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規范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7 09:54:51

導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規范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規范化管理論文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專業設置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學校辦學規模、辦學質量有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分析,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調整缺乏科學性、針對性,專業設置較為單調,無層次結構等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調整進行規范化管理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調整;規范化管理

一、專業設置現狀分析

1.專業設置缺乏針對性,專業發展整體規劃不夠

一些高職院校不能根據自身教學條件,只看社會需求,在缺乏嚴格的科學論證和市場調研的情況下,隨意、盲目地開設新專業,只看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不能腳踏實地,從而造成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調整規范化管理潘米樂(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江蘇南京210002)專業頻繁調整,浪費人財物力。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對專業的生存發展和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提前規劃專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設置是當前各高職院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2.專業設置缺乏科學性,出口不暢

專業自身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的硬件條件是開設專業的前提條件,有的院校只追求所謂一時的“熱門”專業,在自身師資和教學條件跟不上的情況下,盲目跟風,社會上什么專業熱門就開辦什么專業,因此受市場經濟變化的影響,三年后畢業的學生可能成為“滯銷產品”,給就業帶來了更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因為學校不能滿足熱門專業的一些辦學條件,造成教學質量低下,不能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滿足社會工作的需要,使學校的聲譽受到影響。此外,還有一些院校只是根據現有的教師資源來開設專業,所設置的專業社會需求面窄,社會需求量不大,也會導致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

3.專業設置較為單調,無層次結構

有的院校專業布局總體思路不夠清晰,過于頻繁地增設新專業,從而導致專業數量增長過快,不能使開設的新專業得到循序漸進式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專業建設的穩定性。傳統優勢專業沒能及時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和改進,導致專業特色不明顯,同質專業較多,結構不合理,專業設置不能緊密與行業、企業聯系在一起,導致了院校某些專業的優勢資源不能很好地利用,造成相近區域中某些專業重復設置。

二、專業設置與調整的思考

1.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地域優勢也不盡相同。高職院校專業的設置應以貼近區域經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則,按照不同技術層次,不同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以及區域經濟需求來設置針對性較強的專業。比如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立足地方,面向全省,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近年來,該學院根據辦學定位,將幾十個專業中的大部分專業整合為物流管理專業群、服務外包軟件專業群、財金專業群、藝術設計專業群和建筑專業群。其中,物流管理和服務外包軟件專業群是江蘇省“十二五”重點立項建設的專業群,此外,計算機應用技術、物流管理專業通過了教育部、財政部“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的驗收,酒店、會計、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已成為優勢相對突出、特色比較明顯,在南京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市重點專業。同時,該學院加快了專業建設與專業調整的步伐,初步呈現出專業布局合理、實力較強、特色明顯的良好發展態勢。目前我院有兩個央財扶持項目已結項,兩個省級重點專業群在建,四個市級重點專業在建,六個第一批院級重點專業已結項,三個第二批院級重點專業在建,學院的專業建設和改革在南京市屬同類高職院校中具有一定影響。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專業設置與調整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科學的人才需求預測為基礎,本著立足需要、確保質量的原則,優先發展面向市場、面向一線的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專業,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學院應當聘請行業和企業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當地經濟建設和行業發展的實際要求進行充分調研,并就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論證,把論證的結果作為專業設置和專業調整的依據,準確把握未來市場需求趨勢來進行專業的配置,體現專業設置與市場緊密結合的未來發展趨勢。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于培養的“產品”是否“暢銷”,因此,關注國家和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深入了解國家、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政策的變化顯得尤為重要。

3.整合優化專業結構

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應考慮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適當壓縮或淘汰衰退專業,重點建設一批具有生命力、發展穩定、前景廣闊的成熟專業,適時合理的進行專業調整來優化專業結構。如南京城市職業學院立足的地方經濟形勢是把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發展重點,現代制造業加強了信息化的程度,有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主要是建立在軟件信息技術和先進電子裝備技術基礎上的產業。現代服務業更多地體現在現代物流、倉儲、金融、旅游、電子商務、文化創意與設計、社會服務等形態多樣的現代第三產業。因此,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的原則,充分考慮各專業之間的聯系,注重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整合現有專業,建立了服務外包軟件、物流管理、藝術設計、財金、建筑專業群,覆蓋全院二十幾個專業,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學院專業建設的協調發展。

三、專業新增、調整及停辦程序

1.新專業設置

新增專業需符合學院專業建設和發展規劃,應與學院已設專業之間有相互支持關系,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具備該專業必需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其他必需的教學文件。在具備該專業必需的開辦經費和教室、圖書資料、實訓場所等基本條件外,還要擁有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能夠滿足該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首先,各教學系根據學院發展和專業建設規劃,在充分的人才需求調研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下一年度新專業設置方案,寫出論證報告,按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并以書面形式報教務處。其次,教務處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對新專業要求以及學院專業建設規劃,審核各教學系擬設新專業的申報材料,對符合條件的專業,組織由行業人員參加的專家組進行論證,提出對擬設新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再次,學院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對下一年度擬設新專業及申報材料、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討論、評審。然后,學院召開院長辦公會議,對下一年度擬設新專業進行研究,確定年度新專業名單。最后,學院在規定時間內將確定的新專業及申報材料報省教育廳審批備案。

2.專業調整及停辦

學院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變化、招生、就業等綜合情況,對現有專業進行調整或停辦。對于更改專業名稱的專業調整情況,一律按新設專業的程序進行。對于需要停辦的專業,首先由教學系提交書面報告,提出停辦理由和相關論證材料,其次學院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對下一年度擬調整和停辦的專業進行審議,最后召開院長辦公會議,對擬調整和停辦專業進行審批。加強高等職業教育是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任務,專業設置是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緊密結合的重要接口,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調整必須適宜于地方的經濟,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引進競爭、引進合作,吸收一些適合自身的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和管理模式。因此,科學地進行專業設置與調整的規范化管理對優化專業結構,促進學院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作者:潘米樂 單位:南京城市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S].中央法規,國發〔2014〕19號,2014-05-02.

[2]王永平,聶新華,胡月.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規范化研究[J].赤子,2014(21):195.

[3]王曉江,殷鋒社,姜慶偉,劉迪.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分析與建議——以2012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26):21-25.

[4]王武林,倪永宏,張進林.高職教育專業設置及調整的現狀與思考[J].職教通訊,2014(04):60-63