到除了自身運作之外的資金支持,彌補了藥品零差價所帶來的損失。政府財政資金也要將一部分投入到本市、本縣的醫療行業中去,在一些先進設備的采購方面,盡可能拿出一定的資金幫助醫院進行購買,從而減輕醫院財務方面的壓力;一些小醫院可以尋求大型公立醫院幫扶,例如大醫院的設備需要更新換代,可以出售給小醫院供其使用,這樣既能夠為小醫院節省部分資金,又實現了醫療設備的再利用,同時還帶動了本地區醫療水平的提升,多方共贏。3.加強管理會計工具的使用。在醫院財務收入減少的情況下,醫院可以考慮引入管理會計工具來提升資金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費用。例如全面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等工具都能夠起到節約資金、減少成本等作用。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不僅要開源,也要節流。因此,在公立醫院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成本管理,做好預算編制和落實,確保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要加強監督體系的構建,確保支出過程透明化,避免浪費和貪污腐敗的產生。4.改革醫院的支付制度,避免過度醫療。隨著全面醫療的推廣,醫療質量不斷提升,醫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然而在全面醫療的實踐中卻產生了過度醫療的問題,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也為醫院帶來了沉重的成本負擔。在全民醫保日益普及的今天,醫保收入必將代替藥品銷售收入,成為公立醫院重要的收入來源,因此對支付方式的改革,就是對收入渠道的優化,將患者的醫保消費限制在一定額度內,就是縮減公立醫院的醫療成本,促使患者適度、合理醫療,從而讓更多的醫療資源服務更多的患者。
參考文獻
1.麥建宇.“藥品零差價”政策對醫院財務管理影響的研究與思考.中國市場,2018(11).
2.李競鴻.藥品零差價對公立醫院財務的影響及應對.現代經濟信息,2017(15).
3.黃慧文.基于藥品零差價政策的醫院財務管理的思考.中國市場,2017(21).
作者:張木華 單位: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
- 上一篇:校企聯合完成制藥專業畢業設計初探
- 下一篇:機場建設工程項目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