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施工企業內控制度研究論文
時間:2022-01-21 02:50:00
導語:電力施工企業內控制度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意義
1.梳理流程,明確部門職責。工程公司原有的管理方式一直延續著多年以來形成的管理習慣,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業務流程交叉或部門職責交叉的現象,通過項目初期的業務流程梳理,促使各部門打破各自為政的界限,集合討論,解決了許多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責權利的再劃分,建立和完善了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內部運營結構,形成科學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
2.健全制度,實現企業法制。內控體系中制度文件的編寫是在原有的管理制度文件基礎上查疑補缺,揚長避短,改變了以往工作中因制度不建全而導致的人為因素影響管理決策的現象,實現了公司管理的“法制”化。
3.合理授權,提升責任意志。內控體系如同企業安全的防火墻,其中的授權機制能夠保證所有業務活動均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促使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協調、有序、高效運行,減輕了高層決策者的管理負擔,強化了職能部門的責任意志。
二、內部控制體系的經驗
1.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思路是否清晰。按公司業務流程設計,根據公司經營的總流程,圍繞加強公司財務管理;按流程分成市場開發、工程管理、物資管理、財務管理模塊,在各模塊內又分成若干專業小模塊;各模塊的設計采取由上到下,從各處室的職責開始到落實具體經營業務和崗位職責;公司的經營業務凡與會計內部控制相關的均列入制度控制的范圍;按各處室和分公司能承擔的職責,合理分配責任范圍。
2.劃清職責權限控制是解決人為管理因素存在的重要手段。劃清職責權限是為了建立互相制約的原則和基礎。從控制的要求出發,應實行每一筆經濟業務必須由兩人及以上人員共同經手完成,每一筆經濟業務記錄也須由兩人及兩人以上共同處理才能完成,以形成相互制約的工作關系。
3.在流程清晰的基礎上進行關鍵業務流程控制。企業應重點對主要經濟流程及其相關流程進行事前控制,而非是解決問題式的事后控制。因此,我們把企業的資產管理、物資采購、工程投資、往來款支付等業務,作為重點管理對象而明確規定工作流程。
三、內控制度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不足
在公司內控項目進行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操作上的難題,除去部分企業內部常見的一般性問題,如慣性管理,人為因素或部門間的職責不清等;但因其所處行業和所從事經營業務的特殊性,在內控制度建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客觀因素的影響所導致的成本失控或預算超標,以及因政策性工程而導致的搶工或窩工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存在,一方面干擾了公司整體經營計劃與內控管理制度要求的實施,另一方面也給了基層管理者不受管控的合理借口。從而也迫使公司不斷的從中協調,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現象普遍存在。
同時,在建立內控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之處,尤其體現在管理力度與執行效率,人員能力與專業素質上,這兩方面將成為今后工作改進的重中之中,需加以引導和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在內控管理制度體系中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執行障礙問題。
四、內控管理制度體系修訂與改進的建議
內控管理制度體系是從企業系統觀點出發做整體考慮,在制度設計中合理平衡職責權限,一方面需設計不同部門間的制約條款,規定主要經濟業務的工作程序,另一方面在制度修訂與改進的過程中,應注重保持一定的管理彈性空間,避免出現教條主義,不能讓管控制度成為制約組織活力的障礙,更不能出現一抓就死或一放就亂的局面。
因此,在修訂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來自執行層面的意見,從管理實際出發,不能從管理的理想狀態出發,始終堅持實(時)效性原則,定期進行修訂,剔除不適用的條款,始終保持內控制度的活力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敏.內部會計規范與監控技術[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2]趙保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摘要:在總結工程項目內部企業控制的相關理論與實踐基礎上,結合電力投資建設現狀,對內部會計控制的環境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電力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 上一篇:電氣節能設計研究論文
- 下一篇:電力工程造價控制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